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远正摩挲着笔记本上那张泛黄的照片。
指腹一遍遍轻轻划过画面里陈工握着绿色晶体试管的模样。
指尖能感受到纸页粗糙的纹理。
心里暖烘烘的,像揣了个小火炉。
仿佛握住了厂子起死回生的密钥。
刘经理在旁边看着两人的模样,笑着打趣:“我就说魏厂长是实在人。”
“办事敞亮不藏私。”
“厂子虽小,但透着股不服输的韧劲。”
“工人也齐心抱团,跟你一直要找的踏实班子一模一样。”
“当初我跟你提这事儿,就没担心过你们合不来。”
陈砚秋缓缓踱步。
目光先扫过车间里整齐码放的工具架。
扳手、螺丝刀按规格排得一丝不苟。
又转头看了看墙上褪色却依旧醒目的安全标语。
红漆剥落处还能看到底下工人用马克笔补过的痕迹。
墙角那边,老张攥着磨得发亮的扳手。
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扳手手柄上的老茧。
小王踮着脚,脑袋探得老远。
眼睛里满是藏不住的期待。
连嘴角都微微上扬着。
看到这一幕,陈砚秋不由得郑重点头。
眼里多了几分真切的认可。
“魏厂长实在,做事不玩虚的。”
“厂子也透着股不服输的冲劲。”
“这股劲头我喜欢。”
“不像之前接触的那几个厂子。”
“要么一门心思偷工减料省成本。”
“要么刚搭好设备就急着出成品。”
“恨不得三天就能盈利。”
“根本沉不下心钻研技术。”
“这样的厂子,再先进的设备也没用。”
正说着,后勤的老王端着两杯水快步走了过来。
手里的搪瓷杯上。
“安全生产”四个红字已经被岁月磨得有些模糊。
但杯沿却擦得锃亮。
连一点茶渍都没有。
看得出来是精心打理过的。
“魏厂长,刘经理,陈工,快喝点水。”
“刚烧的热水,还热乎着呢。”
“解解乏。”
魏明远伸手接过水杯。
低头吹了吹浮在水面的热气。
水蒸气氤氲着他的眉眼。
然后小心翼翼把水杯递给陈砚秋:“陈工,先润润嗓子。”
“一路过来也辛苦了,咱们歇口气。”
“再细聊设备改动的细节。”
陈砚秋接过水杯。
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
轻轻喝了一口。
目光再次落在不远处的冶炼炉上。
语气变得认真起来:“原料这块也不能马虎。”
“绿硅冶炼对硅石纯度要求苛刻。”
“至少得98%以上才够用。”
“你们现在用的这批硅石。”
“我得先测下样本纯度,心里才有底。”
“我之前有个合作多年的硅石厂。”
“品质一直很靠谱,纯度能稳定在99%。”
“后续要是觉得现有供应商不合适。”
“我可以把联系方式给你,你们对接看看。”
“没问题!”魏明远立马转头。
喊来正在擦拭设备的年轻工人小张。
小伙子听到喊声。
眼睛瞬间亮得发光,像淬了星子似的。
脆生生应了声“好嘞,魏厂长!”。
声音里满是雀跃。
工装下摆随着他的动作飘了起来。
脚步轻快地朝着仓库方向跑去。
连背影都透着股干劲。
老张见小张跑远。
悄悄凑到李建国耳边。
压低声音说道:“要是陈工真能把绿硅搞成。”
“我就赶紧给老伴换台新洗衣机。”
“她那台老古董用了八年,天天漏水。”
“每次洗衣服都得垫着抹布。”
“看得我心里不是滋味。”
李建国闻言,重重点头。
眼神里满是期盼:“我也盼着这事儿能成。”
“儿子下半年的大学学费还等着呢。”
“要是厂子效益好了,工资能涨点。”
“我也能给孩子多寄点生活费。”
两人的悄悄话刚好被路过的魏明远听见。
他脚步顿了顿。
心里更暖了。
——这就是厂子要拼命往前冲的底气。
是工人们的期盼,也是他肩上的责任。
窗外,初秋的风轻轻吹过。
老槐树叶沙沙作响。
晃动的枝叶间。
阳光透过缝隙洒进车间。
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整个车间都亮堂堂的,透着股生机。
陈砚秋的目光落在墙上的生产进度表上。
