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酒店套房,在决定前往北极后,迅速变成了一个极地装备博览会现场。四位大佬仿佛开启了“氪金”模式,各显神通,试图用最顶级的装备将徐莹洁武装到牙齿,顺便(主要)碾压其他三位竞争对手。
陆璟琛的团队送来了几个印着低调LoGo的航空箱。打开一看,里面是整套银灰色的、据说采用了宇航服同款隔热和生命维持技术的防寒服,轻薄如常服却能抵御零下六十度低温,还内置了体征监测和卫星定位系统。配套的靴子可以根据脚温自动调节,头盔自带AR显示和空气过滤功能。“这是与NASA有合作关系的实验室最新产品,尚未量产。”安娜平静地介绍,仿佛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顾夜的装备则充满了明星的浮夸与实用主义结合。他弄来了某顶级户外品牌量身定制的荧光粉、蒂芙尼蓝等多种骚气颜色的防寒服(声称在雪地里显眼易于救援),以及一套据说是好莱坞特效团队研发的、能持续发热12小时的便携内衣。更离谱的是,他还准备了一整套“极地美妆包”,里面有防冻睫毛膏、不结冰润唇膏和能在低温下保持色泽的腮红。“我们洁哥就算在北极也要做最美的崽!”顾夜理直气壮。
韩阳的装备最具文化底蕴。他带来的防寒服外观是素雅的月白色,材质却是一种混入了特殊陶瓷纤维和天然草药提取物的高科技面料,据说能自行产生远红外线保暖,还能安神醒脑。他还准备了用百年老参和烈酒泡制的御寒药酒,以及几块触手温润、据说来自昆仑山的暖玉挂件。“寒邪侵体,非寻常衣物可御。此乃内外兼修之法。”韩阳淡然道。
秦屿的风格最硬核。他直接搞来了某国特种部队的极地作战服套装,迷彩涂装,厚重扎实,功能纯粹为生存设计。除此之外,还有军用级别的雪地摩托、便携式燃油取暖炉、单兵生存包(内含鱼线、火柴、压缩饼干等),甚至还有两把信号枪。“花里胡哨的顶个屁用,关键时刻这些才是保命的!”秦屿看着另外三人那些“华而不实”的装备,不屑地撇嘴。
徐莹洁看着房间里堆积如山的、风格迥异的极地装备,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她感觉自己不是去参加科研项目,而是要去主演一部集合了科幻、时尚、玄学和军事元素的超级大制作电影。
“那个……我用我们团队统一采购的专业级防寒服就行……”徐莹洁试图挣扎。
“不行!”四人异口同声地反对。
最终,在徐莹洁的强烈要求和阿哲(顾夜代表)“颜色太跳影响团队整体形象”、陈先生(韩阳代表)“过于刚猛有失中和”、安娜(陆璟琛代表)“需考虑装备兼容性与统一后勤保障”、以及飞影(秦屿代表)“迷彩在雪地反光太显眼不利于隐蔽”(?)的互相拆台下,四位大佬勉强同意徐莹洁使用团队统一的基础装备,但他们坚持让她带上各自准备的“核心辅助物品”:
陆璟琛的AR头盔和体征监测仪(便于远程监控她的状态)。
顾夜的自发热内衣和润唇膏(“这个必须带!不然脸会裂!”)。
韩阳的暖玉挂件和一小瓶御寒药酒(“危急时含服一口”)。
秦屿的信号枪和一把多功能军刀(“藏好,别让人看见”)。
徐莹洁看着塞满自己行李箱的这些“关爱”,感觉自己像个移动的杂货铺。
出发当日,机场的场面更加壮观。除了“不卷宇宙”的核心团队和四位大佬及其随行人员外,还多了十几箱各种各样的特殊装备,需要单独托运和报关,引得机场工作人员侧目不已。
经过漫长的、辗转的飞行(先是国际航班,然后是小型螺旋桨飞机),当飞机最终降落在斯瓦尔巴群岛那个被冰雪覆盖的小型机场时,所有人都被窗外的景象震撼了。
一望无际的白色冰原,巍峨的冰川,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的蓝天,空气冷冽而清新。一座充满未来感、线条流畅的银白色建筑群,如同外星基地般,矗立在冰原之上,那就是“北极星”科研站。
凌穿着一身专业的黑色防寒服,早已带着几名研究人员等在舷梯下。他看到徐莹洁一行人,以及他们身后那庞大得离谱的行李队伍,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但还是保持了得体的微笑。
“欢迎来到世界的尽头,徐小姐,以及……各位。”他的目光在四位全副武装、眼神警惕的大佬身上扫过,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希望这里的纯净,能洗去诸位从俗世带来的……过多牵挂。”
北极的第一站,就在这种极致的美景和微妙的对峙中开始了。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同时攻略五男神,我成了全网公敌》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同时攻略五男神,我成了全网公敌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同时攻略五男神,我成了全网公敌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