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江淮的声名,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超战场上的胜负。它不仅震慑了敌人,安抚了盟友,更以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开始吸引那些散落于乱世、寻觅明主与机遇的英才。
第一个主动来投的,是孙乾。
这位以言辞敏捷、擅长外交而闻名的儒生,风尘仆仆地从青州赶来。他没有去州牧府递拜帖,而是径直来到了曹豹的典农中郎将府衙。
“在下北海孙乾,久闻曹先生之名,特来相投,愿效犬马之劳。”孙乾对着曹豹,郑重一揖,言辞恳切。
曹豹连忙起身相扶,心中了然。孙乾在历史上便是刘备早期重要的幕僚,其到来并不意外,但直接来找自己,却透露出不寻常的意味。
“公佑先生大名,豹亦早有耳闻。先生不先去谒见刘使君,反倒先来我这简陋衙署,却是为何?”曹豹请孙乾入座,命人奉茶,开门见山地问道。
孙乾微微一笑,神色坦然:“乾游历四方,所见者众。刘使君仁德,天下皆知,然徐州能于倾覆之际转危为安,乃至大破强敌,威震江淮,其中关窍,乾略知一二。使君之仁,温侯之勇,固然不可或缺,然若无先生居中调和,以奇策弥合裂隙,以新制凝聚人心,断无今日之局面。乾虽不才,亦知大厦非一木能支。欲投明主,当观其枢机所在。故冒昧前来,愿先附先生骥尾。”
曹豹听罢,心中震动。这孙乾眼光果然毒辣,他看的不是刘备或吕布任何一人,而是看中了这个由他曹豹一手促成并维持的“联盟体系”本身,看中了这个体系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他投效自己,某种意义上,是看好并愿意加入这个正在成型的新兴政治集团。
“公佑先生过誉了。”曹豹谦逊一句,随即正色道,“先生既来,豹必虚位以待。眼下联盟初定,百废待兴,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整合之务。尤其与河北、荆州等地联络,正需公佑先生这般长于辞令、明于大势的贤才。”
孙乾眼中闪过一抹亮光,知道曹豹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并且立刻给予了相应的重任。“敢不从命!”
几乎在孙乾抵达的同时,简雍也出现在了小沛的吕布军中。与孙乾的含蓄不同,简雍的风格更为不羁。他并未直接表明投效,反而以访友的名义,与吕布麾下诸将,尤其是张辽、高顺等人饮酒畅谈,言语间对吕布的武勇和并州狼骑的悍战赞叹不已,更对曹豹提出的“功勋制”、“联合参谋”等新奇事物表现出浓厚兴趣。
他的到来,更像是一种观察和试探,但其所带来的关于北方袁绍、公孙瓒战事的最新消息,以及他对天下大势的独到见解,也让吕布和陈宫对其刮目相看。简雍此人,看似狂放,实则心细如发,他似乎在寻找一个既能施展抱负,又不必过于拘束的舞台。而眼下这个既有刘备的“仁德”根基,又有吕布的“豪雄”气象,更有曹豹带来的“新奇”活力的徐州,无疑对他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除了这些历史上留有姓名的人物,一些原本在徐州本土郁郁不得志,或是避乱隐居的士人、工匠,也开始主动走出家门,寻求晋身之阶。
这一日,曹豹正在视察下邳城外新开辟的屯田区。得益于缴获自纪灵的大量牲畜和农具,以及“以工代赈”吸引来的流民,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冬小麦的幼苗已露出点点新绿,长势喜人。
一名负责管理此处的低级文吏,引着一位身着粗布短衣、手脚沾满泥泞的中年汉子前来拜见。
“大人,此人是附近乡里的农户,名叫马钧……呃,他口齿不甚便利,但于农具、水车等物,似有巧思。近日他改造的曲辕犁,比旧式犁省力过半,深得农人称赞。小人觉得或有用处,特引来拜见。”那文吏有些忐忑地禀报道。
曹豹心中猛地一跳!马钧?!这可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机械制造大家!他强压下激动,看向那中年汉子。只见对方面容朴实,眼神却异常专注明亮,只是嘴唇嗫嚅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显得有些焦急。
“无妨,慢慢说,或者画给我看亦可。”曹豹和颜悦色地说道,并示意亲卫递上炭笔和木板。
马钧见曹豹态度真诚,并无轻视之意,眼中感激之色一闪,连忙接过木板,蹲在地上,用炭笔快速地画了起来。他画的是对现有翻车的改进图,增加了齿轮和连杆结构,使得汲水效率更高,操作也更省力。虽然画工粗糙,但结构原理却清晰明了,显示出极高的机械天赋。
曹豹看得连连点头,他虽然知道一些现代机械原理,但具体到工艺实现,远不如马钧这般精通。“妙哉!此物若成,于灌溉大有裨益!马先生大才,屈居乡野,实乃埋没!可愿入我工曹,专司器械改良之事?一应物料、人手,皆可满足!”
马钧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神采,他用力地点着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激动声响,对着曹豹深深一揖到地。
类似的情景,在徐州的军政体系内悄然发生着。有精通数算的寒门士子被陈登发现,引入府中协理户籍财政;有擅长治病的游方郎中被军中征募;甚至还有几个对航海有所了解的渔民,被糜竺招揽,开始参与筹建中的水师事宜。
人才的流动,如同新鲜的血液,注入到这个新生的联盟体内。他们或许名声不显,或许各有缺陷,但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作用,让这个联盟的根基变得更加扎实,肌体变得更加充满活力。
下邳城,州牧府偏厅。
刘备、曹豹、陈宫三人对坐。
“公佑已奉命北上,联络袁绍。宪和(简雍)虽未明言,但观其言行,留在徐州之意已决。”刘备语气中带着欣慰,“此外,近日各地皆有才俊来投,虽职位卑微,然各有所长,元显,此皆你之功也。”
曹豹摇头:“主公言重了。此乃主公英德感召,温侯威名远播,兼之联盟新立,气象万千,方有如此吸引力。豹不过恰逢其会。如今人才渐聚,正是我等大展拳脚之时。只是,如何安置、如何使用,使其人尽其才,而不生龃龉,还需仔细斟酌。”
陈宫接口道:“元显所虑极是。以往用人,多看重名望、门第。然观今日来投者,如那马钧,口不能言,若在以往,恐难入仕途。但其巧思,确于国于民有利。或许,我等当打破一些陈规,唯才是举。”
刘备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公台先生与元显之言,甚合我意。乱世用人,当以实效为先。此事,便由元显与公台先生先行拟定一个章程,务求公平、务实,既能吸纳英才,亦不使老人寒心。”
“遵命。”曹豹与陈宫齐声应道。
走出州牧府,曹豹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其中不乏一些新近涌入的、带着行李和书籍的士人面孔。他心中感慨,人才的吸引力,是一个势力崛起的真正标志。如今的徐州,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开始将散落在乱世中的铁屑吸附过来。如何将这些成分各异、心思不同的“铁屑”熔炼成一块坚不可摧的钢铁,将是他接下来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这一切,都预示着这个联盟,正在走向一个更具生命力的新阶段。
喜欢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