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墨的意识在雾气中稳定下来。他站在一片荒石坡上,四周寂静,远处有山影起伏。他的身体是虚的,由世界树能量模拟而成,但感觉真实。他低头看自己的手,那枚金属薄片还贴在左腕,表面纹路微亮,持续释放着稳定信号。
他没有动。他知道现在不是适应环境的时候,而是要立刻开始工作。
他闭眼,启动意识锚定器。识海中浮现一个三维模型,像电路图一样展开。这是他为自己设计的思维框架,用来隔离修仙界的法则干扰,保留逻辑推演能力。他把刚才进入时感受到的空间波动记录下来,输入模型,开始分析。
这里的规则和现实不同。灵气不是能量,更像是一种可被结构调控的信息流。阵法就是信息网络,符纹是节点,灵力运行有路径、有延迟、有衰减。这些都可以量化。
他睁开眼,从怀中取出一块低阶符石。这是他在坊市用几枚铜钱换来的,最基础的聚灵材料。他用手指摩挲表面刻痕,感受其中灵流走向。然后他将符石放在地上,用指甲在泥土上画出等效回路图。
第一步完成:建立测量基准。
接下来几天,他混入几场小型斗法。一次是在集市外,两名散修因争地盘布下简易锁气阵;另一次是宗门弟子清剿野修,用了三才伏魔阵。他躲在人群后,不动声色,用锚定器记录每一次阵法启动时的能量波形、节点响应时间、崩溃临界点。
十一次战斗,数据积累完毕。
他在山洞里盘坐,调出所有记录,对比分析。发现三种基础阵型——聚灵、引煞、锁魂——都有共同规律:主阵眼与地脉连接越深,稳定性越高;副阵越多,反而越容易因共振失衡而自毁。
这个结论让他眼睛一亮。
如果两座阵法频率接近,会不会互相影响?如果人为制造一个反向震荡,是不是能触发连锁崩解?
他在识海中建模测试。设定一座九宫迷踪阵为防御目标,再构建一个微型阵列,调整输出频率,逐步逼近主阵谐振点。模拟结果显示,当频率差小于0.3赫兹时,主阵能量波动剧烈,最终引发节点过载。
“共振破阵”假说成立。
他立刻着手准备实战验证。
第三天清晨,警报响起。一群结丹期修士带队围剿散修据点,封锁山谷入口,布下“九宫迷踪阵”。八门错位,杀机暗藏,被困者无法突围。
秦墨正在谷内。他本想观察阵法运作过程,没想到自己也被卷了进来。
情况紧急。对方有五人,全是结丹修为,手持法器,阵法一旦启动,所有人必死无疑。
他靠在岩壁边,迅速扫描周围。八门方位已成,地脉连接点分布在四角与中心。主阵眼藏于西北乾位,埋在一块巨石下,与东南巽位的副阵形成双频耦合结构。
机会来了。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七块符石,按Lc谐振原理重新排列。两块作电容模拟,三块串联成线圈结构,剩下两块作为导引节点。他在地上快速布设,动作干脆,不带一丝犹豫。
阵列成型。
他深吸一口气,将自身作为导体接入系统。灵力从脚底涌入,经四肢流向阵列。他控制输出频率,缓慢逼近主阵的谐振值。
一秒,两秒。
主阵光芒忽然闪烁了一下。
他继续加压。
第三秒,副阵先撑不住了。一道裂痕从东南角蔓延开来,灵光炸裂,像是玻璃被敲出细纹。
紧接着,主阵剧烈震动。西北巨石轰然碎裂,阵眼暴露。
整座大阵开始崩塌。八门扭曲,空间错乱,原本隐藏的杀阵失去控制,反向引爆。两名敌方修士被余波掀飞,撞在山壁上吐血不止。
被困散修趁机冲出,四散逃亡。
秦墨收起符石,迅速退到山林深处。他靠在一棵树下喘息,额头出汗。刚才那一击耗尽了他的灵力储备,意识也有轻微震荡,但锚定器还在运转,思维清晰。
他知道,自己成功了。
消息传得很快。有人亲眼看到阵法是从内部瓦解的,不像外力破坏,更像是某种技巧性破解。更有细心者注意到,事发前有个穿灰袍的散修在地上摆弄石头。
当晚,三人找上门来。
他们都是幸存散修,领头的是个中年男子,脸上有疤,说话直接:“是你破的阵?”
秦墨没否认。他说:“我试了一个想法。”
那人盯着他看了很久,问:“什么想法?”
秦墨从怀里拿出一张粗糙纸片,上面画着五行逆推图。这是他简化后的理论模型,去掉了所有现代术语,只保留基本结构和运行逻辑。
“你看这个。”他说,“这不是符箓,也不是秘术,是一种规律。只要找到阵眼频率,就能用反向震荡让它崩溃。”
中年人接过图纸,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旁边一人突然说:“这……有点像老祖留下的‘破军诀’残篇。”
“不一样。”秦墨摇头,“那是靠蛮力强破。我是让它自己坏掉。”
三人沉默。
最后,疤脸男说:“你救了我们。现在外面都在查是谁干的。那些人不会放过你。”
“我知道。”秦墨点头。
“那你跟我们走。我们有个隐蔽据点,可以藏人。”
秦墨想了想,答应了。
第二天,他把自己总结的“残阵重构法”交给这群散修,作为交换条件:提供情报支持,帮他收集更多阵法案例。
对方同意。
第三天,消息扩散。不止这一处据点,周边几个散修团体都派人前来打听。有人带来破损的阵盘,请他分析失效原因;有人描述曾见过的大型杀阵,请他推演破解方式。
秦墨一一解答。他不用玄语,不说心法,只讲结构、讲连接、讲频率匹配。听得懂的人越来越多。
第五天,一名身穿青袍的老者来访。他是附近小门派的长老,专修阵法三十年。
他带来一座废弃的困龙阵模型,摆在桌上:“你说你能破?那就现场演示。”
秦墨看了看模型,又看了眼对方眼神,知道这是考验。
他拿起三块废符石,在桌上重新排布,接入模型边缘节点,调整输出节奏。三十秒后,模型核心发出嗡鸣,接着咔的一声,内部连接断裂。
老者脸色变了。
“你怎么做到的?”
“我没有破它。”秦墨说,“我只是让它的两个子阵产生共振,它们自己断了。”
老者盯着他很久,终于开口:“我要把你推荐给‘天工阁’。”
秦墨摇头:“我不去。”
“为什么?”
“我现在不能暴露身份。而且……”他顿了顿,“我的方法和你们不一样。我不想被当成工具。”
老者走后,气氛变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找他,称呼从“那个灰袍人”变成了“秦先生”。
他在山洞里搭了个简易平台,用符石拼出微型阵列模型,不断推演更复杂的组合变化。锚定器始终贴在手腕,纹路温度略有升高,说明世界树仍在同步记录他的研究成果。
他知道楚玄会看到这一切。
他也知道,总有一天要回去。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更多的验证,更多的突破。
他坐在石台前,手指划过符石阵列,调整其中一个节点的角度。模型微微发亮,显示出新的能量流向。
就在这时,洞口传来脚步声。
他抬头,看见疤脸男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张烫金请帖。
“北域三大宗门联合发布‘论阵大会’。”男人说,“邀请你出席。”
秦墨没接。
“我说了,我不去。”
“可帖子上写的是——”男人低声,“‘特邀破阵奇才秦墨先生莅临指导’。”
秦墨的手停在半空。
喜欢重生之鸿蒙世界树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之鸿蒙世界树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