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车的吱呀声在嘉元城的西门附近停下。十几天的奔波,虽然是坐在车上,但是浑身也是酸疼的。车上的缝隙很小,随着车轮的晃动,货物会经常挤过来,尤其是遇到路上有大坑小窑的时候。
街道宽阔,人流如织,两侧店铺旌旗招展,叫卖声、车马声、交谈声混杂成一片。空气里弥漫着灰尘、汗水、食物以及各种货物混杂的复杂气味。
气血旺盛的江湖客,气息庸常的普通市民,商铺里堆积的寻常货品……暂时,没有感知到任何灵力或明显的修真者痕迹。嘉元城,至少在表面,依旧是一座纯粹的凡俗巨城。
货郎将她带到城西一条相对清净的街道,指着前方一座门面雅致的三层楼阁:“喏,那就是云裳阁。你自己过去吧,就说是我李老四介绍来的学徒。”说完,便匆匆赶着车往货市去了。
韩小丫站在原地,调整了一下呼吸,将脸上表情切换到符合年龄的怯懦与一丝对陌生环境的不安,这才迈步走向那座挂着“云裳阁”匾额的建筑。
过程比她预想的顺利。云裳阁的一位姓王的女管事,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容严肃,眼神锐利。她查验了韩小丫带来的、母亲韩氏东拼西凑的那点“荐礼”,又粗略看了看韩小丫的手——一双虽然瘦小,但指甲修剪整齐,指节分明,隐约透着几分灵巧的手。
“家里是五里沟的?以前摸过针线吗?”王管事的声音没有什么起伏。
“回…回管事,帮娘亲缝补过衣物。”韩小丫低着头,声音细弱,带着些许的紧张。她刻意控制着,只展现出比普通村姑稍好一点的“天赋”,在王管事随意递来的一块边角料上,绣了几针还算匀称的直线。
王管事看了看,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模样还算周正,手也不算太笨。以后就住后院,跟着刘嫂她们先学辨识料子、分线,做些杂活。工钱嘛,头三个月只管吃住,做得好,后面再看。规矩都懂吗?不得偷懒,不得私自外出,不得招惹是非,不得……”。韩小丫一一低声应下。
她被安排和后院两个同样来自附近村镇的女孩住在一间狭窄的耳房里。白日里,她便如同真正懵懂的小学徒,沉默地跟着其他绣娘学习辨认各种丝绸、棉麻的特性,练习最基本也最枯燥的穿针、引线、劈丝。她做得不快,但极其专注和稳定她刻意控制着速度,不显得过于突出。
夜晚,才是她真正的时间。
同屋的女孩因白日劳累早已沉沉睡去,发出均匀的呼吸声。韩小丫则从硬板床上坐起,感应着周围的凡人的气息,寻找最稳妥的路线,然后趁着周围的人都睡死了,悄然出门。
数日下来,她锁定了几处关键节点。
其一,便是位于城东,那片占地颇广、院墙高深的府邸——墨府。
“墨居仁……”韩小丫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这就是她当前最主要的目标。根据原着,墨大夫与修仙界有所牵连,其府中不仅藏有暖阳宝玉,极大可能还存在其他与低阶修士相关的物品、典籍,甚至……是与太南小会等修仙者聚集地相关的线索。
必须想办法进入墨府,至少,要接近其核心区域。
直接硬闯是自寻死路。她需要一个合情合理、不引人怀疑的身份和契机。
就在她苦苦思索切入点时,灵觉在探查城西另一片区域时,有了意外发现。
那是一片清幽的宅院区,与云裳阁相隔不远。其中一座宅院的门楣上,悬挂着“静心书院”的匾额。引起韩小丫注意的,并非书院本身,而是她感知到,书院后院的一座小楼里,隐隐传来一阵极其微弱的、类似灵力禁制的波动。那波动十分隐晦,且性质与她感知过的任何武者气息都不同,更接近于某种守护或封禁的力量。
“陈家书院?”她想起白日里听其他绣娘闲聊时提起过,城西的富商陈员外家开了间书院,供族中子弟和交好人家孩子读书,偶尔也对外开放,借阅一些杂书。
一个富商家的书院,为何会有疑似修真者手段的禁制?里面藏着什么?
