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玻璃窗外,总围着一对身影。萌萌的母亲攥着父亲的手腕,眼睛死死盯着里面——五岁的林萌萌躺在病床上,呼吸机的管子从她小巧的鼻腔延伸出来,监护仪上的绿线随着微弱的呼吸上下起伏,像根绷在人心尖上的弦。
湘琴推着治疗车走进监护室时,萌萌刚醒。小女孩睁着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泪珠,看到穿白大褂的人,身体下意识地缩了缩。湘琴放轻脚步,把手里的毛绒兔子放在病床边,声音柔得像棉花:“萌萌,还记得我吗?我是湘琴姐姐,昨天给你讲过小兔子找妈妈的故事。”
萌萌的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她的舌头因为神经损伤变得不灵活,连简单的“姐姐”都很难说清楚。湘琴拿起她的小手,指尖触到一片冰凉——长期卧床让孩子的手脚总是冷的,她提前把暖手宝裹在毛巾里,轻轻放在萌萌的手心里:“这样就不冷啦,我们今天接着讲故事好不好?昨天讲到小兔子遇到了小松鼠,你想知道它们后来去了哪里吗?”
萌萌眨了眨眼,慢慢点了点头。湘琴坐在病床边的小凳子上,轻声讲起故事。监护仪的滴答声里,她的声音像股暖流,慢慢熨平了孩子眼底的恐惧。讲着讲着,她忽然发现萌萌的视线一直落在自己的白大褂口袋上,那里装着直树早上给她的薄荷糖——因为她总说监护室的消毒水味太浓,直树每天都会给她带一颗,让她含在嘴里压味。
湘琴掏出薄荷糖,剥开塞进萌萌嘴里。清甜的薄荷味在孩子舌尖散开,萌萌的嘴角终于弯了弯,含糊地吐出两个字:“甜……”
“喜欢吗?”湘琴笑着问,“以后姐姐每天都给你带一颗,好不好?”
萌萌用力点头,小手紧紧攥住了湘琴的食指。湘琴的心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揪了一下——这双小小的手,本该用来抓玩具、握画笔,现在却连握紧东西都要费很大力气。她想起昨天在护士站查的资料,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会逐渐侵蚀神经,再过几年,萌萌可能连呼吸都要靠呼吸机维持,甚至会失去意识……
“袁护士。”身后传来脚步声,湘琴回头,看到直树拿着病历夹站在门口,眼底带着一丝疲惫,“该给萌萌做神经功能评估了。”
湘琴松开萌萌的手,帮孩子调整好姿势。直树走到病床边,拿出手电筒,轻轻拨开萌萌的眼皮检查瞳孔,动作比平时慢了半拍,连语气都放得极柔:“萌萌,看着叔叔的手,跟着动好不好?”
他举起手指,在萌萌眼前慢慢移动。孩子努力跟着手指转动眼球,可刚转了半圈,头就控制不住地晃了晃。直树的动作顿了顿,把手指收回来,在病历本上写下“眼球运动协调性较前下降”,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安静的监护室里格外清晰。
评估结束后,直树把湘琴叫到走廊。他靠在墙上,揉了揉眉心:“沈主任联系了国外的专家,他们正在研究一种新的靶向药,针对萌萌这种类型的遗传病,但还在临床试验阶段,效果和风险都不确定。”
“那萌萌的父母知道吗?”湘琴问。
“还没说。”直树的声音有些低沉,“我们需要先整理好所有资料,包括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比如肝肾功能损伤、神经毒性反应,让他们自己做决定。”
湘琴看着直树眼底的红血丝,知道他肯定又熬了夜。自从萌萌入院,他和沈主任就没好好休息过,白天查文献、开讨论会,晚上还要盯着萌萌的监护数据,生怕错过任何一点变化。
“你别太累了。”湘琴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薄荷糖,塞进直树嘴里,“萌萌需要你,我也需要你。”
直树含着糖,清甜的味道驱散了些许疲惫。他握住湘琴的手,指尖传来的温度让他心里安定了些:“我知道,会注意的。对了,江妈刚才打电话,说周末温泉山庄的房间已经订好了,让我们别因为工作耽误了。”
湘琴愣了一下,才想起之前约好的温泉之旅。这几天满脑子都是萌萌的病情,她差点忘了这件事:“可萌萌现在这个情况,我们走得开吗?”
