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屯冲天的火光与持续半夜的殉爆巨响,如同一记沉重的闷棍,敲在了辽南日军的头顶。不仅预定用于撕裂旅顺防线的新式重炮化为废铁,连带囤积的大量弹药、配件以及整个兵站设施都损失惨重。更致命的是,这再次暴露了其后防体系的脆弱,以及对手那神出鬼没、精准狠辣的打击能力。
日军高层震怒之余,更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意。他们意识到,面对的不再是过去那支腐朽迟钝的清军,而是一个组织严密、战术刁钻、并且掌握了某种他们尚未理解的侦察与渗透手段的可怕对手。辽南方面军司令官山县有朋大将紧急调整部署,严令各部转入守势,全力清剿控制区内的反抗力量,同时向国内大本营发出急电,要求增派更多的兵力、舰船,以及……应对这种“非对称作战”的特殊部队。
然而,高岩没有给他们喘息和调整的机会。“断刃”的余烬尚未冷却,“铁幕”计划的齿轮已然加速转动。
联合指挥部的权威,随着柳树屯的又一次辉煌( albeit 代价惨重)胜利而空前巩固。原先那些阳奉阴违、心存观望的将领,此刻真正收敛了心思。高岩的命令,开始畅通无阻地贯彻到辽南诸军的神经末梢。
清剿行动如火如荼。以新军小分队为刀刃,辅以熟悉地形的本地官兵,对日军控制区与己方控制区之间的广阔游击地带进行了残酷而高效的梳理。小股日军、浪人团体和投靠日军的土匪武装遭到毁灭性打击,一个个隐蔽的补给点被拔除,日军的耳目被大量掐断。控制区的边界逐渐清晰、稳固,民众的恐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甚至开始有零星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现象出现。
核心防线的加固工程更是日夜不停。在系统提供的标准化设计图和部分超前材料(如速干水泥、标准化钢构件)的辅助下,一座座棱角分明、结构优化永备工事在山隘、路口、制高点拔地而起。铁丝网层层缠绕,混合了铸铁破片和简易触发装置的地雷被秘密布设。赵三槐麾下的工程人员甚至在一些关键地段,试验性地铺设了利用系统技术简化后的野战电话线路,虽然覆盖范围有限,却极大提升了关键节点之间的通讯效率。
那支直接隶属于指挥部的战略预备队,也被高岩以铁腕迅速组建起来。从各部“抠”出来的精锐,加上王奎麾下最能打的一个营作为基干,编成了一支约五千人的快速反应力量。他们装备着最好的步枪、充足的弹药,以及集中使用的马克沁机枪和迫击炮,并配备了所有能搜集到的骡马和部分征用的车辆。高岩将其命名为“雷霆纵队”,由王奎暂代指挥,日常进行高强度的机动和合成作战训练,如同一柄时刻准备挥出的重锤。
朝廷方面的杂音,在柳树屯的又一次大捷面前,暂时沉寂了下去。光绪皇帝甚至在朝堂上公开赞扬高岩“调度有方,迭挫凶锋”。荣禄等人虽然恨得牙痒,却也不敢在明面上继续掣肘,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日军接下来的疯狂报复,期盼高岩在真正的决战中碰得头破血流。
高岩对此心知肚明。他利用这难得的战略间隙,不仅巩固防务,更将目光投向了更深远的布局。
“我们不能只被动挨打,‘铁幕’亦非龟壳。”指挥部内,高岩指着沙盘上日军控制的几处关键节点,“柳树屯断了其重炮,但其兵员补给、粮秣运输,仍主要依靠海运至旅顺、大连,再通过陆路分发。我们需要在其运输线上,持续放血。”
赵三槐会意:“统领是想……扩大‘海蛇’的战术?”
“不完全是。”高岩摇头,“‘海蛇’精于奇袭,但代价太大,不可常用。我们需要一种更持续、更广泛,能让倭寇运输队时时刻刻提心吊胆的手段。”
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狼群”游击战术。从新军和熟悉地形的本地部队中,选拔大量精干小队,每队十至二十人,配备轻武器、炸药、地雷和原始的“掷弹筒”(一种利用系统图纸紧急试制的超轻型迫击炮)。他们的任务不是攻坚,而是渗透到日军后方交通线,伏击运输车队、破坏铁路、炸毁桥梁、袭扰兵站,打完就跑,绝不恋战。
“就像狼群,不断撕咬,让庞大的猎物流血不止,疲于奔命。”高岩形象地比喻,“同时,这也是对‘雷霆纵队’的实战锻炼,让他们的小队指挥官在残酷的环境中快速成长。”
“狼群”计划迅速展开。无数支精干的小队,如同水银泻地般,渗透进日军的控制区。一时间,从旅顺通往辽南前线的各条道路上,枪声、爆炸声此起彼伏。日军的运输效率大打折扣,伤亡与日俱增,不得不派出更多兵力用于护卫和清剿,极大地分散了其本可用于正面进攻的力量。
面对这种无处不在的骚扰,日军试图组织了几次大规模扫荡,但“狼群”小队利用灵活性和对地形的熟悉,往往能在合围形成前溜走,让日军扑空,反而因为兵力集结暴露了弱点,被其他方向的“狼群”或甚至“雷霆纵队”的快速突击狠狠咬上几口。
战场主动权,正在一点点向高岩和联合指挥部倾斜。
然而,高岩清楚,这一切都只是序曲。日军的战争潜力远未耗尽,其国内正在进行的战争动员是可怕的。当前的僵持和局部优势,是建立在对方尚未完全发力,以及己方战术领先和内部整合初步成功的基础上的。
真正的考验,将是日军调整完毕,挟绝对兵力与火力优势,如同海啸般扑来的那一刻。
这一日,来自京城和上海租界的情报几乎同时送到高岩案头。
情报显示,日本国内已通过新的增兵案,至少两个精锐师团即将启程来华。同时,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有向渤海湾集结的迹象。
山雨欲来风满楼。
高岩放下情报,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校场上正在紧张训练的“雷霆纵队”士兵。夕阳的余晖给他们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年轻而坚毅的面庞上,带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统领的绝对信任。
“铁幕已立,狼群已出。”高岩低声自语,仿佛在对自己,也仿佛在对整个辽南大地宣誓,“接下来,就是检验这铁与火锻造的防线,能否挡住真正的狂澜了。”
他转身,对侍立一旁的传令兵沉声道:“传令各部,最高战备等级。告诉王奎,他的‘雷霆纵队’,该亮出獠牙了。告诉赵三槐,我要在三天内,看到所有预设防炮洞和反斜面阵地的验收报告。”
“是!”
命令传出,整个辽南联合防区,如同一架庞大而精密的战争机器,发出了决战前最后的、低沉的轰鸣。铁与火的序章已然奏响,更加惨烈、决定命运的正剧,即将拉开血腥的帷幕。
喜欢北洋钢铁军魂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北洋钢铁军魂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