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普通船员而言,她依然是那个神秘的、被高层保护起来的失忆少女,偶尔在特定区域出现,安静得像一个影子。她努力遵循着王晨星的告诫,将自己融入舰队的日常节奏,像一滴水试图融入大海。
然而,这种刻意维持的平静,如同薄冰,掩盖着下方涌动的暗流。星萤的特殊性,并非仅仅体现在那偶尔显现的、安抚人心的能力上。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持续的低强度异常,与人类文明的环境产生着微妙而无法完全隐藏的相互作用。这种异常,在舰队高度敏感和精密的技术监控网络下,迟早会露出蛛丝马迹。
事件起源于一次例行的、覆盖全舰的深空环境背景辐射监测扫描。这种扫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旨在探测舰队周边是否存在潜在的空间异常、引力涟漪或敌对文明的能量信号残留。扫描由遍布舰体的数千个高灵敏度传感器阵列执行,其波束无形地穿透船体结构,收集着最微弱的宇宙“噪音”。
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值班周期,负责监控扫描数据流的技术专家们,正例行公事地过滤着海量的背景信息。突然,一套位于生活区附近的传感器子阵列,记录下了一段极其短暂——持续时间仅为毫秒级——但能量签名异常复杂的信号片段。
这段信号如同在喧嚣的瀑布声中,捕捉到了一声来自异世界的、转瞬即逝的清脆铃响。它立刻触发了人工智能辅助分析系统的异常识别警报。
初级技术员将这段异常信号标记出来,提交给更资深的信号分析部门进行深入解析。然而,随着分析的深入,困惑和不安的情绪开始在技术团队中蔓延。
这段能量波动呈现出几个令人费解的特征:
其波形并非自然界中常见的随机或混沌模式,而是呈现出高度的结构化、规律性和嵌套复杂性。它不像恒星耀斑的爆发,不像脉冲星的周期信号,也不像任何已知的宇宙射电背景噪声。它更像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信息高度压缩的编码序列,其数学结构的复杂程度,甚至超过了人类目前使用的最高级别的量子加密通讯协议。
波动所携带的能量属性无法归类。它不属于电磁波谱的已知任何波段,也不符合引力波或中微子振荡的特征。它似乎是一种人类物理学尚未认知的基础能量表现形式,或者说,其载体和调制方式完全超出了当前的科学框架。
最令人不安的是信号源的定位。通过复杂的三角定位算法反复校验,信号发出的精确源头,被锁定在星萤居住舱所在的区域。虽然无法精确到舱内具体位置(信号太短暂,且似乎有某种天然的衰减或屏蔽),但空间关联性无法被排除。
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反复核对了数据,排除了仪器故障、外部干扰或内部系统串扰的所有可能性后,带着一份措辞严谨、但难掩困惑的内部报告,秘密求见了科学官李琟博士和舰队指挥官王晨星。
在“希望号”核心区域一间保密级别最高的简报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只有王晨星、李琟博士和接到紧急通知赶来的安全主管卡特上校三人。巨大的全息屏幕上,显示着那段异常信号的波形图、频谱分析以及来源定位的可视化结果。
李琟博士双眼紧盯着数据,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地操作,进行着各种模拟和比对。他的脸上混合着极度兴奋的科学好奇和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最终,他抬起头,声音低沉而肯定:
“指挥官,卡特上校。这段信号是真实的。但它不属于我们已知的任何物理范畴。其编码逻辑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理解能力。可以说,我们捕捉到了一个‘幽灵’,一个我们连看都看不懂的‘幽灵’。”
王晨星沉默地听着,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屏幕上那短暂而诡异的波形。它像一道来自深渊的、无法解读的密文。他心中那份对星萤的直觉信任,与眼前这份冰冷、客观、充满未知风险的数据,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就在这时,一直面色铁青、紧抿着嘴唇的卡特上校,猛地向前一步,手指几乎要戳到全息屏幕上信号源标注的位置。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峻:
“指挥官!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我们对她——”他刻意避免了使用星萤的名字,仿佛那是一个禁忌,“——依旧一无所知!这种未知的、无法解释的能量辐射,其本质是什么?是她的生理活动自然散发的副产品?还是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通讯或感知模式?甚至可能是某种定位信标?”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锐利地转向王晨星,语气变得更加沉重:
“在彻底弄清这能量的性质、来源和潜在风险之前,我以安全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强烈建议立即提升对她的监控与控制等级!必须采取更严格的限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限制其活动范围,禁止其接触关键系统,甚至考虑进行隔离监护!我们不能将整个舰队的安危,寄托在一个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变量上!”
