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警事:1950

猫不吃狼狗

首页 >> 沪上警事:1950 >> 沪上警事:1950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神级熊孩子系统重生之我为书狂时光不如你美末世养娃手札重生之闷声发财海贼之苟到大将戒伴而生重生之娇女种田神级强者在都市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沪上警事:1950 猫不吃狼狗 - 沪上警事:1950全文阅读 - 沪上警事:1950txt下载 - 沪上警事:1950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49章 无声的功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摧毁敌特破坏军列的阴谋,擒获潜伏至铁路系统内部的“老K”崔明哲,无疑是一场振奋人心的重大胜利。专案组受到了上级的通令嘉奖,李振邦的名字也再次被提及。然而,与以往不同,这次庆功会的气氛在短暂的振奋后,很快又被一种更深沉的紧迫感所取代。

前线战事正酣,第五次战役的惨烈消息通过内部通报和零星的战地记者报道,断断续续地传回后方。伤亡数字不再是冰冷的统计,因为每一个数字背后,都可能关联着李振邦在雨中广场上见过的某张年轻面孔,某位在街头翘首以盼的母亲。胜利的代价是如此沉重,使得后方的每一次呼吸,都仿佛与硝烟弥漫的战场紧密相连。

侦查科的工作重心,也随之调整。除了继续严厉打击敌特破坏和各类影响社会稳定的刑事案件,一项新的、更为繁重且充满情感冲击的任务压了下来——协助民政部门,做好志愿军烈属、伤残军人的优抚和稳定工作,并处理部分与前线相关的特殊事件。

周队长在布置任务时,语气异常沉重:“同志们,前方的将士在流血牺牲,他们的家人就是我们最需要守护的人。我们的工作,不仅要抓住敌人,更要抚慰那些为共和国付出巨大牺牲的英雄和他们的家庭。这项工作,琐碎,敏感,甚至……会很痛苦,但意义重大!”

李振邦被分配负责城东一片老城区的相关工作。这里居住着不少老工人家庭,也是志愿军兵源输送的重点区域之一。他拿着厚厚的名册,带着街道干部,开始了一家一户的走访。

第一家,是王大娘家。 就是那个在雨中欢送大会上,哭着送走第三个儿子的英雄母亲。

敲开那扇低矮的木板门,院子狭小却收拾得干干净净。王大娘比上次见到时更加苍老憔悴,眼窝深陷,但眼神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种看透生死的淡然。她认出了李振邦,有些意外,连忙让进屋里。

“公安同志,您怎么来了?是不是……我家三娃子……”老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手下意识地抓紧了衣角。

“大娘,您别担心,不是三娃子的事。”李振邦连忙解释,心中一阵酸楚,“我们是代表政府和公安局,来看看您,家里有什么困难没有?”

听到不是儿子的噩耗,王大娘明显松了口气,摆摆手:“没有困难,没有困难。政府照顾得很好,街道上也常来人。我身子骨还硬朗,能自己照顾自己。”她指着墙上挂着的两个镶着黑框的相框,里面是两个年轻战士的遗照,“老大老二,都是好样的,没给国家丢人。我现在啊,就盼着三娃子平平安安……”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儿子们小时候的趣事,说着他们参军时的决心,语气平静,仿佛在讲述别人家的故事。但李振邦却能感受到,那平静之下,是日夜煎熬的思念和深不见底的悲痛。临走时,王大娘执意要塞给李振邦两个她自己腌的咸鸭蛋,“你们公安同志辛苦,拿着,别嫌弃。”

握着那两枚还带着老人体温的咸鸭蛋,李振邦感觉重若千钧。

第二家,是一位姓金的朝鲜族阿妈妮家。 她的独子牺牲在了汉江以南。老人不懂汉语,由街道的朝鲜族干部翻译。她见到李振邦,只是默默地流泪,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包裹,里面是她儿子寄回来的全部家书、一张模糊的照片和一枚已经有些变形的军功章。她用朝鲜语反复念叨着,干部翻译说,老人在说:“我儿子是打美国鬼子牺牲的,他死得光荣,我不哭,我不给组织添麻烦……”

