帝国的决策迅速转化为行动。外务部正式照会了所能联系到的俄国内战各方势力以及主要列强,庄严宣布:废除沙俄时期强加于华夏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哈尔滨、天津等地租界以及中东铁路(满洲里至绥芬河)及其附属权益。帝国将依据国际法,对这些资产实施接收和管理。
这一声明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此时列强深陷于干涉俄国内战和自身战后调整,加之帝国展现出的强大军事实力,除了几声不痛不痒的“抗议”外,并未能采取实质性阻止行动。帝国政府组织的接收委员会,在精锐部队的护卫下,开始有序进驻相关区域,顺利接管了这些失而复得的权益。北疆的棋局,帝国落下了第一颗有力的棋子。
与此同时,总参谋部的北进计划也悄然启动。
帝国陆军第2集团军(吴佩孚部)和第8集团军(孙立人部)所属的边防部队,开始以“清剿边境匪患”、“保护侨民商路”为名,向中俄边境一些由白俄残军、哥萨克马匪或地方武装控制的薄弱区域推进。小规模的交火时有发生,但在帝国正规军强大的火力和组织度面前,这些乌合之众很快被击溃或驱逐。帝国的实际控制线,如同缓慢上涨的潮水,向着北方悄然延伸了数十至上百公里,建立起一道更为稳固的缓冲地带。
---
就在帝国的地缘政治棋局稳步推进之时,科技领域,一个可能改变战争乃至世界运行规则的“奇点”,正悄然临近。
西苑,帝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
那台占据了整个房间的“算筹一号”原型计算机,在经过无数次调试和优化后,其稳定性和运算速度有了显着提升。虽然依旧笨重不堪,但它已经能够较为可靠地处理一些复杂的弹道计算和密码分析任务。
而今天,研究所正在进行一项更为大胆的试验——尝试将两台“算筹一号”通过特制的高速数据线缆连接起来,进行初步的“联网”数据交换。
“一号机准备完毕!”
“二号机准备完毕!”
“开始数据传输试验!”
随着指令下达,技术人员在笨重的控制台上输入指令。指示灯疯狂闪烁,庞大的机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几分钟后,二号机的输出打印机开始咔嗒作响,缓缓吐出了由一号机发送过来、经过复杂计算的一组加密坐标数据!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实验室里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欢呼声。虽然这仅仅是两台相邻计算机之间最简单、最原始的数据共享,但其意义非同小可!它证明了计算机网络的可行性,为未来实现更广阔范围内的信息实时共享、协同指挥,埋下了第一块基石。
消息被作为最高机密呈报给溥仪。他深知,这条看似简陋的数据线,其潜在价值或许不亚于一支强大的舰队。他立刻批示:“集中资源,成立‘国家计算与信息中心’,专攻计算机小型化、网络化及军事应用研究!”
---
大连造船厂,“龙王计划”x车间。
航母的舰体建造已接近尾声,巨大的飞行甲板正在进行最后的焊接和打磨。而在旁边的模拟甲板上,舰载机“海东青”的着舰训练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一架经过无数次结构加强和修改的“海东青”原型机,在经验最丰富的试飞员操控下,对准了模拟甲板上的拦阻索。引擎轰鸣,战机以精确的角度和速度俯冲而下……
“砰!”着舰钩准确地挂住了第二道拦阻索!
战机猛地一顿,在甲板上滑行一小段距离后,稳稳停住!
“成功了!首次完整着舰成功!”甲板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尽管后续还需要进行无数次的起降训练以适应复杂的海况,但这历史性的一钩,标志着帝国朝着拥有航母战斗力的目标,迈出了最具决定性的一步!
从北疆的地缘博弈到实验室中的数据奔流,从陆地边界的悄然北移到海上巨舰的艰难成型,帝国正以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姿态,坚定地拓展着它的疆域与力量边界。每一个领域的突破,都在为这条东方巨龙的腾飞,注入一股强劲的助推力。
喜欢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