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圈结束,第47圈即将重启。
安东尼缓缓驶入倒数第二个弯道,收拢车阵,让我们满心期待。
他会怎么做?何时发车?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他在两弯之间蛇形行驶,为轮胎升温,也让局势更添变数。
紧跟第二的宝马索伯的彼得?卡明斯基决定效仿,同样蛇形走位,但这正是美国人想要的:他猛踩油门,冲过直道,让波兰人措手不及,瞬间拉开差距。
客观而言,彼得反应不俗,但这对我而言是机会,我紧贴他的车尾冲过直道。
本可在一号弯发起进攻,但我知道时机未到,于是跟随他通过一、二号弯,在第二条直道上再度获得动力。
我试图诱使彼得切入内线,但波兰人坚决守住赛车线,于是我选择内线。
这位宝马索伯车手深知利害关系,明白内线刹车更为棘手,于是强势切入,迫使我放弃,守住位置。
我因此损失零点几秒,但用整圈重新建立优势,第48圈时,我再度追击波兰人。
这次我更有耐心,跟随他通过一、二、三号弯。
三号弯固然是超车点,但我拥有速度优势,因此选择持续施压,等待最佳时机。
我知道彼得是极具天赋的车手,拥有精湛的比赛技巧,常规超车难以奏效,因为他早已预判一切。
不,我需要耐心等待,另辟蹊径。
于是我跟随他通过三号弯(虽切入内线观察,只为填满他的后视镜,让他意识到我就在身后,迫使他更多关注后视镜而非前方赛道)。
F1既是驾驶技艺的较量,也是心理博弈。
这种压迫持续到四、五号弯(此处难以超车),六号弯时我再度观察。
六号弯并非理想超车点,更多是为了保持压力。
七、八、九、十号弯则省去试探,因为这些高速流畅弯道中,必须避免吸入过多尾流,前车湍流可能严重干扰空气动力学。
我紧跟宝马驶入十一 - 十二号复合弯。
此处近乎直道,借助前车尾流,我并排施压。
然而我知道,十三号弯并非最佳超车点,且宝马仍略占先机,因此预期他将保持领先。
但就在此时,一切骤变:我看到彼得左前胎锁死,径直冲出赛道(滑向逃生通道,需掉头重新加入,名次将大幅下滑),于是我切入弯道,准备夺取第二。
但事与愿违:彼得在某处恢复对轮胎的控制,以更宽路线切入弯道。
我看到他在弯心外侧驶过,半边车轮压上出口路肩,而我正沿赛车线冲向路肩,未预料到他能如此迅速恢复。
即便他恢复控制,也未料到他能在弯道中反超。
我试图转向避让,但为时已晚:我的前翼重重撞上他的右后胎,宝马左后胎猛撞护墙,左前胎紧随其后,而我因前翼破损、左前胎被碳纤维碎片扎破,向右失控漂移。
“不!我的赛车受损!严重受损!”我通过无线电呼叫,同时小心翼翼地驶过斯图尔特弯和普罗斯特弯,驶向维修区,紧跟着的汤米?科斯基宁和维克多?哈特曼相继超越。
我设法将赛车开入维修区,开启限速,耻辱地驶向我的维修站。
我曾位列第三,争夺第二,甚至领跑数圈,如今赛车被千斤顶举起,更换轮胎,鼻锥需彻底更换。
团队同时为赛车加油,准备最后阶段,但我已损失大量时间、领奖台席位和名次。
不过比赛仅剩十圈,我必须专注于减少损失。
“好的,我们现在处于第七位,第七位。勒克罗瓦在前方。你全天的速度都比他快,超越他。”当我驶出维修区,顺利通过前两个弯道,加速冲向第二条直道时,马尔梅迪回应道。
马尔梅迪一直让我保持专注和动力,完全按照我期望的方式激励着我。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当一辆F1赛车遭遇碰撞后,它就再也无法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你可以更换前翼、新轮胎,但新前翼永远无法与整个周末精心调校的旧部件完全匹配,而且前翼碎裂意味着碳纤维碎片很可能也会损坏导流板和底板。
因此,赛车或许仍然有速度,损伤或许看似微不足道,但驾驶体验已经截然不同。
这使得车手很难再像以前那样充满自信,也很难再保持同样的激进驾驶风格,而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让车手很难从当前的困境中完全恢复过来。
