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自己的文字只敲下几行,陈序的指尖就再次停住。屏幕上 “救赎” 两个字格外刺眼,可他一闭上眼,就会想起李明躺在病床上的空洞眼神,想起那个五岁小姑娘攥着旧工装的小手。仅仅发布 “檄文” 是不够的,那无法立刻解决李明家的困境,无法让孩子及时得到手术治疗。负罪感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的心脏,越收越紧,驱使着他做出一个疯狂的决定 —— 他要再写一个 “故事”,一个只属于李明一家的 “故事”,一个能帮他们渡过难关的 “修正”。
他拔掉了电脑的网线,又用厚毛巾盖住了摄像头,确保不会被赵无妄的监控捕捉到任何蛛丝马迹。窗外的黑色 SUV 还在,司机的身影在驾驶座上隐约可见,可此刻的陈序,已经顾不上危险了。他打开一个新的加密文档,指尖在键盘上飞快地跳动,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他迫切的赎罪心理:“李明的妻子在整理旧物时,意外发现丈夫多年前购买的一份彩票,竟中了 20 万元的二等奖。奖金及时到账,恰好能支付女儿的手术费用,一家人的生活终于看到了希望。”
这个 “故事” 简单而直接,没有复杂的逻辑,没有牵扯其他人物,他以为这样就能精准地 “修正” 李明家的命运,不会引发任何多余的意外。写完后,他反复检查了好几遍,确认没有任何可能波及他人的细节,才深吸一口气,将文档保存到隐藏的 U 盘里 —— 他知道,只要这个 “故事” 被他的意识 “激活”,现实就会按照文字发生改变。
做完这一切,他重新插上网线,删掉了电脑上的操作痕迹,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可他的心脏却在胸腔里狂跳,既期待着李明一家能真的迎来转机,又隐隐有些不安 —— 他的能力从来都不是绝对可控的,之前的每一次 “故事”,都或多或少引发了意外的连锁反应。
这种不安,在当天下午就变成了残酷的现实。
本地新闻推送再次弹出,标题像一把淬了毒的刀,瞬间刺穿了陈序的侥幸心理:《幼儿园爱心募捐遭诈骗,善款不翼而飞,家长集体报警》。而新闻中提到的幼儿园,正是李明女儿所在的那家!
陈序的血液瞬间凝固了,他颤抖着点开新闻。内容显示,李明女儿所在的幼儿园,为了帮助孩子筹集手术费,发起了一场爱心募捐活动,家长们纷纷慷慨解囊,短短两天就筹集了 15 万元善款。可就在善款即将交给李明家人的前一天,负责保管善款的家长代表,却带着全部钱款离奇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新闻配图里,一群家长围在幼儿园门口,脸上满是愤怒与焦虑。有人举着 “还我善款” 的纸牌,有人对着镜头哭诉:“那是我们给孩子治病的钱,怎么能说骗就骗!” 还有几个家长正在安慰泣不成声的李明妻子,她怀里抱着女儿,小脸上满是困惑,不知道为什么大人们突然变得这么激动。
陈序盯着屏幕,手指紧紧攥成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传来一阵刺痛。他的 “修正” 不仅没有帮到李明一家,反而引发了新的灾难!那些家长的善款,本是带着善意的温暖,却因为他的一个 “故事”,变成了骗子眼中的猎物,让更多无辜的人遭受了损失。
他终于明白,自己的能力就像一颗失控的炸弹,无论他多么小心地设计 “故事”,都无法预料爆炸后会波及到谁。他以为自己在赎罪,却没想到,每一次试图 “修正” 的举动,都在制造新的罪孽;每一次想要弥补的尝试,都在将更多人拖入深渊。
他打开那个加密文档,看着自己写下的文字,只觉得无比荒谬。“意外发现彩票”“恰好支付手术费”,这些看似美好的情节,在现实里却扭曲成了一场诈骗案的导火索。或许是他的 “故事” 在改变李明家命运的同时,也无意间 “激活” 了骗子的贪婪,让原本可能不会发生的诈骗案,变成了无法挽回的现实。
窗外的天渐渐黑了,巷口的黑色 SUV 亮起了车灯,在地面上投下两道长长的阴影,像两只伸出的手,随时准备将他拖入更深的黑暗。陈序关掉新闻网页,瘫坐在椅子上,心里充满了绝望。他想起自己发布 “檄文” 时的坚定,想起自己对镜中陌生人许下的承诺,可现在,他却因为一次冲动的 “修正”,再次沦为了灾难的制造者。
他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城市的灯火,突然觉得无比孤独。他像一个被困在迷宫里的人,每一次试图寻找出口的努力,都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他的能力不是救赎的工具,而是毁灭的诅咒,不仅毁掉了别人的生活,也彻底毁掉了他自己的灵魂。
陈序回到电脑前,删掉了那个加密文档,连同那个承载着他赎罪希望的 U 盘,一起扔进了垃圾桶。他知道,自己再也不能轻易使用能力了,每一次使用,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灾难。他能做的,只有等待 “檄文” 发挥作用,等待正义或许会迟到的审判,哪怕最终的结果,是他自己也无法承受的毁灭。
夜色越来越浓,出租屋里的灯光依旧昏暗。陈序坐在椅子上,双手抱着头,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 “修正” 已经彻底失控,而他,也在这场失控的救赎中,一步步走向了更深的罪孽深渊,再也无法回头。
喜欢欲望笔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欲望笔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