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帝之乱的阴霾彻底散去,景和新政在朝堂站稳脚跟,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如同春风化雨,让历经动荡的大唐帝国渐渐恢复了元气与活力。帝国的威望,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一年秋,适逢景和帝李玠万寿,四方藩属、异国使臣,皆携重礼,汇聚长安,欲一睹天朝上邦之风采。然而,在这万邦来朝、四海升平的盛景之下,潜藏的暗流,却也借机悄然涌动。
皇帝万寿,乃国之大事。鸿胪寺(掌外宾、朝会仪节)顿时成为最繁忙的衙门之一。寺卿、少卿们忙得脚不点地,核对着源源不断抵达的各国使团名单、贡品清单,安排馆舍,拟定觐见仪程。礼部则协同太常寺(掌礼乐祭祀),反复演练大典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庄重肃穆,彰显天朝威仪。
户部与将作监(掌宫室、宗庙修建)则忙着整修宫室、装饰街衢,务求长安城以最辉煌的面貌迎接四方来客。京兆府更是全员出动,加强治安,清理市容,确保帝都秩序井然。
这一日,鸿胪寺卿持一份急报,匆匆求见风阁辅臣与皇帝。
“陛下,三位阁老,”鸿胪寺卿面色有些古怪,“据刚抵达的倭国副使私下透露,其正使携来的贺礼中,除常规的珍珠、玛瑙、琥珀外,还有一物,名曰‘八尺琼勾玉’,据称是其国镇国之宝,有‘凝心静神,驱邪避祸’之奇效。然,其副使言语间,似有炫耀之意,且隐隐提及,欲借此宝,与天朝……切磋一下‘方技’之道。”
“哦?切磋方技?”景和帝眉头一挑,看向陆昭。所谓“方技”,涵盖甚广,医药、占卜、幻术、乃至一些奇门异术,皆可归入其中。倭国此举,显然并非单纯献宝,更有试探大唐底蕴之意。
陆昭神色平静,淡然道:“蕞尔小国,偶得异宝,便欲班门弄斧。陛下无需挂心,彼若有所请,臣接着便是。”
紧接着,鸿胪寺卿又呈上波斯(大食阿拔斯王朝,唐人亦称波斯)使团的礼单,其中除金银器皿、香料宝石外,竟有一头活着的“麒麟”(实为长颈鹿)!此外,使团中还有数名“星学者”与“炼金士”,亦表达了与天朝高人交流的愿望。
“波斯与大食关联甚密,其使团中混杂星学者与炼金士,恐非偶然。”郑远捻须沉吟,“北庭刚报发现大食踪迹,其使者便至长安,其中或有关联。”
秦啸岳哼了一声:“管他什么麒麟还是狮子,到了咱大唐的地界,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他们若老老实实朝贡便罢,若想搞什么花样,俺老秦第一个不答应!”
皇帝颔首:“诸卿心中有数即可。鸿胪寺依礼接待,不可失了我天朝气度。至于‘切磋’之事……届时见机行事。”
就在朝廷全力筹备万寿庆典之时,漕运新政的“双轨制”也开始在运河沿线艰难推行。户部侍郎韩漳亲赴汴州坐镇,一方面督造新漕船,招募训练水手,建立官营漕运体系的骨架;另一方面,与当地最大的漕帮“青龙帮”进行艰苦的谈判。
谈判过程波折重重。青龙帮帮主表面上对朝廷新政表示拥护,但对其提出的运价、承运量限制以及接受官府监管等条件,却百般推诿,讨价还价。背后,亦有地方上一些与漕帮利益攸关的官员胥吏,或明或暗地施加阻力。
这一日,韩漳收到密报,称青龙帮私下与一些未被纳入“漕引”体系的地方粮商接触,意图囤积部分漕粮,待价而沽,甚至可能暗中组织船工,在关键河段制造一些“意外”,以拖延官船行程,向朝廷示威。
“果然不肯轻易就范!”韩漳面色凝重。他深知,若处理不当,之前泗州的冲突恐将重演。他立刻将情况密报风阁与皇帝,同时加派户部清吏司官员,严查沿线常平仓的粮食出入,并请刑部派遣干员,暗中调查青龙帮与地方势力的不法勾当。
新政的推进,每一步都触及着旧有利益集团的神经,考验着朝廷的决心与智慧。
对于皇帝御案“蚀神纹”一案的调查,也在秘密进行。内侍省与玄枢阁联合,查阅了无数陈年档案,询问了众多早已退养的老宦官、老宫人。然而,时隔久远,人事变迁,线索时断时续。
