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更深,万籁俱寂。但在盛世集团的数据核心与顶层决策层,一场无声的战役正接近尾声。
陆寒州平板电脑屏幕上,来自It安全主管沈经理的报告,如同一份冰冷的判决书,条分缕析地陈列着苏晴与其助理Amy的罪证。他没有立刻动作,而是如同最谨慎的猎手,在发起最终一击前,再次审视着这份至关重要的“弹药”。
他的目光如扫描仪般,再次掠过那些关键信息:
· 动机与授意: 虽然没有苏晴直接下令篡改数据的录音,但前天下午Amy提升权限前接听的、来自苏晴办公室的内线电话记录,与苏晴在今天下午亲自将存有伪造数据的U盘交给林晓晓的监控画面,形成了强烈且合理的因果链条。尤其是在林晓晓拿到U盘后不久,Amy立刻执行了锁定数据权限的操作,时间点衔接得天衣无缝,这绝非巧合。在陆寒州看来,这已是足够清晰的指向。
· 执行过程: Amy账户的操作日志,精确到了毫秒。从提升权限,到定位具体文件,再到对“付费意愿度”、“互动深度偏好”等几个核心字段数值进行系统性的、单向的(调高)修改,最后导出至特定U盘并锁死权限。整个过程逻辑清晰,动作干净利落,显然是经过事先计划和熟练操作的。数据比对工具生成的差异报告,用醒目的红色高亮,标注了每一个被恶意篡改的数字,触目惊心。
· 阻碍核查: 林晓晓账户今晚多次尝试访问被拒的记录,与Amy下午设置的权限屏障时间完全对应,直接证明了苏晴方面阻碍真相被发现的意图。
· 原始真相: 系统自动备份的原始数据文件已被沈经理团队成功恢复并隔离保护。那份数据显示出的用户付费意愿度在63%左右波动,互动深度偏好呈合理的多样化分布,与林晓晓凭借常识和行业报告产生的疑点完全吻合,也彻底粉碎了苏晴提供的“完美数据”的虚假外衣。
陆寒州修长的手指划过屏幕上Amy操作记录的Ip地址——[公司内网,市场部区域]。他眼神微冷,对沈经理下达了补充指令:
“核查该Ip地址在操作时间段内对应的具体物理终端,确认是Amy的常用办公设备。”
“已确认,陆总。”沈经理的回复几乎瞬间传来,附带了一张网络拓扑定位截图,“Ip与mAc地址绑定确认,正是助理Amy的注册办公电脑终端。”
铁证如山。
每一个环节都被电子印记牢牢锁定,形成了一条无可辩驳的证据链。苏晴和Amy,就像在透明玻璃缸中起舞的小丑,她们的一举一动,都被无形的监控系统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陆寒州关掉了报告界面,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办公室内只剩下他平稳的呼吸声。他没有丝毫得知真相后的快意,只有一种冰冷的、对内部腐败和愚蠢行为的厌恶。
苏晴,一个资深总监,为了排除异己,竟不惜损害公司核心项目的利益,动用如此下作的手段。其心可诛,其行可鄙。
他不需要再去推测苏晴更深层的动机——是因为之前当众驳斥让她怀恨在心?是因为察觉到他对林晓晓的特别关注而心生嫉妒?还是单纯无法容忍一个基层员工挑战她的权威?无论哪种,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她越过了底线。
而林晓晓……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层层楼板,落在了那个此刻可能还在楼下,被绝望和无力感笼罩的纤细身影上。她能凭借自己的敏锐发现数据异常,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持逻辑推演到最后,这份潜藏的坚韧和职业素养,让他心底某处微微动了一下。
但她终究还是太年轻,缺乏应对这种赤裸恶意的手段和经验。若非他有这无法言说的“能力”,此刻的她,恐怕真的只能成为苏晴权术下的牺牲品。
想到这里,陆寒州眼中最后一丝温度也消失了。
他再次拿起内部电话,这次直接接通了法务部负责人的家电。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情况(隐去了读心术的部分,只说是接到匿名举报并经It核查证实),要求法务部立刻介入,准备相关法律文件,重点在于“故意提供虚假商业数据,意图损害公司重大利益”以及“滥用职权,妨碍公司正常运营”。
同时,他让人力资源总监保持待命。
最后,他再次确认了明天上午八点半的紧急会议通知已下发至所有相关人员。
一切安排就绪。
陆寒州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城市的霓虹依旧,但东方的天际线已隐隐透出一丝极淡的灰白,预示着黎明将至。
证据已经牢牢锁定,如同上了膛的子弹。
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悄然撒下,只待天亮收网。
苏晴或许还在做着美梦,以为自己的计划万无一失。
Amy可能还在庆幸,以为自己的操作神不知鬼不觉。
她们永远不会知道,她们所有的行动,在某个开挂般的“监听”能力面前,早已无所遁形。而她们即将面对的,将是陆寒州毫不留情的、碾压式的清算。
喜欢我的摸鱼心声被顶头上司听见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的摸鱼心声被顶头上司听见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