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真的还能补救吗?”
闫奇笑着点头:
“确实有办法。”
“若是其他雕像出现这样明显的损伤,怕是彻底毁了。”
“但别忘了,伟人向来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吃苦耐劳,是劳动人民共有的品质。”
“伟人们也一直以身作则,践行这种精神。”
“哪位伟人的衣服上,没有几块补丁呢?”
“我们不妨依照真实情况,在雕像上刻几处补丁。”
“这样既让雕像显得更真实,”
“又弘扬了伟人的精神,”
“说不定反而成为点睛之笔。”
刘工仍有些犹豫:
“这……这样合适吗?”
“毕竟是塑造伟人的光辉形象。”
“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形象的庄严?”
闫奇摊手道:
“那你有更好的主意吗?”
“要么停工,雕像直接作废。”
“要么就试着挽回,说不定反而因祸得福。”
听闫奇这样说,刘工咬了咬牙,握拳道:
“好!就这么办。”
但他随即又忐忑地说:
“不过开工之前,我得先请示上级意见。”
“这件事影响重大,我可以暂时压着,但终究瞒不住。”
看来,刘工至今还没向上级汇报工地的情况。
也难怪他之前压力过大,急得病倒。
这次汇报,其实也是承认自己失职。
一不小心,他可能就得丢工作,难怪如此不安。
对此,闫奇也没有更好的建议。
毕竟涉及多个重要部门和人物。
如果那么容易解决,刘工也不至于病倒。
刘工去打电话了,闫奇站在原地,远望伟人雕像的整体轮廓。
工匠们的进度确实很快。
前几天雕像才刻到胸口位置,
如今整体轮廓已经完成。
上百米高的伟人雕像,依山而立,气势恢宏,令人仰止。
没过多久,刘工满脸喜色地跑了回来。
不用他开口,闫奇已猜到结果。
他笑着迎上前。
果然,刘工还没走近就欣喜地喊道:
“过了,过了!”
“闫大师,您可真是我的贵人。”
“您知道上面怎么评价的吗?”
“就一个字——好!”
“一个字,胜过千言万语。”
“太好了……我们总算有希望了!”
刘工喜不自胜,闫奇也能体会他此刻的心情。
毕竟背负着重担,压力如山。
或许在打这通电话之前,刘工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如今得到肯定的答复,怎能不欣喜?
闫奇笑着安抚了几句,随后提醒道:
“不过,这个补丁工程也不能马虎。”
“衣服的质感要做得平滑。”
“补丁可以有,但绝不能显得生硬,更不能看得出层次。”
“伟人的衣服可以有补丁,但绝不能是蹩脚的补丁。”
“所以刘工,先别急着高兴。”
“还是好好想想,这块‘伤疤’到底该怎么弥补。”
听闫奇这么一说,刘工顿时冷静下来。
“是啊,虽然有了弥补的机会。”
“但要是再处理不好,那就真的无法挽回了。”
“我得好好琢磨一下,这个补丁要怎么做才合适。”
专业的问题,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思考。
闫奇只负责细节处理和建议。
刘工又匆匆回去,召集设计人员讨论补丁的设计方案。
其实闫奇心里,也有一些关于补丁轮廓的构想。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
术业有专攻。
他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好的。
最终,刘工敲定了补丁方案。
他抱着一叠图纸来找闫奇过目。
不得不说,搞设计的人眼光确实独到。
有几张图纸的设计,连闫奇也觉得眼前一亮。
最终选定的方案,是一个三角形的补丁。
由于伟人雕像大衣的衣袖遮挡,这块三角形补丁只露出一个角。
伟人所穿大衣的腰部有一条系带。
这样的设计既能收束大衣,也能保持整体轮廓的挺括。
而那条背后的系带,正好成了点睛之笔。
这块三角形的补丁半掩半露。
乍一看,仿佛是背后系带的延伸。
既掩盖了补丁的突兀,又兼顾了美观,确实巧妙。
为了对称,雕像另一侧也会嵌上一块补丁。
设计方案已经确定,接下来就轮到闫奇出手了。
闫奇亲自上阵,精雕细琢,力求每个细节尽善尽美。
并非质疑其他石雕师傅的技艺与眼力,而是这“修补”
的活儿,确实非比寻常。
他所掌握的《秀山崖雕》技艺,在处理衣饰纹理时尤为精到,刚中带柔,恰能派上用场。
不过,动手之前,心中必须先有清晰的图景——唯有如此,补上的部分才能纹理自然、比例得当,不显突兀。
这实在是一项考验耐心与功底的细活。
闫奇觉得,还是自己亲手处理更稳妥。
若由他人代劳,哪怕指挥得再细致,也难保不出差错。