就我而言,虽然我的速度仍然比勒克罗瓦快,而且正在逼近那辆红牛二队的赛车,但我已经无法达到领跑集团的速度了,所以我重返领奖台的机会已经完全消失了。
事后看来,旁观者很容易说我不应该那样切入弯道:我本应该依靠卡明斯基在那个弯道中已经陷入不利境地的事实,稍后再超越他,但是在那个瞬间,我真的认为他的锁死比实际情况更严重,认为他肯定会驶离赛道。
不过,关于那次超车的讨论已经足够了,我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一次超越上。
第50圈时,我落后勒克罗瓦4秒,到第51圈时,差距缩小到略超过3秒——我在单圈内追回了0.9秒。
第52圈时差距为3.4秒,第53圈时2.9秒,然后第54圈1.5秒。
差距再次大幅缩小,但这一次,这并不是我的功劳,事实上,更多的是因为勒克罗瓦的赛车行驶得非常缓慢。
在第55圈时,我明白了原因,因为我看到那辆红牛二队的赛车因引擎冒烟而驶离赛道,显然是遭遇了机械故障。
这是一个短暂的快乐时刻,因为这次故障让我升至第六位,但这也是我在那场比赛中最后一个可以庆祝的事情了。
前五名已经遥遥领先,而我的赛车也不再有足够的速度。
我甚至被套了一圈,这意味着在这场58圈的比赛中,我只完成了57圈,并且在比赛结束时成为最后一辆仍在运行的赛车。
2008年澳大利亚大奖赛的积分结果如下:
1. 安东尼?哈里森 - 美国 - 迈凯伦 - 梅赛德斯 - 10 分
2. 维克多?哈特曼 - 德国 - 宝马索伯 - 8 分
3. 汤米?科斯基宁 - 芬兰 - 威廉姆斯 - 丰田 - 6 分
4. 费利佩?阿尔瓦雷斯 - 西班牙 - 雷诺 - 5 分
5. 尤里?卡萨莱宁 - 芬兰 - 迈凯伦 - 梅赛德斯 - 4 分
6. 张骋 – 中国 - 威廉姆斯 - 丰田 - 3 分
7. 马克西米利安?勒克罗瓦 - 法国 - 红牛二队 - 2 分
8. 马蒂?哈马莱宁 - 芬兰 - 法拉利 - 1 分
安东尼?哈里森和迈凯伦借此登上双料榜首,车队强势反弹;法拉利则经历噩梦般的一天,仅有一辆赛车勉强积分。威廉姆斯再次实现双车积分完赛。
汤米在F1第三个赛季斩获首个领奖台,勒克罗瓦和哈马莱宁虽退赛但因完成90%赛程而保留名次。
最终仅有6辆赛车冲线,8辆赛车获得正式成绩,堪称史上最混乱的赛季揭幕战。
我固然沮丧于从领奖台跌至积分末尾,尤其目睹队友取而代之站上颁奖台,但相较其他退赛车手,我已经算幸运的了。
正因如此,当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我并未过分消沉。
“张骋,对你来说这是一场跌宕起伏的比赛,你能给我们讲一讲吗?”bbc记者凯瑟琳?西蒙斯问道。
“嗯……显然我希望能保住那个领奖台,我也很抱歉彼得不得不退赛,但最终我很高兴能为车队获得积分。车队获得了一个领奖台和双车积分完赛,这让我们现在暂列车队积分榜第二位。当迈凯伦是唯一另一支双车都获得积分的车队时,你真的不能对第六名的成绩太失望。赛季还有很长,嗯,希望我的机会稍后会到来。”我回答说,试图保持积极的态度。
迈凯伦在这场比赛中获得了14分,我们得了9分,宝马索伯得了8分,雷诺得了5分。
考虑到其他每支车队都有可以抱怨的事情,我们必须对此保持积极态度:即使是迈凯伦,也有理由感到沮丧,因为尤里?卡萨莱宁从第三位起步,而排位赛第二位的赛车却退赛了。这意味着迈凯伦本应该庆祝冠亚军包揽,但事实上,这位芬兰人落后于一辆宝马索伯、一辆威廉姆斯和一辆雷诺。
对于这位备受好评的芬兰新秀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处子秀,但希望在漫长的赛季中他能反弹。
喜欢F1之飞驰人生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F1之飞驰人生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