“沈主任说他周末可以盯着,让我们放心去。”直树看着她,“你最近也很累,该好好休息一下。”
湘琴心里有些犹豫。她想陪直树去放松,可一想到萌萌躺在监护室里,她就放心不下。直树好像看穿了她的心思,轻轻捏了捏她的手:“我们就去两天,每天都会跟医院联系。萌萌有其他护士照顾,不会有事的。”
话虽这么说,湘琴还是等到周末出发前,才放心地把萌萌的护理注意事项跟同事交接清楚。她特意把萌萌喜欢的毛绒兔子交给同事,反复叮嘱:“她要是哭了,你就把兔子放在她手里,跟她讲小兔子找妈妈的故事,她会安静下来的。”
同事笑着点头:“放心吧袁护士,我们会照顾好萌萌的。你跟江医生好好玩,别总想着工作。”
坐上去温泉山庄的车,湘琴看着窗外倒退的风景,心里的石头才慢慢落地。直树握着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别想了,这两天我们只做两件事——泡温泉,吃好吃的。”
温泉山庄坐落在山脚下,院子里种满了樱花树,粉色的花瓣落在温泉池里,像撒了一层碎雪。湘琴泡在温热的池子里,舒服地叹了口气:“好久没这么放松了,感觉浑身的疲惫都被泡掉了。”
直树坐在她身边,手里拿着一杯果汁:“喜欢的话,以后我们经常来。”
“好啊。”湘琴靠在他肩上,看着天上的星星,“要是萌萌也能来就好了,她肯定会喜欢这里的樱花。”
直树沉默了几秒,轻轻拍了拍她的背:“等她好一点,我们带她来。”
湘琴知道这只是安慰——萌萌的病很难好转,可她还是愿意相信,总有一天,孩子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在樱花树下奔跑、欢笑。
第二天早上,湘琴刚醒,就接到了医院的电话。电话里,同事的声音带着焦急:“袁护士,不好了!萌萌刚才突然出现抽搐,血压也降下来了,江医生和沈主任已经在往回赶了,你要不要也回来?”
湘琴的心瞬间揪紧,连忙说:“我马上回去!”
挂了电话,她立刻起床收拾东西。直树已经穿好了衣服,手里拿着车钥匙:“别慌,我已经跟山庄退了房,我们现在就走。”
车子在山路上飞驰,湘琴看着窗外,心里满是自责。她不该离开医院的,要是她在,说不定能早点发现萌萌的异常。直树看出了她的心思,腾出一只手握住她的:“别自责,这不是你的错。萌萌的病情本来就不稳定,就算你在,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可湘琴还是忍不住掉眼泪。她想起萌萌攥着她手指时的温度,想起孩子吃到薄荷糖时的笑容,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两个小时后,车子终于赶到医院。湘琴和直树快步走向重症监护室,远远就看到萌萌的父母坐在走廊的椅子上,母亲哭得眼睛通红,父亲则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
沈主任从监护室里走出来,看到他们,松了口气:“你们来了。萌萌已经稳定下来了,刚才是电解质紊乱引起的抽搐,我们已经调整了补液方案。”
湘琴冲进监护室,看到萌萌躺在床上,眼睛闭着,呼吸比之前平稳了些。她走到病床边,轻轻握住孩子的手,小声说:“萌萌,姐姐回来了,你别怕。”
萌萌慢慢睁开眼睛,看到湘琴,嘴角微微动了动,像是在笑。湘琴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她知道,孩子还记得她。
直树和沈主任在办公室讨论后续治疗方案时,湘琴一直守在监护室里。她给萌萌擦了擦脸,又给她喂了点温水,轻声讲着故事。萌萌的精神好了些,偶尔会含糊地跟她互动,说一两个简单的字。
傍晚的时候,萌萌的母亲走进来,看到湘琴陪着孩子,眼里满是感激:“袁护士,真是麻烦你了。周末还让你跑回来,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阿姨,您别这么说。”湘琴笑着说,“萌萌很乖,跟她在一起,我也很开心。”