韩小丫心中升起疑云。这陈家书院,或许是一个意外的突破口,也可能藏着未知的风险。
接下来的日子,韩小丫更加深居简出。白天在云裳阁扮演好学沉默的小学徒,晚上则持续监控墨府的动静。
机会,在一个午后悄然降临。
王管事将韩小丫和另外两个稍大些的学徒叫到跟前,面前放着几匹颜色素雅、但质地极佳的锦缎。“墨府下了单子,要给三位小姐裁几件新衣。这是选定的料子,你们三个,手脚干净些,把这些料子连同图样,送到墨府外院的管事嬷嬷那里去。记住,只到外院,交了东西就回来,不许乱看,不许多说话,坏了规矩,别怪受罚。”
竟然是墨府。
韩小丫心脏猛地一跳,但脸上依旧保持着懵懂和顺从,低声应“是”。她小心地抱起分派给她的那匹月白色锦缎,触手丝滑冰凉,确是上品。但这并非重点。
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踏入墨府的门槛了,哪怕只是最外围。
她跟在两位师姐身后,低着头,目光却透过低垂的眼睫,将通往墨府路径上的每一处细节,以及府门外那些护卫的气息、姿态,都牢牢印入脑中。
交接过程很顺利,外院的管事嬷嬷只是例行公事地清点了衣料和图样,便挥手让她们离开。自始至终,韩小丫都没有抬头乱看,也没有试图将灵觉深入内院。
这一次短暂的进入,没有什么收获,但总算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需要更多的信息,更需要一个……不会引起怀疑的,长期接近墨府的理由。”她默默思忖着。送衣料是一次性的,墨府小姐们做新衣也不会频繁。
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韩小丫去了一趟陈家书院,用三枚铜钱的代价,借阅了一叫本《马公子炮炙论》的药学类书籍,趁着休息的时候,就偷偷翻看。一般的医药类的书籍封面都是药啊,草啊什么的,这本书的封面是一个穿着步袍的男子,腰里跨把葫芦,腰身微弯,朝向一旁,只留半边侧脸,手里像是拿着一片叶子。这是所谓的马公子吧,倒是风流倜傥。书里边内容很详细,将药材根据功效进行了分类,比如强源固本类,黄精、粒枣、扁石斛等。
陈家书院的藏书并不多,多是一些儒家的书籍。医药类的也就几本,韩小丫月余时间就换看了一遍。医学类的书籍和现实世界的中医理论很近似,药学类的有些药材是现实世界没有的,并且这个世界中的药物好像治病能力很强。
又是一次送绣活的活计,这次并非去墨府,而是去城西一家与云裳阁有往来的药铺,取一批用于熏染衣物的特制香料。在药铺等待伙计配货时,韩小丫的注意力被角落里两位女子的交谈吸引了。
其中一位身着淡紫色衣裙,容貌秀美,眉宇间带着一股书卷气,但眼神清澈,性格似乎颇为爽利。另一位则是丫鬟打扮。那紫衣女子正在向掌柜询问几种药材的搭配,提及的并非是疑难杂症,而是一些关于调理气血、安神静心的方子,言语间颇有些见地,显然对医理药性有所钻研。
韩小丫心中微动,悄然将灵觉聚焦过去。她感知到那紫衣女子身上并无灵力波动,但其气息纯净,气血旺盛,远非普通闺阁女子可比,显然身负不俗的武功。结合其谈吐和对医药的兴趣,一个名字在她脑海中呼之欲出——墨府二小姐,墨凤舞。
原着中,墨凤舞性情直率,喜好医术,与她那两位姐妹风格迥异。这简直是天赐的突破口,自己刚学的知识说不定就能用上。
韩小丫不动声色地挪近了几步,假装看着柜台里的药材,耳朵却仔细听着墨凤舞与掌柜的对话。当墨凤舞提到一味名为“宁神花”的药材,似乎对其安神效果不甚满意,觉得药性过于温和时,韩小丫知道,机会来了。
她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些许属于孩童的好奇和一丝犹豫,怯生生地插话道:“这位……姐姐,我……我听说,若是将宁神花的花蕊在日出前带着露水摘下,阴干后研磨成粉,再用三蒸三晒过的茯苓露调和,安神的效果会好很多,而且不会让人白日里昏沉……”宁神花是一种常用的药材,在书中屡有提及,但是药效确实太猛,类似于现实世界的曼陀罗花。如果仅用于安神,确实药效过了,如果用花蕊而不用花瓣,则轻得多。
她的声音不大,带着乡音,但话语内容却让墨凤舞和药铺掌柜都愣了一下。药铺掌柜是惊讶于这小学徒模样的女娃竟懂这些偏门处理手法,而墨凤舞则是眼睛一亮,她正苦恼于寻常宁神方子的弊端。
墨凤舞转过身,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个瘦小、面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澈沉静的女童:“哦?小妹妹,你懂药材?这法子是从何处听来的?”
