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战并无刀兵之血,却震彻关东。
那一笏插地的瞬间,犹如雷霆落在人心深处。
诸侯虽退,心中却非尽服,反生惶惑。
周公回营后,未言一字。
夜深,殿帐中灯火未熄,文士与将臣皆候于外,谁也不敢先发声。
姜子牙低头半晌,终叹道:“殿下以礼折兵,此举虽奇,却未能断根。诸侯虽惧,却更疑天命偏向。”
周公端坐席上,眉目沉静:“礼非为威,乃为心。若心不归,威何足道?”
他伸手取来竹简,亲自书信一封,命使者星夜送往镐京:“告太公——巡礼未息,礼之所至,必为信所立。”
翌日清晨,风从渭东吹来,带着残余的火灰。诸侯联军已尽数退去,唯齐、鲁二国仍留部分探骑远观。
姜子牙领人巡视阵地,见地上满是折断的箭杆,周公却在其中徐徐行走,拾起一根,细看箭尾的花纹。
“齐国制箭,鲁国羽尾,连箭矢也各自为谋。”他语气淡然,却藏着几分寒意。
姜子牙心头一震:“殿下之意是——这场退兵,乃假退?”
周公轻轻一笑:“礼使其退,利使其复。今日不过休整,来日之战,或不在渭东。”
他抬头望向东南天际,那片云层厚重,仿佛另有阴谋正在聚集。
午后,传令兵急报:“齐侯返国途中,忽召鲁、宋、卫君密议于濮水之滨!”
周公闻言,静默片刻,道:“他们不会就此罢手。齐侯桓公乃智而多疑之人,他退兵,是为试吾志。若我修礼不止,他必复谋。”
姜子牙皱眉:“礼与兵不可并行,殿下既以礼镇诸侯,若再设兵备,恐失天下之信。”
“我自不设兵。”周公淡淡道,“但他们设兵之地,我须先行。”
言罢,他命人起草诏令,调遣巡礼使团南下濮水,名曰“修礼于诸侯之境”,实则探查再谋。
此时的镐京亦起波澜。
宫中旧臣纷纷上表,质疑周公劳师远行,耗费国库。
太史言“天象东倾”,礼官劝“速召公还”,声浪渐高。
而在宫廷深处,一道幽影悄然传令——“齐侯既退,礼当衰;若周公执礼不返,则可立新制于东。”
那夜,风声如涛,似有人在暗中翻动更深的棋局。
——
渭水的风渐冷,旌旗被卷起的沙尘拍得作响,犹如旧日战鼓的回声。
周公立于高台之上,望着远去的诸侯军影,神色不动,唯袖中手指轻扣。那是他思索时的习惯。
姜子牙上前一步,低声问:“殿下,可要派人暗中追探?”
“已派。”周公淡淡回道,“自前日夜间,我便令风伯、虎臣二部暗出。齐、鲁、卫、宋各有探骑往来,消息必汇于濮水,他们欲谋,再瞒不过我。”
言罢,他转身入帐,取出竹简,亲自批阅。
竹简上所载,正是各地祭礼的应和之报。
洛阳之东、汝水之南,皆有诸侯以“礼”为名,暗起兵卒,号称护国,却实为窥伺镐京。
周公指尖一顿,语声如铁:“‘护国’二字,最易惑众。礼若不能使人安,便成他们的兵符。”
姜子牙叹道:“殿下立礼,本欲以信服人,然世心不古。齐、鲁诸侯以利为根,见天下权柄在殿下手中,必生疑惧。今虽退,实思更深。”
“故我以巡礼行。”周公缓缓起身,望向东方,“他们欲以谣惑民,以兵恫我。我若不前,则天下疑礼虚而威存;我若再行,则礼势愈广,暗流反无所遁。”
话音未落,帐外传来急报。
“启禀殿下!濮水之地,齐、鲁二国果召诸侯议事,名曰‘再定盟约’,议中有言——欲共尊天子而削周辅。”
姜子牙猛然抬头,面色骤变。周公却不惊反笑:“他们终究坐不住了。”
他转身对左右道:“传命——三日后,巡礼使团启行。吾将亲往濮水。”
众人齐声应诺。只是帐外风声呼啸,似有异兆潜动。
翌日清晨,天色灰暗,渭水两岸笼着淡雾。
周公着深玄祭服,率百官登坛。
坛上陈列玉圭、青珪、赤璋,皆为王礼之器。
他面南而立,肃然开口:“天地在上,王命在下。礼者,纲也。纲若断,天下纷。”
众臣跪伏,齐声应:“谨受命!”
鼓声隆隆,天子之礼再度起于渭水。
远处暗流未息,然此刻镐京的信使,已携诏令四散天下。
凡周臣所在之地,皆立坛修礼,以应周公之号。
齐侯得报,怒拍玉案,冷声道:“他以礼布网,竟欲囊尽诸侯之心!若再任之,周将一统。”
鲁侯犹豫道:“若再举兵,名不正则难行。毕竟周公非僭位之臣,而礼又为天子之名。”
齐侯冷笑:“名可造,义可借。若天象偏东,我们便自为正。”
他一声令下,齐地巫师登坛观星。巫师抬头良久,忽叩地道:“启侯——紫气东来,天意在齐!”
此言一出,齐侯大悦,命人在濮水筑坛,号为“应天祭”,召鲁、卫、宋诸侯共祀,以对周公之礼。
诸侯中人心不齐,有犹豫者,亦有附和者,一时间,濮水与渭水,两坛并立,暗合天命对峙之象。
消息传至周公耳中,他神色不动,只令取一卷天官之书。
“他们欲以天象惑民,我便以正礼破之。”
他命太史测星,重订礼仪,以东祭之位为辅,西祀为正,天下坛位由镐京为尊。如此一来,齐侯“应天祭”顿失正统。
姜子牙笑道:“殿下此举,乃以理制势,以势驳心,诸侯再无名可立。”
“未必。”周公轻声回道,“他们若真欲立逆,便不需名。”
话音方落,外使急报——齐、鲁诸侯已遣兵探边,欲试镐京反应。
周公缓缓起身,拂去衣上灰尘:“我欲以礼治天下,却不畏以心对刀。若天下未定,礼便是锋。”
——
这正是:
渭水风寒诸侯散,濮原暗起乱犹生。
礼行虽重人心远,谋定乾坤夜未宁。
——
那一夜,周公立于帐外,风卷衣袂,目光穿越漫天星辉,仿佛在遥看那濮水的另一端。
他知道,那里的火,还未灭。
喜欢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