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的当天清晨,朱婉清梳妆打扮了一番。
她穿上了那身改造一新的湖水绿衣裙,果然如预想得一样得体又出众。
发髻梳得简单清爽,簪上那支精心改造过的南珠簪子,耳边戴上一对小巧的珍珠耳钉。至于柳姨娘送来的那套赤金红宝头面,她只从中选了一枚最小的、相对不那么扎眼的红宝珠花,簪在了发髻最不显眼的位置,既算“戴”了,全了“礼数”,又不影响整体妆效。
对镜自照,镜中人眉目如画,气质沉静,举止优雅,一身装扮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的身份和气质,既不寒酸,也不僭越。
秋月忍不住赞叹:“小姐,您今天真是太美了!不是那种耀眼的美,是,是让人看了很舒服,很想亲近的美!”
朱婉清微微一笑。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走吧。”
安王府的朱漆大门巍峨耸立,门前石狮威猛,身着绛紫色王府服制的侍卫肃立两旁,目光如炬,无声地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赫赫权势。马车络绎不绝,皆是装饰华贵,下来的人物无不是锦衣华服,珠光宝气。
朱婉清的青帷小车夹杂其中,显得并不起眼。她扶着秋月的手下了车,抬眼望去,只见府内亭台楼阁,飞檐斗拱,远比朱府更加宏伟开阔。汉白玉的石阶,琉璃瓦在秋阳下闪烁着流光,沿途奇花异草争奇斗艳,许多甚至是叫不出名字的珍稀品种。空气中弥漫着清雅的菊香与淡淡的檀香,混合着贵人们身上的名贵香粉气息。
引路的侍女穿着统一的藕荷色宫装,举止训练有素,低眉顺眼,却自有一股不容错辩的皇家气度。她们将各位女眷引向举办宴会的花园。
穿过重重仪门,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一片极大的园囿,此时已被布置成菊花的海洋。各色名品菊花竞相绽放,或如金盏,或如白玉,或似龙爪,或似垂丝,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花丛中设着雕花精美的桌椅,铺着锦垫,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茶点果品。远处的水榭歌台上,已有乐师奏起清雅悠扬的丝竹之声。
已有不少宾客到了,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处,低声谈笑。衣香鬓影,环佩叮当,俨然一幅盛世繁华图卷。
朱婉清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初次踏入这等场合的些许紧张,目光沉静地快速扫过全场。她谨记祖母的教诲,谨言慎行,多看多听。她选择了一处略微僻静、却能观察到大部分人的位置坐下,秋月恭敬地垂手立在她身后。
很快,她的注意力便被几位格外引人注目的贵女吸引。
不远处,被几位小姐簇拥着的,是一位穿着绯红色宫装锦裙的少女,约莫十五六岁,容貌明媚张扬,梳着华丽的惊鸿髻,插戴着一套赤金嵌红宝牡丹头面,璀璨夺目。
她言谈间神态倨傲,顾盼生辉,周围奉承之声不绝。引路侍女低声告知,那是寿宁郡主,安王妃的娘家侄女,性子最是骄纵,颇得王妃宠爱。
另一位,则独自坐在水榭旁,安静地赏着水中的锦鲤。她穿着一身月白绣青竹纹的襦裙,只在发间簪了一支碧玉簪,通身上下素净得与这富丽堂皇的场合格格不入,却自有一股清冷出尘的气度。有人试图与她搭话,她也只是淡淡回应几句,便不再多言。侍女低语,那是翰林院林学士的嫡女,林静书,京城有名的才女,性情孤高,不爱交际。
还有一位,穿着鹅黄色百蝶穿花裙,笑容甜美,眼神灵活,正穿梭于几位夫人之间,言笑晏晏,显得十分活络周到。那是吏部侍郎家的千金,苏巧儿,据说最是长袖善舞,消息灵通。
朱婉清默默记下这些人的特征和身份。寿宁郡主,需远着,避免冲突。林小姐,或许可敬而远之。苏小姐,或许能成为信息的来源。
公子们则多在另一侧区域,或吟诗作对,或赏评书画。
其中一位被围在中间、穿着宝蓝色锦袍、摇着折扇、谈笑风生的,是永昌伯府的世子,李铭晟的嫡兄。他看到朱婉清这边,目光扫过,带着一丝打量和不易察觉的轻蔑。
朱婉清平静地移开了目光。
另一位独自站在一株名品墨菊前负手欣赏的玄衣青年,身姿挺拔,气质冷峻,周围没有人敢上前打扰。侍女敬畏地低声道,那是安王爷的嫡次子,萧煜,年纪轻轻已在军中任职,甚得陛下看重,只是性子冷僻,不喜欢交际。
朱婉清心中微动,这位世子爷,倒是与她想象中的纨绔子弟不同。
正当她默默观察时,身边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这位姐姐面生得很,不知是哪家府上的?”
朱婉清转头,见是一位穿着浅粉色衣裙、圆圆脸、笑容亲切的少女,正好奇地看着她。她忙起身回礼:“家父姓朱,讳正弘,在都察院任职。”
“原来是朱家姐姐!”少女眼睛一亮,笑容更甜,“我姓赵,家父是太常寺少卿。早就听闻朱家姐姐蕙质兰心,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她似乎是个自来熟的性子,主动挨着朱婉清坐下,“姐姐一个人坐着多闷呀,我们一起说说话可好?”
朱婉清从善如流地微笑:“赵妹妹过奖了。妹妹天真烂漫,才是惹人喜爱。”这位赵小姐看起来心思单纯,或许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通过与赵小姐的闲聊,朱婉清又间接认识了另外几位家世相当、性情似乎也还不错的小姐。她言语不多,但每每开口都恰到好处,态度不卑不亢,举止得体,很快便融入了这个小圈子,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却也初步建立了些许印象。
她注意到,不远处,寿宁郡主的目光几次扫过她这边,尤其是在看到她头上那支改造过的、别致不失品位的南珠簪子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和审视,但并没有有其他的表示。
而那位永昌伯世子,则与几位公子哥儿笑语不断,眼神却时不时飘向寿宁郡主的方向,带着明显的讨好之意。
整个宴会表面上一派和谐,暗地里却波涛汹涌。
谁与谁交好,谁与谁有隙,谁家小姐又得了哪位夫人的青睐,信息在谈笑风生间悄然流动。
朱婉清如同一个最耐心的猎手,安静地吸收着这一切。
她品尝着王府精致的点心,欣赏着名贵的菊花,应对着旁人的搭话,一切表现得如同一个初次参加大型宴会、有些拘谨却努力保持得体的普通官家小姐。
但是她眼角的余光,从来没有停止过观察和判断。
喜欢重生之婉清传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之婉清传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