韩小丫低下头,绞着衣角,做出紧张的模样:“我……我小时候身子不好,家里穷,请不起大夫,村里一位采药的老爷爷教过我一些土法子……”她将自己对药材知识的来源,推给了虚构的“采药老爷爷”,这是最合理也最难查证的解释。
“采药的老爷爷?”墨凤舞若有所思,她本就对民间偏方、奇闻异术感兴趣,此刻见韩小丫说得有板有眼,不似作伪,便来了兴致。“那你说说,若是夜间惊悸,多梦易醒,除了宁神花,还可搭配何物?寻常酸枣仁我已试过,效果寻常。”
这是一个考较。韩小丫心中了然,她不慌不忙,结合现代对神经系统的一些粗浅理解和一些低阶灵草特性(当然,她只提凡俗药材),斟酌着说道:“或许……可以试试加入少许‘定魂草’的根须?此草生于背阴山涧,其性微寒,能镇惊安魂。只是用量需极谨慎,过多反而令人精神涣散。或者……用‘夜交藤’的嫩芯,以黄酒炒制,取其交通心肾之效……”
她说的都是凡俗间确实存在、但应用不那么广泛的药材和炮制方法,既展示了“知识”,又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惊世骇俗。
墨凤舞越听越是惊讶,这些思路与她所学正统医理有所不同,但细想之下却颇有道理,尤其是“定魂草”和“夜交藤”的用法,她之前并未深究。她本就醉心此道,此刻遇到一个看似懵懂却语出惊人的小丫头,顿时生出了结交和探究之心。
“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懂得这些。”墨凤舞语气和缓了许多,带着一丝赞赏,“我叫墨凤舞,家住城东墨府。小妹妹,你叫什么?在何处做事?”
“我……我叫韩小丫,在云裳阁做学徒。”韩小丫依旧低着头,心中却是一块石头落地。鱼儿,上钩了。
“云裳阁?”墨凤舞想了想,“可是给我们府上做衣裳的那家?”
“是……是的,前些日刚给府上送过衣料。”
“那便更好了。”墨凤舞笑道,“我平日也喜欢摆弄这些药材,只是所知有限。你若得空,可否来府上与我聊聊?我那里也有些医书,或许有你感兴趣的。”
这正是韩小丫梦寐以求的邀请。她强压下心中的激动,脸上露出受宠若惊又有些不知所措的表情:“我……我可以吗?只是阁里规矩严,怕是不能常出来……”
“无妨。”墨凤舞爽快道,“我与王管事相熟,回头派人去说一声便是。你就当是来帮我整理药材、辨认药性,我按短工给你算工钱,想必王管事不会阻拦。”
事情进展得出乎意料的顺利。墨凤舞性格直爽,又痴迷医药,韩小丫投其所好,轻易便获得了她的好感与信任。第二天,墨凤舞果然派人到云裳阁打了招呼,王管事虽有些诧异这不起眼的小学徒如何入了墨家二小姐的眼,但墨府的面子不能不给,便也允了,只叮嘱韩小丫莫要惹祸。
于是,韩小丫便有了合理且频繁出入墨府的通行证。
第一次正式以“帮工”身份进入墨府内院,韩小丫更加谨慎。她亦步亦趋地跟在引路丫鬟身后,灵觉却如蛛网般细细铺开,感知着这座府邸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缕气息。
墨凤舞的居所位于内院一侧,环境清幽,带着淡淡的药香。她的书房里,果然陈列着不少医书典籍,其中甚至有几本纸质特殊、隐隐散发着微弱灵力波动的古籍残卷,让韩小丫心头狂跳,但表面依旧不动声色。
她尽心尽力地扮演着“对药材有天赋的聪慧女童”角色,帮墨凤舞分拣药材,讲解一些从现代知识和又经过凡俗化伪装的“偏方”,偶尔“不经意”地提出一些连墨凤舞都觉得新颖的思路。她刻意控制着展现的“学识”深度,既让墨凤舞觉得她有价值,又不至于引起过度的怀疑。
在交谈中,她也有意无意地引导话题,试图套取关于墨大夫、关于府内其他人员、乃至关于嘉元城近来是否有“能人异士”出现的零星信息。墨凤舞心思相对单纯,对韩小丫又颇为信任,偶尔会透露出一些情况,比如大姐墨玉珠武功精进很快,但路数似乎有些变化;三妹墨彩环天真烂漫;以及近来独霸山庄势力扩张极快,其庄主欧阳飞天手下似乎网罗了一些奇怪的人……
喜欢凡人知命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凡人知命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