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行走在阳光下的幽灵

首页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李世民死后,观音婢怀孕了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神魂至尊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女帝:别闹,朕怀孕了!三嫁夫君超宠的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楚汉争鼎蜀汉之庄稼汉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行走在阳光下的幽灵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全文阅读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txt下载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7章 货币的胜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南京城的深秋,秦淮河畔依旧灯火阑珊,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但在这一片繁华景象之下,一场无声却影响深远的变革,正悄然成为这座城市,乃至整个帝国经济生活的新底色。

聚宝门内的“周氏绸庄”,是南京城里有数的老字号。周老爷,这位曾经在银元券推行初期,暗中串联、软抵抗最力的士绅代表之一,此刻正站在自家铺面的柜台后,神色复杂地看着眼前的交易。

一位操着山东口音、看似是北地来的布商,正将一沓印制精美、挺括耐磨的“拾圆”面额大明银元券放在柜台上,声音洪亮:“周掌柜,这是三百圆银元券,点验清楚!按咱们说好的价,你库房里那五十匹上等杭绸,我可就全包圆了!”

周老爷没有像几年前那样,下意识地皱起眉头,或是以“银两不足”为由婉拒。他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示意账房先生上前清点、核验那沓纸币。账房先生熟练地拿起银元券,对着灯光看了看清晰的水印和复杂的纹路,又用手指捻了捻纸张特有的质感,确认无误后,便提笔记账,动作流畅自然。

“王老板爽快,货已备好,随时可以装船。”周老爷拱了拱手,脸上挤出一丝职业化的笑容。

送走了北地布商,周老爷拿起一张留在柜台上的“拾圆”银元券,在手中摩挲着,眼神有些恍惚。他想起了几年前,自己与其他几家大商号秘密约定,大宗交易仍以银两结算,试图架空这“纸片片”的情景。那时,他们恐惧的是皇权直达基层,恐惧的是金融权旁落,恐惧的是延续千年的白银体系被动摇。

然而,形势比人强。

皇帝的决心远超他们的想象。先是皇家工商总局苏州分局绕过地方官府,直接与接受银元券的商号签订大宗政府采购合同,从军服、文具到建材,订单源源不断。紧接着,内帑银行对接受银元券的商号提供低息贷款,对抵制者则收紧银根,釜底抽薪。

更关键的是,信用积累起来了。银元券承诺随时、随地可足额兑付白银,内帑银行凭借皇家信誉和日益雄厚的资本,说到做到。几年下来,从未发生过挤兑或信用崩塌。民间百姓发现,用这轻便的纸钞去买米买盐、缴纳捐税,比携带沉重的银两方便太多,而且从不被拒收。商人们更发现,跨区域贸易使用银元券结算,不仅安全,还能通过内帑银行的汇兑业务,省去长途押运白银的巨大风险和成本。

市场的力量,最终冲垮了人为设置的壁垒。中小商号为了生存,率先倒向银元券。就连周老爷自己,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他的主要供货商、最大的客户,甚至官府征收的税赋,都开始要求或优先使用银元券。继续抵制,等于自绝于市场。

“老爷,这个月的账目出来了。”账房先生递上一本厚厚的账册,“铺面营收,九成五是银元券;大宗采购支出,八成以上用的也是银元券。库房里存的现银,除了应付极少数老主顾,基本不动了。是不是……把一部分存银也兑成银元券?存在内帑银行,还能有点微薄利息。”

周老爷沉默良久,终于长长叹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承认了某种无可挽回的失败。“兑吧……都兑了吧。以后账目,主要按银元券核算。”

类似的转变,发生在帝国各个主要行省的角角落落。从京畿到江南,从湖广到四川,银元券终于站稳了脚跟,成为民间大宗交易、商贾往来和朝廷征税的首选货币。曾经作为经济命脉的白银,正逐渐退居幕后,成为支撑纸币信用的储备金。

而内帑银行的触角,也随着货币的胜利,延伸到了更细微的层面。

在北京城的一条热闹胡同口,新开了一家小小的“内帑银行便民兑付点”。这并非气派的银行大楼,只是在临街租了个小门脸,挂了个醒目的匾额,里面坐着一位银行职员和一名护卫。柜台窗口上,贴着醒目的告示:“兑换小额辅币,存取方便,童叟无欺。”

一个提着菜篮子的妇人,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壹圆”银元券,递进窗口:“劳驾,换点零钱,买豆腐找得开。”

职员熟练地接过,从抽屉里数出十枚锃光瓦亮、大小一致、中间带方孔的“壹角”铝制辅币(格物院冶金所的新成果,轻便耐腐蚀),又数出十枚更小的“伍分”铜锌合金辅币,递给妇人。妇人仔细数了数,满意地揣进怀里,嘟囔着:“这下方便了,以前买个针头线脑,还得让人家找铜钱,又重又麻烦。”

不远处,几个半大孩子围着一个小贩,小贩的担子上挂着冰糖葫芦和泥人。孩子们手里攥着的,不再是乱七八糟的制钱,而是清一色的“伍分”或“壹角”辅币,交易起来又快又清楚。

这种由内帑银行统一发行的、标准化的小面额辅币,开始迅速取代市面上那些成色不一、磨损严重的历代铜钱,以及各种私铸的劣钱。它虽然本身价值不高,但其权威性、标准性和便利性,使其迅速渗透到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巩固了银元券体系的根基,也将金融网络的末梢,延伸到了帝国的每一个毛细血管。

帝国的财政和金融中枢,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力度搏动着。通过银元券和辅币体系,朝廷能够更清晰地掌握经济运行的脉络,更有效地调集资源。海军远征、辽东开发、官营工坊的扩张……所有这些宏图伟业,都因为有了这套日益稳固、深入人心的货币体系,而获得了持续且强大的血液输送。

曾经困扰历代王朝的银荒、铜贵、钱法紊乱等问题,似乎在这个崭新的工业帝国面前,找到了解决的路径。货币的胜利,不仅仅是几张纸币和几枚辅币的胜利,它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秩序和组织模式的初步确立,为帝国更狂飙突进的未来,铺就了坚实的金融基石。

喜欢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咬定情:异能萌妃,抱一抱十荒大罗我的细胞监狱重生左唯光阴之外大唐:神级熊孩子初之心盛霆烨免费阅读无弹窗极品高手在都市直视古神一整年武神主宰小说无敌升级王内极品黄金瞳我家农场有条龙神魔大唐之无敌召唤神级熊孩子系统恶恐式死亡游戏高魔地球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宠我慕少,你老婆又重生了侠左,剑右
经典收藏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帝国再起我的姐夫是太子初唐:砥砺前行回到古代建特区循霸三国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三国的真相逆转红楼:从拯救秦可卿开始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王妃本狂妄千古奸臣重生—深闺九王妃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乱世第一能臣罗斯君王三国之诸葛天下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
最近更新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神女转世,平定四方这穿越成猎户?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穿越大夏秀诗词大明神医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高铭远传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红楼梦白话文版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谋杀三国精编版河葬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山河红颜赋华夏旌旗:全球俯首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行走在阳光下的幽灵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txt下载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最新章节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