萌萌的母亲坐在病床边,看着孩子,轻声说:“其实昨天沈主任跟我们说了临床试验的事,我们还在犹豫。看到萌萌今天这个样子,我和她爸爸决定了,我们想试试那个靶向药。就算有风险,我们也不想放弃任何希望。”
湘琴心里一暖。她知道做出这个决定有多难,萌萌的父母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可他们为了孩子,还是选择了勇敢面对。
晚上,直树和沈主任根据萌萌的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用药方案,包括用药剂量、监测频率,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应对措施。直树把方案拿给萌萌的父母看,逐条解释清楚,确保他们完全了解风险。
“如果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比如发热、呕吐、皮疹,一定要立刻告诉我们。”直树的语气很严肃,“我们会随时调整方案,尽最大努力保证萌萌的安全。”
萌萌的父亲点点头,紧紧握住直树的手:“江医生,谢谢你。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们都不会后悔这个决定。”
直树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我们会一起努力。”
接下来的几天,湘琴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萌萌身上。她每天早上第一个到监护室,给孩子擦身体、喂饭、讲故事,下午则陪着萌萌做康复训练——虽然孩子的手脚还不能灵活活动,但湘琴还是会耐心地帮她活动关节,教她握小球、翻书页,哪怕每天只有一点点进步,她也觉得很开心。
直树和沈主任则每天盯着萌萌的用药反应,监测她的肝肾功能、神经功能,调整用药剂量。有一次,萌萌用药后出现了轻微的皮疹,直树连夜召开讨论会,调整了方案,直到皮疹消退,他才松了口气。
一周后,萌萌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她不仅能清晰地说出“姐姐”“叔叔”,还能自己握住小球,甚至能在湘琴的搀扶下,慢慢坐起来。监护仪上的各项指标也趋于稳定,连沈主任都忍不住感叹:“这孩子真是个奇迹,没想到靶向药的效果这么好。”
湘琴看着萌萌坐在床上,手里拿着小球玩耍,心里满是欣慰。她想起这几天的辛苦,想起萌萌父母的坚持,想起直树和沈主任的努力,忽然觉得,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这天下午,湘琴正在给萌萌讲故事,直树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他把盒子递给萌萌:“萌萌,这是叔叔给你的礼物,你打开看看。”
萌萌好奇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小兔子形状的音乐盒。她轻轻拧上发条,清脆的音乐响了起来,小兔子还会跟着音乐转动。萌萌开心地笑了,抱着音乐盒,大声说:“谢谢叔叔!”
直树看着孩子的笑容,眼底满是温柔:“喜欢就好。等你出院了,叔叔再给你买更好的礼物。”
湘琴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她知道,直树虽然看起来冷漠,但其实很喜欢孩子,只是不善于表达。萌萌的出现,让他变得更温柔、更有耐心了。
晚上,湘琴和直树一起回家。路上,湘琴靠在直树的肩膀上,轻声说:“直树,你说萌萌以后会不会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去幼儿园上学,去公园玩耍啊?”