李振邦看着那枚沾染着硝烟和血迹的军功章,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第三家,是一位在战场上失去双腿的年轻退伍兵,叫小孙。 他原本是个开朗的小伙子,如今却变得沉默寡言,将自己关在阴暗的房间里,拒绝见人,甚至对前来照顾他的父母发脾气。李振邦去的时候,他父母正守在门外抹眼泪。

李振邦没有强行进去,他只是隔着门,用平和的语气,讲述了自己在公安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和困难,讲述了他看到的后方百姓是如何全力支援前线,讲述了他对前线将士的敬佩。他没有说一句大道理,只是像朋友一样聊着。

良久,门内传来压抑的哭声。李振邦知道,心扉打开了一条缝隙。

走访工作充满了这样的心酸与感动。李振邦看到了太多默默承受巨大痛苦的普通家庭,他们深明大义,坚韧不屈,将对亲人的思念和悲痛,转化为对国家和军队更坚定的支持。他们不需要怜悯,他们需要的是尊重、理解和实实在在的帮助。

除了走访,还有一些与前线相关的特殊事件需要处理。

一天,派出所接到报案,说一个老太太在邮局门口徘徊了好几天,神情恍惚。李振邦赶到现场,发现那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手里紧紧攥着一封信。

“大娘,您怎么了?需要帮忙吗?”李振邦上前温和地问道。

老人抬起头,眼神浑浊,喃喃道:“我给我儿子写信……他收不到……他们说地址不对……”

李振邦接过那封信,信封已经磨得起毛,收信人地址写的是一个早期志愿军入朝时的部队番号和代号,这种代号早已变更。他仔细询问才知道,老人的儿子是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已经一年多没有音讯了。老人不识字,这封信是求隔壁识字的学生娃写的,她每天都会来邮局问问,期盼着能有奇迹。

李振邦看着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和那双充满期盼又绝望的眼睛,心中无比难受。他无法告诉老人真相,那太过残忍。他只能安抚老人,说会帮她把信转交给相关部门,想办法联系。他自掏腰包,按照最新的、可能联系的上的部队代号,重新寄出了这封信,尽管他知道,希望极其渺茫。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给这位母亲留下一点渺茫的念想。

还有一次,是一起涉及军属的纠纷。一位志愿军战士的妻子,在工厂做工时,因为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晕倒了,厂里按规定让她休息,扣发了部分工资。婆家人不理解,认为厂里欺负军属,闹到了厂里。李振邦介入后,没有简单调解,他深入了解情况,发现这位军嫂独自抚养年幼的孩子,照顾年迈的公婆,还要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确实已经到了极限。他一方面协调工厂,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最大照顾,另一方面联系街道和妇联,发动邻居和同事,轮流帮她分担家务、照看孩子。他对那位军嫂说:“弟妹,你在后方照顾好家,让前方的兄弟安心打鬼子,你就是功臣!有困难,跟我们说,跟组织说!”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处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琐事,消耗了李振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比破案更让人心力交瘁。但他毫无怨言。因为他知道,稳定好一个大后方,抚平一个家庭的创伤,解决一位军属的实际困难,其意义,丝毫不亚于破获一起敌特案件。这同样是战斗,是一场关乎人心、关乎信念的无声战斗。

在这期间,他与林淑娴的通信也多了起来。林淑娴在信中提到,上海也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她们技术科的女同志也熬夜为志愿军缝制御寒的手套和袜子。她在信中说:“……每每想到我们此刻的忙碌,能化为前线将士身上的一丝暖意,手中的一份力量,便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振邦,你在北方,接触到的牺牲与奉献更为直接,望你保重身体,亦要守护好自己的心火。”

读着她的信,李振邦仿佛能感受到远方那份温柔的牵挂与理解。这让他在这条充满沉重与感动的道路上,多了一份温暖的慰藉。

秋去冬来,北国再次被冰雪覆盖。一天,李振邦突然接到通知,让他去一趟市局招待所。在那里,他见到了两位风尘仆仆、穿着志愿军军官制服的人。他们是来自前线某部的政治处干事,奉命前来核实一位名叫李根生的烈士在前的一些情况,并寻找其可能的亲属。

