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技术壁垒:破解对手防护
夜雨把车窗砸得噼啪作响,周明远坐在副驾驶,指尖在掌心的钢笔上轻轻摩挲。他没说话,只是盯着前方黑压压的天幕,像在等什么。
助理小林从后座递来一个加密U盘,“周总,老猫发来的资料。”
“嗯。”他接过,没插进笔记本,而是用放大镜照了照外壳边缘——一道几乎看不见的激光刻痕,是个坐标。
“江城化工研究院,1997年。”小林低声念出信息,“这地方……不是早就拆了吗?”
周明远没答,只是把U盘塞进内袋,顺手摸了摸那张地图。纸面下那个数据节点依旧清晰,像是某种召唤。
“走吧。”他说。
地下技术室里,荧光屏映着一张张紧绷的脸。空气里飘着咖啡和电子元件烧焦的味道。
“白砚秋的‘中枢’防护系统比想象中复杂。”技术主管敲着键盘,“动态加密机制,每三分钟换一次密钥,而且有自毁逻辑。”
“什么意思?”助理问。
“意思是,我们只要被发现一次,所有数据都会清空。”主管抬头,“就像刚才那样。”
“那还怎么破?”
周明远靠在墙边,袖口遮住疤痕,眼神却很亮,“你们有没有注意过,猎人最怕什么?”
没人接话。
“不是猎物反抗,是它不动。”他走到主控台前,手指轻点屏幕,“既然系统会动,我们就让它停下来。”
“你是说……诱饵?”小林眼睛一亮。
“对,让系统以为自己赢了。”他调出一段代码,“这段日志是从发布会现场截获的,里面混了我们的模拟攻击记录。把它上传到测试环境,让系统误判为真实入侵。”
“然后呢?”
“然后它就会放松警惕,露出真正的核心协议。”
众人沉默了几秒,开始操作。
屏幕上的进度条缓缓推进,心跳声在室内回荡。
突然,警报响起。
“Ip追踪!”有人喊。
“切断连接!”周明远沉声道。
但已经晚了。
屏幕上弹出一行字:
【检测到非法访问,执行反制程序】
紧接着,服务器直接宕机,本地备份全部失效。
一片死寂。
“完了……”小林喃喃。
“不。”周明远反而笑了,“说明我们离真相不远了。”
凌晨两点十七分,技术室只剩三人。
周明远盯着屏幕,手里转着一支新买的钢笔。他刚换了笔,因为上一支写断了芯。
“Eve protocol。”他念出那段日志里的关键词,“听起来像个名字。”
“什么?”
“Eve,夏娃。”他抬眼,“创造者喜欢给系统起名字,尤其是那种……觉得自己能造神的人。”
“您怀疑这是白砚秋亲自设计的?”
“不是怀疑。”他点开日志,“看这个时间戳。”
2005\/07\/18 19:47。
正是昨晚发布会结束时的时间。
“他在模仿我。”周明远声音冷下来,“甚至知道我看表的习惯。”
小林倒吸一口凉气。
“这不是巧合。”主管皱眉,“这是挑衅。”
“也是陷阱。”周明远站起身,走向另一台终端,“但我们还有机会。”
“什么机会?”
“女儿的日记。”
众人一愣。
“她写过一段关于‘中枢模型’的描述。”他调出扫描件,“结构、逻辑、甚至变量命名方式,都跟我们现在看到的系统高度相似。”
“所以……她提前见过这套系统?”
“或者,”周明远低声道,“她就是这套系统的源头。”
气氛陡然凝固。
“别忘了。”他扫视一圈,“她不是普通孩子。”
办公室里只剩他一个人。
电脑屏幕泛着蓝光,墙上贴着女儿手写的笔记复印件,旁边是他圈出的那句话:
【不要相信‘中枢’是你做的】
他站在那里,看着那行字,像在和另一个自己对话。
“如果这不是我做的……”他低声说,“那它是谁的作品?”
手机震动了一下。
陈默的信息:“小心,他们在监听你的情绪波动。”
周明远嗤笑一声,回复:“情绪是最诚实的数据。”
他关掉灯,只留下一盏台灯。
光晕落在桌上,映出一张泛黄的照片——1997年的江城化工研究院门口,穿灰色风衣的女人站在阳光下,脖颈后隐约有纹身轮廓。
他伸手,轻轻抚过照片。
“你到底是谁?”他问。
窗外,雨还在下。
远处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在夜色里划出一道裂痕。
他忽然想起什么,打开抽屉,取出一支钢笔。
这支笔没灌墨水,但他知道,它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比如现在。
他拔开笔帽,将笔尖抵在桌面,轻轻一划。
一道细长的痕迹出现在木头上,像一条通往未知的裂缝。
“白砚秋。”他轻声说,“你想玩命途结算?”
“那就别怪我……算得太准。”
门开了。
小林探头,“周总,有个匿名包裹。”
他接过,撕开。
里面是一枚芯片,还有一张纸条:
【你女儿写的,不止是未来记忆。】
他握紧芯片,指节泛白。
“准备第二阶段破解。”他说,“这次,我要看看,系统到底藏了多少秘密。”
门外,雨更大了。
喜欢男人没有钱权,就别谈尊严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男人没有钱权,就别谈尊严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