初步查明,那张紫檀木御案,乃是宪宗朝时,由时任将作监少监负责监制,所用木料为岭南贡品。而当时负责雕刻的几名工匠,早已不在人世。唯一可疑的是,据一名老宦官模糊回忆,当年御案送入宫中后,似乎由一位颇懂些“祈福禳灾”之术的老贵妃宫中之人,借“为御案祈福”之名,接触过一段时间。
而那位老贵妃,论起辈分,竟是……废帝李泓的生母!她在李泓被废后不久,便郁郁而终。
线索似乎指向了早已化作尘埃的前朝旧怨。但这“蚀神纹”效果绵长,潜伏至今才被发觉,其阴毒令人心惊。皇帝下令,继续深挖,务求厘清所有关联。同时,对宫中所有前朝旧物,尤其是家具、摆设,进行一次彻底的“望气”排查,此事自然落到了陆昭与沈青桐肩上。
景和帝万寿之日,终于来临。大明宫含元殿,旌旗招展,仪仗森严。文武百官、宗室勋贵、各国使臣,依序而立,场面宏大壮观。
献礼环节,各国奇珍异宝纷呈,令人目不暇接。轮到倭国使臣时,其正使趾高气昂,捧出一个锦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枚鸡蛋大小、流光溢彩的勾玉。他操着生硬的汉语道:“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此乃我日出之国镇国神器‘八尺琼勾玉’,有安魂定神,诸邪不侵之无上妙用。外臣听闻天朝亦有能人异士,不知可否赏脸,品鉴一番此宝灵力?或……切磋一下养神安魂之术?”话语中的挑战意味,不言而喻。
殿中目光顿时聚焦于陆昭身上。陆昭微微一笑,出列道:“既是贵国镇国之宝,我等外人,岂可轻易品鉴其灵力?不过,安魂定神,乃医道常理。陛下,臣妻沈氏,略通医理,或可为陛下及诸位使臣,展示一番我华夏医道在安神静心方面的微末之技,以助雅兴,如何?”
他巧妙地将“方技切磋”转化为“医道展示”,既接了招,又显得大气磅礴。景和帝含笑准奏。
沈青桐今日并未着官服,而是一身素雅衣裙,翩然出列。她并未去看那勾玉,而是先为皇帝请了平安脉,然后取出一套金针,声音清越:“陛下连日辛劳,心神耗损,臣妾以金针渡穴,助陛下宁心安神。”
说罢,她手法如电,数枚金针精准刺入皇帝头颈部几处穴位,内力暗吐。只见景和帝微微闭目,不过片刻,脸上便浮现出舒适放松的神色,连日积累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眼神变得格外清明。
“妙哉!”皇帝睁开眼,由衷赞道,“沈奉御针法通神,朕顿觉神清气爽!”
这一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极高深的医术与内力修为。殿中众人,尤其是那些懂得行家,无不暗自惊叹。倭国使臣脸上的得意之色顿时僵住,他带来的勾玉虽好,但效果如何,难以直观展示,更无法像沈青桐这般立竿见影。高下立判。
波斯使臣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后,他们献上“麒麟”,引得阵阵惊叹。其使团中的星学者亦出列,谈及天文历法,言语间颇多机锋,欲与司天台(掌观察天象,编制历法)官员论辩。司天台早有准备,一番引经据典,推算演示,将其观点一一化解,并指出了其推算中的几处疏漏,令其哑口无言。
万寿庆典,在表面的一片祥和与天朝上邦的绝对文化自信中继续进行。然而,无论是漕运的暗流,宫廷的谜案,还是异国使臣那不曾熄灭的试探之心,都预示着这太平盛景之下,依然波涛暗涌。
…
万邦来朝,彰显大唐赫赫声威。漕运新政在博弈中艰难推进,触及利益深水区。宫廷厌胜旧案线索指向废帝生母,迷雾重重。外交场上,沈青桐以精湛医术巧妙化解倭国挑衅,陆昭及朝廷相关部门亦从容应对各方试探。然而,表面的胜利之下,来自内部改革阻力和外部潜在威胁的暗流,正悄然汇聚于这繁华的长安城中。
---
喜欢我以祝由镇百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以祝由镇百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