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回信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柴桑。等待孙策反应的日子,每一刻都显得格外漫长。
你并未消极等待,而是更加勤勉地整顿军务,督造器械,操练士卒,将石滩大营打造得固若金汤,以实际行动向柴桑展示你“稳守”的决心与能力。
数日后,孙策的回信抵达。信中的语气依旧热情,但明显采纳了你的建议,同意暂缓大规模北伐,转为“巩固现有战果,伺机歼敌”。
他在信末再次强调了对你的信任,并让你“全权处置江北事宜”。显然,你那封逻辑严密、全然为江东考量的回信,成功说服了他,也暂时平息了朝中可能因战略转向而产生的议论。
你心中稍定,第一步算是稳住了。
然而,外部压力稍减,内部的暗流却愈发汹涌。你拒绝北伐,虽有其充分理由,但在一些渴望军功的少壮派将领及部分被江东本土势力影响的中下层军官眼中,难免被视为“保守”甚至“怯战”。
加之你客卿身份、骤升高位,本就易招嫉恨,一时间,营中关于你“拥兵自重”、“不思进取”的流言蜚语,竟有死灰复燃之势。
这一日,军中例行操演,你亲临校场观看。周泰麾下一名以勇猛着称的司马,在演练中故意违抗你之前定下的新式合击阵令,率本部兵马贸然突进,虽个人勇武表现抢眼,却打乱了整个战阵的协调,若非对阵一方留手,几乎酿成伤亡事故。
校场之上,万众瞩目。那司马被带到你面前,虽单膝跪地,脸上却无多少悔意,反而带着一丝桀骜。
无数道目光聚焦在你身上,有担忧,有观望,更有等着看你如何处置的挑衅。
你知道,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违令,这是一次试探,一次对你权威的公然挑战。若处置不当,军心必乱。
蒋钦、周泰面色铁青,正要呵斥,你却抬手制止了他们。你缓缓走到那司马面前,目光平静无波,声音却清晰地传遍整个校场:“张司马勇猛可嘉,单骑突阵,斩将夺旗,或可扬个人之威。”
你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冷冽如冰:“然,军阵之道,在于万众一心,如臂使指!你为一己之勇,置全军阵型于不顾,视同袍安危为无物!此风若长,今日校场可乱阵型,他日战场便可乱全军!届时,多少将士要因你之鲁莽枉送性命?!”
那司马在你冰冷的注视下,额头渐渐渗出冷汗,脸上的桀骜之色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慌乱。
你不再看他,目光扫过全场肃立的将士,朗声道:“石滩大营,非一人之营,乃万千江东儿郎托付性命之所!军令既下,便是铁律!无论何人,无论何功,违令者,必依军法严惩不贷!”
你猛地抽出孙策所赐“断水”剑,剑锋指向军法官:“依律,战时违抗军令,扰乱阵型,该当何罪?”
军法官肃然应答:“禀将军,当斩!”
“念其初犯,且于校场未酿大祸,”你声音沉冷,“革去司马之职,杖责八十,编入前锋死士营,戴罪立功!其直属上官,督管不严,同领杖责二十!执行!”
命令一下,全场寂然。唯有军棍落在肉体上的沉闷声响,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头。那司马被当众行刑,惨叫声声,之前所有的不服与挑衅,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
行刑完毕,你再次开口,声音缓和了些许,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诸位!我陈鹤月受吴侯重托,镇守于此,所求者,非个人之功名,乃全军之存续,江东之安危!望诸君谨记,军法无情,亦是为了保全最多数袍泽的性命!从今而后,令行禁止,勠力同心,方不负吴侯厚望,不负我等江东男儿热血!”
一番恩威并施,一场风波被你以铁腕平息。经此一事,营中那些暗中的流言蜚语顿时销声匿迹,你的军令更加畅通无阻,威望不降反升。蒋钦、周泰看向你的目光中,除了原有的信服,更多了几分由衷的敬佩。
夜色降临,你疲惫地回到大帐。今日校场立威,看似果断,实则耗费了你大量心神。你深知,内部的人心掌控,有时比面对外部的明枪暗箭更为耗力。
案头烛火摇曳,映照着空荡的营帐。你忽然有些想念周瑜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却又总是带着温和回护的眼眸。若他在,或许能更早察觉这内部的不稳,或许……
你摇了摇头,驱散这软弱的念头。既已选择独行,便需有独当一面的觉悟。
就在你准备歇息时,亲卫送来了通过赤崖渡渠道辗转送达的最新密信——来自伊籍。
你迅速拆开,信中的内容让你瞬间睡意全无,心直往下沉。伊籍告知,他虽尽力周旋,但刘表依旧犹豫不决,并未采纳立刻出兵或大规模援助刘备的建议。
更糟糕的是,据荆州可靠消息,曹操已派遣使者秘密抵达襄阳,正向刘表施加巨大压力,要求其要么明确表态支持曹操,要么至少保持中立,断绝与刘备的任何往来,否则将视荆州为敌!
局势急转直下!刘表本就优柔,在曹操的直接威逼下,很可能选择妥协!一旦荆州这条路被彻底堵死,新野城将真正成为孤城,外无援军,内无粮草,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伊籍在信末语气沉重地写道:“景升公态度暧昧,恐非吉兆。曹使咄咄逼人,新野城危如累卵。盼君早图良策,迟恐生变。”
握着这封沉甸甸的密信,你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力。你之前所有的努力——稳固石滩、拒绝北伐、内部立威——在这一刻,似乎都变得渺小起来。真正的危机,来自更高层面的博弈,来自曹操那毫不留情的战略挤压。
荆襄的警报已然拉响,新野城的生死,仿佛系于一线。你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否则,一切将无可挽回。
喜欢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