当然,其他石雕师傅也没闲着。
上脚手架之前,闫奇已经远远指出几处需修整的地方,后续由他们一一处理。
闫奇对他们十分放心,毕竟合作已久,只要指明方向,他们定能妥善完成。
闫奇登上脚手架,来到那道“疤痕”
前,先用工具将边缘打磨平整,再小心修整四周。
接着,他招呼地面人员送上调配好的石膏。
这也是无奈之举——面对如此大面积的缺损,唯有靠石膏补足。
好在石膏定型迅速,便于后期加工,色泽问题也能通过调色统一处理。
为确保牢固、不易脱落,闫奇费了不少心思。
待石膏凝固,他随即展开下一步——打磨与雕刻。
在石膏上作业,对技艺要求更高。
所幸闫奇功底深厚,心中早有成竹。
一番修补下来,他累得够呛。
操作空间狭小,精神又高度紧绷,体力和心力消耗极大。
此时,他才真切体会到刘工曾说过的压力——人在重压之下,确实容易濒临崩溃。
补丁雕琢完毕,闫奇走下脚手架,远远端详半晌,心中涌起一股自豪——这修补效果,实在漂亮。
浑然天成,宛若一块真正的“补丁”
。
更无人察觉,那补丁覆盖之处,曾经横亘着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
当然,仅凭自满,还不足以填满内心的成就感。
此刻,他需要的是他人的肯定。
闫奇刚把补丁打好,刘工就已经在工地下方连声赞叹:
“真是神来之笔,浑然天成,太绝了。”
不过这类奉承的客套话,并没让闫奇的成就感增加多少。
待闫奇从脚手架上下来,不少正在作业的工人也纷纷停下手中活计,跟着走到远处抬头端详。
“嚯!真的看不出来痕迹!太厉害了!”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闫大师这手艺,比那个不知哪冒出来的骗子,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别提那骗子了,一看就是个半吊子。”
“他那雕刻技术,我敢说还不如我们呢。”
“就是,一上来就大刀阔斧地乱动,哪有人这样修雕像的?”
“闫大师说了,雕像的衣纹要追求平滑流畅。”
“那骗子上来就对着衣纹乱刻,还那么糙,明显是眼力不行。”
“嘿,小奇从哪找的这人?这不是坑咱们嘛!”
“会不会是之前刘工处分了小奇,他心里不服,故意报复?”
“要真是这样,那这小子可把自己毁了。”
“什么地方都能开玩笑,但在伟人雕像上乱来,简直是活腻了。”
“现在原因还没查清,等结果出来再说吧。”
“对,别提这糟心事了,今天可是个好日子。”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闫大师这一补救,整个雕像都盘活了,我们也不用担心被追责,工程也不至于被停了。”
“没错,今天必须得好好谢谢闫大师,要不是他,咱们这工程肯定完蛋,大家也得停工受查。”
“对,今天收工后,必须敬闫大师几杯。”
四周传来的认可声,让闫奇的成就感层层攀升。
嘿,这才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所在啊!
被人认可,多好?
少些乌烟瘴气,人不就过得轻松多了?
闫奇手里的活还没停——雕像另一侧的补丁,也得打上。
这是考验眼力的时候。
不过,比起之前修复那道“伤疤”
,已经轻松不少。
整座雕像的轮廓,已在他脑海中清晰烙印。
因此,打上第二块“补丁”
,显得轻车熟路。
短短半天时间,困扰工程队两三天的难题,被彻底解决。
刘工心情大好,还没到收工时间,就拉着闫奇往临时厨房走去。
说是厨房,其实不过是露天搭起的一个简易棚子。
之前刘工带着闫奇在这儿开过小灶,所以这次两人轻车熟路。
工程队的厨师手艺不错,在刘工的示意下,特意给他们盛了两份最肥美的大锅菜。
这次没单独起灶,毕竟马上要收工,大家也要吃饭了。
闫奇在工地上向来不讲究,能有口热饭吃已经很满足。
刘工拉着他吃得痛快,还把自己珍藏的散装白酒拿了出来。
几杯下肚,刘工的话匣子彻底打开,拉着闫奇掏心掏肺地聊起家常。
闫奇也乐意听,不知不觉多喝了几杯。
两人渐渐喝得兴起,勾肩搭背以兄弟相称。
虽然工程期间不该喝酒,但刘工都带头破例,其他人自然无话可说。
更何况闫奇今天帮工程队解决了大难题,就算停工庆祝也不为过。
收工时分,工人们看到微醺的二人,热情的石匠师傅们纷纷上前敬酒。
闫奇又被灌了几轮,彻底醉倒,下午直接在工棚睡了一觉。
喜欢四合院:旅行青蛙带回我家地契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四合院:旅行青蛙带回我家地契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