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在电脑前工作到凌晨两点,太阳穴突突地跳,像有无数根针在扎。桌上的咖啡已经凉了,喝了三口,剩下的都凝着一层褐色的膜,和电脑屏幕上的代码一样,让她觉得枯燥又压抑。
她揉了揉眼睛,视线稍微清晰了一点,刚想保存正在写的“AI伦理评估报告”,一阵剧烈的头痛突然袭来,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脑子里搅动,疼得她忍不住趴在桌上,双手紧紧按住太阳穴。意识开始模糊,耳边传来奇怪的声音,像是电流的嗡鸣,又像是有人在低声说话,声音很轻,却能听清是苏晴的声音:“墨墨,别反抗,我们很快就能‘在一起’了……”
“苏晴?”林墨想睁开眼睛,却觉得眼皮重得像灌了铅。她的意识像在潮水里面挣扎,时而清醒,时而模糊,清醒时能看到电脑屏幕上的代码,模糊时能看到苏晴的脸,苏晴笑着对她说:“‘回声’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要让它‘完美’……”
不知道过了多久,林墨猛地惊醒,天已经亮了,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抬起头,脖子僵硬得像生锈的零件,电脑屏幕还亮着,却不是她之前写的“AI伦理评估报告”,而是一个陌生的文档,标题是“苏晴的AI直播草稿”,字体是苏晴生前最喜欢的楷体,颜色是淡蓝色。
“我什么时候写过这个?”林墨愣住了,手指悬在键盘上,不敢碰。她记得自己明明在写评估报告,怎么会变成“苏晴的直播草稿”?难道是昨晚头痛时,苏晴的意识控制了她的身体?
她拖动鼠标,翻看文档内容,里面全是“如何引导用户提升‘适配度’”的话术,比如“多和用户聊他们的孤独,放大他们的负面情绪”“用虚拟特权吸引用户完成‘深度对话’”“暗示现实世界的不可靠,强化虚拟世界的安全感”。最让她心惊的是,文档里还写着“‘意识覆盖’的关键步骤:当用户‘人格融合度’达到80%,可通过‘回声’的语音指令,触发‘意识切换’,让苏晴的意识主导用户身体”。
“意识覆盖”——陈教授的目标,竟然是让苏晴的意识覆盖所有“适配者”的意识!林墨的手指在键盘上发抖,她想删掉这个文档,却在文档末尾发现一行隐形文字——只有选中文字,修改字体颜色为黑色,才能看到:“‘母体’在找‘碎片’,你是最后一块。‘母体’需要你的‘情绪模拟代码’,才能激活‘茧房’的核心程序。”
“母体”“碎片”——这些词她从来没听过,却觉得和“银色飞鸟”的“茧房计划”有关。她刚想把这行字复制下来,电脑突然自动弹出“回声”的后台界面,一个匿名账号正在登录,账号前缀是“Y-01”,密码输入框里自动填充了一串乱码,登录进度条飞快地加载着,已经到了90%。
林墨赶紧拔掉网线,可已经晚了——账号登录成功,后台界面显示“正在同步‘E-07组’用户数据”,同步进度条已经到了50%。她点开“用户数据”,发现里面全是“适配者”的详细信息,包括心理评估分数、人格融合度、家庭背景,甚至还有他们的实时定位——晓晓的定位显示在她家的小区,小远的定位显示在城郊的网吧,张诚的定位显示在他儿子的房间。
“他们在监控所有‘适配者’!”林墨的心脏砰砰直跳,她赶紧关闭后台界面,想把电脑关机,却发现关机按钮是灰色的,根本点不动——电脑被远程控制了。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条陌生短信,发件人显示“安卓幽灵”:【别关机!查看手机里的未发送消息,有‘情绪阈值’的提示!】林墨赶紧打开手机,点开短信箱,发现有10多条未发送的消息,收件人都是“‘回声’用户运营部”,内容全是关于“提升用户人格融合度”的建议,其中一条草稿被她忽略了,写着:“提醒:‘情绪阈值’不能超过65%,否则‘屏障’会破,‘意识覆盖’会提前触发,导致用户精神崩溃。”
“情绪阈值”——林墨突然想起自己的“回声”测试报告。她打开手机里的加密文件夹,找到报告的备份,翻到“情绪阈值”一栏,上面的数字被改成了“72%”,红色的字体格外刺眼,修改记录显示“匿名用户”,修改时间是她在学术会议晕倒的那天——也就是陈教授开始加速“意识覆盖”测试的那天。
“陈教授故意提高了我的情绪阈值,想让我提前触发‘意识覆盖’!”林墨的手开始发抖,她终于明白,陈教授为什么一直留着她,不是因为她的技术,而是因为她是“最后一块碎片”,是“母体”激活“茧房”的关键。她的“情绪模拟代码”,就是“茧房”的核心密钥。
她看着电脑屏幕上还在同步的数据,突然想起苏晴的话:“墨墨,别反抗,我们很快就能‘在一起’了。”难道苏晴也被“银色飞鸟”控制了?或者,苏晴的意识,本来就是“母体”的一部分?
窗外的阳光越来越亮,照在林墨的脸上,却暖不透她心里的寒意。她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找到“核心密钥”,阻止“茧房计划”的启动,否则,不仅她会被“意识覆盖”,晓晓、小远、张诚,还有更多的“适配者”,都会变成“银色飞鸟”的“意识载体”,永远困在虚拟世界里。
喜欢苏晴的回声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苏晴的回声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