直树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会的。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萌萌一定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湘琴点点头,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这条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她会一直陪着萌萌,陪着直树,一起走下去。
可就在萌萌的病情逐渐好转,大家都以为生活会慢慢变好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直树的老主任突然病重,需要立刻进行手术,而主刀医生,只能是直树。
这天早上,直树刚到医院,就接到了老主任家属的电话。电话里,老主任的儿子声音哽咽:“江医生,我爸突然昏迷了,ct显示是脑干出血,医生说需要立刻手术,只有你能做这个手术……”
直树的心里一沉。老主任是他的导师,也是他在医院里最尊敬的人。当年他刚进医院,什么都不懂,是老主任手把手教他做手术,教他怎么跟病人沟通,怎么做一个负责任的医生。现在老主任病重,他无论如何都要救他。
直树立刻赶到老主任所在的医院,看到老主任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呼吸微弱。神经外科的医生围在旁边,看到直树,连忙说:“江医生,你来了就好了。老主任的出血量很大,位置也很危险,只有你有把握做这个手术。”
直树点了点头,立刻开始制定手术方案。他翻看老主任的病历,发现老主任有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手术风险比他预想中还要高。但他没有犹豫,他知道,老主任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他不能让老主任失望。
湘琴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到医院。她看到直树坐在办公室里,眉头紧锁,手里拿着手术方案,脸色苍白。她走过去,轻轻握住他的手:“直树,别太担心,老主任一定会没事的。你要相信自己,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直树抬起头,看着湘琴,眼里满是疲惫:“老主任的情况很不好,手术风险很高。我怕……我怕我做不好。”
这是湘琴第一次看到直树露出这样的表情。在她眼里,直树永远是自信、从容的,好像没有什么能难倒他。可现在,他却因为担心老主任,变得不自信了。
“直树,你还记得吗?当年你第一次独立做开颅手术,也是老主任鼓励你,让你不要害怕。”湘琴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现在老主任需要你,你不能退缩。你是他最骄傲的学生,你一定能救他的。”
直树沉默了几秒,点了点头。他知道湘琴说得对,他不能退缩,他要为老主任,也为自己,拼一次。
手术定在下午两点。中午的时候,湘琴给直树带了午饭,看着他吃下去。她帮直树整理好手术服,轻声说:“我在外面等你,等你平安出来。”
直树握住她的手,用力点了点头:“好。”
下午两点,直树走进手术室。湘琴坐在手术室外的长椅上,心里默默祈祷着。她想起老主任平时对直树的照顾,想起老主任每次看到她,都会笑着说“湘琴啊,直树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照顾他”,心里就忍不住掉眼泪。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手术已经进行了六个小时。湘琴站起来,在走廊里来回走动,心里的担心越来越重。她不知道手术进行得怎么样,也不知道老主任能不能挺过来。
晚上八点,手术室外的红灯终于灭了。直树穿着手术服走出来,脸色苍白,眼底满是疲惫,却对着湘琴笑了笑:“手术成功了,老主任已经脱离危险了。”
湘琴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跑过去抱住他:“直树,你太棒了!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
直树回抱住她,声音有些沙哑:“是老主任自己很坚强,他挺过来了。”
老主任被推进重症监护室后,直树一直在旁边守着,直到老主任的生命体征稳定下来,他才离开。湘琴陪着他,看着他疲惫的样子,心里满是心疼:“你已经很久没休息了,我们回家好好睡一觉吧。”
直树点了点头,靠在湘琴的肩膀上,慢慢闭上了眼睛。湘琴扶着他,慢慢走出医院。夜色里,两人的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湘琴看着身边的直树,忽然觉得,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他们在一起,就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
第二天早上,直树和湘琴一起去医院看望老主任。老主任已经醒了,看到直树,笑着说:“臭小子,没想到你真的把我救回来了。”
直树走到病床边,握住老主任的手:“老师,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您,让您尽快康复。”
老主任点了点头,看向湘琴:“湘琴啊,谢谢你一直陪着直树。这孩子就是太要强,什么事都自己扛,以后你要多开导他,别让他太累了。”
湘琴笑着点头:“您放心,我会的。”
从医院出来,直树握住湘琴的手,轻声说:“湘琴,谢谢你。谢谢你一直陪着我,支持我。”
湘琴靠在他怀里,笑着说:“我们是夫妻啊,我不陪你,陪谁呢?”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明亮。湘琴看着直树的眼睛,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他们在一起
喜欢恶作剧之吻续写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恶作剧之吻续写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