大红纸裁剪得方方正正。
上面用毛笔写着“力争月底突破产能”八个字。
字体遒劲有力,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纸的旁边还画着几个金灿灿的小太阳。
颜料虽然有些褪色,但依旧看得真切。
“这是工人们自己画的?”陈砚秋笑着问道。
语气里带着几分赞许。
“看着就透着精气神,让人心里敞亮。”
“是小王、老张他们几个牵头画的。”魏明远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脸上带着憨厚的笑意。
“他们说看着这红彤彤的纸和金灿灿的太阳。”
“干活都更有奔头。”
“之前咱们厂子一直做普通钢材。”
“市场竞争大,利润薄得可怜。”
“工人工资都得紧着发。”
“有时候还得推迟几天,大家从没抱怨过。”
“一个个都盼着转型绿硅能闯出新路。”
“让厂子好起来。”
陈砚秋听完,再次郑重点头。
语气笃定:“上下一条心。”
“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只要设备改好,原料也能跟上。”
“再加上你们这股干事的劲头。”
“最多一个月,就能产出稳定合格的绿硅产品。”
“一个月?”魏明远眼睛猛地一亮。
脸上满是惊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能这么快?”
“我之前心里预估,最少也得两三个月才能摸到门道。”
“只要咱们配合好,没问题。”陈砚秋笑了。
眼角泛起淡淡的纹路,透着温和与笃定。
“我以前在研究所搞项目的时候。”
“条件比这艰苦多了。”
“设备简陋,原料也得省着用。”
“最快二十天就出过高纯度绿硅。”
“你们工人踏实肯干,又肯学习。”
“肯定能比当时更快。”
“关键是别急于求成。”
“把每个细节都抠到位,一步一个脚印来。”
话音刚落,小张就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
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顺着脸颊往下滑落。
他抬手用袖子随意擦了擦。
手里的样本袋攥得紧紧的。
生怕不小心掉在地上。
“魏厂长,样本拿来了!”
“我在仓库里仔细挑了半天。”
“选的都是看着最干净、没什么杂质的!”
陈砚秋放下水杯。
伸手接过样本袋。
从里面捏出一小块硅石。
对着头顶的灯光仔细端详。
阳光透过半透明的硅石。
能清晰看到里面细小的白色杂质颗粒。
他从随身的黑色帆布包里拿出一个小巧的便携式检测仪。
把硅石小心翼翼放进去。
按下开关后,仪器“嘀”的一声轻响。
屏幕上很快跳出一串数字:98.5%。
“纯度还行,不算差。”
“就是杂质比理想值稍微高一点。”
“不算大问题。”
“不用特意换供应商,那样太耽误时间。”
“后续冶炼时调整下石油焦配比。”
“多通半小时惰性气体,就能把杂质降下来。”
“既省成本又不耽误进度,一举两得。”
听到“不用换供应商”,魏明远心里悬着的石头彻底落了地。
连呼吸都顺畅了大半。
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
语气里满是感激:“太谢谢您了,陈工!”
“您一来,难题都迎刃而解。”
“就像黑夜里突然有了灯,心里亮堂多了!”
“不用客气,咱们是一条船上的人。”陈砚秋看了看手腕上的旧手表。
指针已经指向十一点十分。
“厂子好了,大家都受益。”
“我先画设备改动图纸,标清尺寸、材质和安装位置。”
“你们尽快对接供应商。”
“下午开短会定试验流程、人员分工。”
“争取明天就动工,早动手早出结果。”
“好!我这就联系供应商!”魏明远连忙点头。
语气急切又坚定。
“您要什么工具材料,尽管开口。”
“我马上安排落实,绝不耽误事!”