卡特的话,像一把冰冷的匕首,刺破了之前勉强维持的平静。他将一个最核心、最残酷的问题,赤裸裸地摆在了桌面上:在绝对的未知面前,信任的边界在哪里?领导者的个人直觉,能否凌驾于对集体安全的责任之上?
这份来自无意扫描的、毫秒级的异常波动,如同一颗被投入死水的石子,虽小,却精准地击中了舰队管理层心中那最深层的疑虑与恐惧。
舰队如同一艘在黑暗冰海中航行的巨轮,每一艘辅助船只都是其延伸出的、至关重要的触角与生存器官。隶属于后勤部门的资源采集船“开拓者II号”,正执行一项常规的小行星矿物采集任务。这片空域在星图上被标记为“相对稳定”,然而,宇宙的深邃永远隐藏着未知的险恶。
就在机械臂即将锁定一颗富含稀有金属的小行星时,飞船的传感器突然发出凄厉的警报!飞船前方看似平静的虚空,实则是一片极其隐蔽、动态变化的空间引力湍流区。这种湍流并非由大质量天体引起,而是源于复杂的时空几何褶皱,极难被提前探测。
“开拓者II号”像一片树叶被卷入无形的漩涡,船体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呻吟声。主引擎在狂暴的引力撕扯下瞬间过载、失控,推进器喷口忽明忽暗,飞船打着旋向湍流核心坠去。舱内警报红光闪烁,物品抛飞,船员们被巨大的过载力死死压在座位上,绝望地看着导航屏幕上代表毁灭的红色区域越来越近。一次看似普通的任务,瞬间演变成了生死危机。
与此同时,在“希望号”的生活区,星萤正在一名心理辅导员的陪同下,进行一项名为“环境适应”的训练课程——简单地沿着一条预设的、相对安全的透明廊道行走,观察舰船内部不同区域的活动,以期更好地融入集体。
当她们行经一段靠近外部观测窗的廊道时,星萤的脚步猛地顿住了。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一只手不自觉地捂住了胸口,呼吸变得急促。她的目光没有聚焦在近处的景物上,而是穿透了多层甲板和厚厚的舰体,仿佛“看”到了遥远虚空中那场正在发生的灾难。
她的辅导员刚想询问,却见星萤的另一只手无意识地抬了起来,指尖微微颤抖,朝着“开拓者II号”遇险的大致方向虚空伸出。她的脸上不再是平日的宁静或困惑,而是一种极度的专注与紧张,仿佛她的全部精神意志都集中在了某个无形的焦点上,在与某种巨大的、混乱的力量进行着无声的抗衡。她的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这种状态只持续了短短几秒钟。随后,她像是耗尽了力气般,手臂垂下,身体微微晃动,幸好被一旁的辅导员扶住。她眼神茫然,仿佛刚从一场梦魇中惊醒,对自己刚才的举动似乎毫无自觉。
几乎就在星萤表现出异常、并伸出手的同一时刻,远在险境中的“开拓者II号”上,发生了令所有船员难以置信的转机。
那狂暴的、将飞船拖向深渊的引力湍流,出现了一个极其短暂、几乎不可能存在的间歇性平稳窗口,持续时间不足一秒。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刹那,失控的主引擎反馈信号出现了一个异常的、但有益的波动,使其输出短暂地恢复了极其宝贵的稳定!
早已将手指放在备用系统启动按钮上、准备进行最后一次绝望尝试的船长,凭借多年积累的肌肉记忆和一丝残存的幸运,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备用引擎成功点火,虽然功率不足以完全摆脱湍流,但足以让飞船获得一个关键的横向推力,险之又险地擦着湍流最致命的边缘,被“抛”了出去,脱离了最危险的区域。
喜欢家族之星际指挥官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家族之星际指挥官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