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的许都,暑气已然升腾。
风中多了几分燥热,柳絮早已落尽,唯有聒噪的蝉鸣,预示着盛夏的来临。
司空府的后院,演武场。
一杆通体乌黑的铁枪,在林阳手中仿佛化作了一条活过来的黑龙,不断翻飞,破风声呜呜作响。
枪尖一颤,寒芒炸裂,“啪”的一声脆响,墙角种着的柳树猛地一晃,几片叶子还没落地就被枪风卷成了碎屑。
林阳呼出一口浊气,手腕一抖,铁枪贴着脊背稳稳收住。
自从上次送走孟良郭睿,顺带把徐庶这位“大才”打包推销出去后,系统大概是觉得他“举贤不避亲,甩锅第一名”的行为深得咸鱼三昧,又奖励了一个名为【戈矛林立】的技能。
林阳研究了半天,才搞明白。
这玩意儿,跟之前的【百步穿杨】一样,是个被动技能。
一旦拿起长柄兵器,什么枪、戟,瞬间就融会贯通,如同浸淫了数十年的沙场老将。
他体内那股子无处安放的精力,总算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哈!”
林阳一声低喝,手腕再次猛地一抖,枪杆在他掌心划出一个玄奥的弧线,枪尖在地面上“铮”的一声,点出一圈细密的火星。
收枪而立。
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浸湿了鬓角,胸膛微微起伏,一股酣畅淋漓的快意传遍四肢百骸。
“不错,不错,以后万一要是跟人动手,就不用光靠弓箭了。”
“家主,擦擦汗。”
下人递来布巾,眼神里满是敬畏。
自家这位,平日里看着懒散,这些日子舞枪弄棒起来竟如此吓人。
林阳满意地点点头,随手将那杆分量不轻的铁枪扔给一旁的下人。
虽然他压根没想过要上战场跟人拼命,但多一项保命的本事,总归是好的。
毕竟,躺平也是需要安全感的。
略微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林阳觉得不太痛快。
他赤着膊,走到院中的井边,干脆拎起一桶刚打上来的井水,从头顶“哗啦”一下浇了下去。
冰凉的井水激得他一个哆嗦,浑身的暑气和疲惫一扫而空。
林阳甩了甩头发上的水珠,下人拿来衣物,为他擦干水气换上。
林阳回到廊下的躺椅上,惬意地伸了个懒腰,下人早已将熬制的酸梅汤和一碟子精致的果脯端了上来。
这日子,才叫生活。
快一个月了。
自从孟良和郭睿那两个家伙又兴冲冲地跑去官渡前线,他的耳根子总算清净了不少。
临走前,那两人还特地跑来通传,说是他提议的水泥之法,已经由那个叫马钧的少年,在中牟热火朝天地搞起来。
据说,第一批加急烧制的水泥和开采的毛石,已经送往官渡大营,准备修筑一段实验性的“自重之墙”。
林阳抿了口酸梅汤,心里也有些嘀咕。
也不知道马钧那小子,能不能顶住压力,把自己教他的那些法子,原原本本地复制出来。
那可都是经过后世千锤百炼的成熟工艺,只要照做,效果绝对是杠杠的。
希望别出什么岔子。
毕竟,官渡那边的墙修得越结实,袁绍那头铁的家伙撞得头破血流的概率就越大,自己这安稳日子才能过得越长久。
至于徐庶,倒是在被曹老板接走的第二天就托人送了信来。
信上说,汝南那边出了点乱子,他要陪同关云长关将军,一同前往平叛。
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终于能学以致用大展拳脚的兴奋。
再就是十天前,孟良派人送东西过来的时候也提了一嘴,说汝南捷报已至,关羽和徐庶二人干净利落地解了满宠之围。
只是那黄巾余孽刘辟狡猾的很,提前带着心腹钻进了深山老林。
关二爷那性子,哪里肯放过,正带着人满山遍野地搜捕,所以暂时还没回来。
林阳对此倒是不怎么担心。
开玩笑,关羽加徐庶,一个顶级武将,一个顶级谋士,这组合去打一个黄巾余孽,那不是降维打击吗?
估计也就是时间问题。
他现在关心的,是另一件“大事”。
林阳从躺椅旁的小几上,拿起一卷写了一半的绢帛。
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名士录》。
这一个月闲得发慌,他打算给孟良这个“曹营猎头”再送份大礼。
毕竟帮孟良就是帮曹老板,帮曹老板多找点能人,把他的家底夯实了,那自己的日子才过的安稳。
绢帛展开,墨迹已干。
上面已经写下了几个名字。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评语:卧龙之智,冠绝天下;躬耕陇亩,心怀霸业。善谋全局,能安社稷,堪为宰辅。”
林阳看着这个名字,满意地点了点头。
虽然说这尊大神不见得会投靠曹老板,但是多关注关注总归不是错。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评语:凤雏之智,不亚卧龙;其貌朴钝,胸藏锦绣。善筹奇策,堪为军师。”
这个也得安排上。
他继续往下。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评语:雄勇之姿,勇冠三军;性矜高,善统锐卒。长于攻坚,敢出奇兵,可为大将。”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评语:子龙一身是胆,勇毅谦和;银枪破阵,护主保民。忠勇无双,治军严整,可为爪牙心腹。”
林阳的目光在绢帛上扫过,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
除了这几个顶级文臣武将的,他还写了一些二线的,比如蒋琬、费祎、董允这些蜀汉后期的骨干。
不管年纪是不是合适,反正一勺烩了,让孟良自己去头疼怎么挖人吧。
自己的任务,就是提供一份名单。
林阳让下人拿来笔墨,提笔悬腕,正要继续往下罗列,笔尖却突然顿住了。
一滴墨汁顺着笔锋滑落,“啪”地滴在绢帛上,晕开一团黑渍。
不对。
还有个人。
一个现在提出来有点早,但关键时刻能救命的人。
林阳眉头皱了起来,把笔搁在笔架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躺椅扶手。
官渡之战,真正的一锤定音,不是水泥墙,也不是关羽斩颜良,而是乌巢。
火烧乌巢,断了袁绍的粮道,才彻底把袁绍打崩。
而献计烧乌巢的,是许攸。
那个贪财狂妄,却对袁绍知根知底的许攸。
虽然自己已经在沙盘中给了孟良提点,但是时候未到,谁能保证到时候又有什么变数?
谁知道许攸还会不会被郭图等人针对?
谁知道许攸还会不会舍了根本跑去投靠曹操?
而且,历史已经改了,谁知道袁绍会不会把粮草囤在官渡!?
罢了罢了,写上再说!
许攸要是来投了,这样就算粮草换了位置囤放,也会有他报信,曹操便会多上几分胜算!
万一不来投?
林阳拿起笔,咬着笔杆,心里动了心思。
实在不行,那就设上一局,让这许攸不得不来投!
喜欢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