刘经理在旁边看着两人默契的样子,笑着说道:“这下好了。”
“悬着的心总算能放下来了。”
“魏厂长,中午我做东。”
“请你们吃顿便饭,给陈工接风。”
“哪能让您请?该我来才对!”魏明远立马摆手。
热情地拉着陈砚秋的胳膊。
“就去厂区门口的家常菜馆。”
“味道地道干净,菜量也足。”
“咱们边吃边聊设备细节,不浪费时间。”
陈砚秋见他实在热情,盛情难却。
也就不再推辞:“简单吃点就行。”
“别搞复杂,不耽误下午的事。”
“不过得提醒你们。”
“之前有厂子进料口贪便宜用普通钢材。”
“高温变形导致原料堵炉,一炉料全废。”
“修设备花的钱比省的多十倍,得不偿失。”
这话一出,魏明远心里“咯噔”一下。
后背瞬间冒了层冷汗。
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
连忙郑重点头。
语气严肃地保证:“陈工您放心!”
“配件绝对按要求来,材质规格不打折扣。”
“哪怕多花钱,也绝不贪便宜凑活。”
“一定把风险堵在前面!”
几人说着往外走。
阳光已经升得老高。
金灿灿的光线透过车间窗户洒进来。
落在地上像撒了碎金子,晃得人心里亮堂。
魏明远走在最前面。
脚步比来时更轻快有力。
每一步都透着股踏实。
可心里却牢牢记着陈砚秋说的“坑”。
——绿硅冶炼,真得一步一个脚印。
半点马虎都来不得,一步都不能错。
否则满盘皆输。
他仿佛已经看到。
一炉炉晶莹剔透的绿硅产品运出去。
工人们攥着厚工资单笑逐颜开。
指腹摩挲着崭新的钞票。
老张推着新洗衣机,老伴笑得合不拢嘴。
小王拿着学费单高高兴兴去报到。
厂子门口车水马龙,订单源源不断。
到了厂区门口的小饭馆。
老板一眼认出魏明远,热情迎上来。
脸上堆着朴实的笑容:“魏厂长,还是老位置?”
“炖红烧排骨、焖家常豆腐?”
“都是你们常点的,味道错不了。”
“对,老位置就行。”魏明远笑着回应。
语气亲切。
“再炒个清炒时蔬。”
“来一壶后山高山茶,清淡爽口。”
“好嘞!马上就好!”老板脆生生应了声。
转身麻利地进了厨房。
很快传来切菜的“咚咚”声。
还有排骨炖在砂锅里“咕嘟咕嘟”的声响。
肉香混着蔬菜清香弥漫全屋。
透着股暖心的烟火气。
没过多久,菜就端了上来。
一道道热气腾腾的。
红烧排骨色泽红亮裹着酱汁。
家常豆腐外焦里嫩吸饱汤汁。
清炒时蔬翠绿欲滴,清爽解腻。
魏明远拿起茶壶。
先给陈砚秋和刘经理倒了茶。
笑着介绍:“尝尝这茶。”
“后山农户自种,柴火烘制。”
“没打农药,喝着放心。”
“还带着淡淡的兰花香,解腻得很。”
陈砚秋端起茶杯。
轻轻喝了一口,细细品了品。
点点头,眼里带着赞许:“茶香浓郁。”
“入口回甘,比不少名茶还顺口。”
饭桌上,几人没聊别的。
话题全围绕绿硅冶炼。
句句离不开技术参数和生产流程。
气氛热烈又专注。
陈砚秋放下筷子喝了口茶。
详细说起设备改动细节:“进料口配件。”
“必须用310S耐高温不锈钢,厚度至少5毫米。”
“这种材质耐高温、韧性足。”
“不然高温下容易变形损坏,麻烦就大了。”
“温控传感器要选进口的。”
“精度和稳定性有保障。”
“我之前用过国产便宜货,半个月就不准了。”
“差点废了一炉料,教训深刻。”
魏明远拿着笔认真记着,生怕落下一个字。
时不时插问:“陈工,310S不锈钢配件多少钱一套?”
“供应商多久能送货?有没有备用件?”
“后续配件损坏能及时替换,不耽误生产。”
刘经理在旁边补充行业行情。
语气专业:“现在绿硅市场价不低,前景好。”
“客户需求分化大。”
“高端客户愿出高价买高纯度产品。”
“还有些客户量大利薄爱压价。”
“后续先对接高端客户,打开市场口碑。”
“名气起来了再拓展中端客户,更稳妥。”
《北大井人》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北大井人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北大井人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