“李根生?”李振邦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当他看到对方提供的烈士基本信息——原籍、年龄、入伍时间——时,一个模糊的记忆被唤醒。他立刻翻出之前走访的名册和记录,终于想起来了!是那个在雨中跪别母亲、一家三兄弟已有两人牺牲的王家老三!他的大名,就叫王根生!(之前欢送场景用的是小名“三娃子”)

他……也牺牲了?!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个猜测被证实时,李振邦还是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般的窒息。那位母亲,在接连失去两个儿子后,又失去了她最后一个儿子!一家满门忠烈!

两位军官证实了李振邦的猜测,神情肃穆。王根生同志在一次阻击战中,为掩护战友转移,独自坚守阵地,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部队正在为他申报特等功。

“他的母亲……知道了吗?”李振邦声音沙哑地问。

“还没有。按照程序,应由地方民政部门会同部队同志一起送达通知。我们了解到您之前走访过王家,对情况比较熟悉,所以想请您……一同前往。”一位军官语气沉重地说。

李振邦没有任何犹豫:“我去!”

再次踏上通往王大娘家的那条熟悉的小路,李振邦的脚步前所未有的沉重。天空飘着细雪,如同无数洁白的纸钱。同行的除了两位军官,还有街道主任和民政科的同志。

敲开门,王大娘看到这么多人,尤其是穿着军装的人,愣了一下,随即,她似乎明白了什么,身体晃了晃,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但她强撑着,没有倒下,只是用那双布满老茧、微微颤抖的手,扶住了门框。

“大娘……”李振邦上前一步,喉咙哽咽,不知该如何开口。

一位军官上前,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双手捧着一个用红布包裹的小盒子(里面是烈士证明书和军功章),声音沉痛而清晰:“王大娘,我们是王根生同志所在部队的。根生同志……在朝鲜战场上,为了掩护战友,英勇作战,壮烈……牺牲了。他是特等功臣,是中国人民的英雄!我们代表部队,来看望您老人家!”

空气仿佛凝固了。王大娘呆呆地看着那个红布包裹,没有哭,没有喊,只是死死地盯着,仿佛要将它看穿。良久,她伸出颤抖的手,接过那个盒子,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她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然后,她缓缓地、缓缓地转过身,面向墙上那两个镶着黑框的儿子的遗照。

“老大……老二……”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你们的小弟……也来了……他来陪你们了……咱们老王家……对得起国家了……”

说完这句话,老人再也支撑不住,身体一软,晕厥过去。

现场顿时一片混乱。众人七手八脚地将老人抬到炕上,掐人中,喂热水。李振邦站在拥挤的屋子里,看着墙上并排的三张年轻遗照,看着炕上悲痛欲绝的老人,感觉自己的心脏像被撕裂一般疼痛。这就是战争!这就是牺牲!如此真实,如此残酷!

王大娘醒来后,异常的平静。她没有再流泪,只是抱着那个红布盒子,默默地坐着。她对前来慰问的街道干部和部队同志说:“谢谢组织……我没事……我三个儿子,都是打美国鬼子没的,他们死得值!我……我为国家养了三个好儿子!我……光荣!”

“光荣”两个字,从这位失去所有儿子的母亲口中说出,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壮和力量,让在场所有人无不潸然泪下。

李振邦默默地退出屋子,站在院子里,任凭雪花落在肩头。他仰起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紧咬着嘴唇,不让眼眶里的泪水流下来。他想起王根生跪在泥水里的决绝背影,想起王大娘此刻的“光荣”,一股难以抑制的悲愤和力量在他胸中奔涌。

必须更强!必须更好地守护这片土地和人民!必须让这样的牺牲,换来一个值得他们用生命扞卫的、和平繁荣的未来!

这件事,像一道深刻的烙印,永远刻在了李振邦的灵魂深处。他更加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无论是追捕穷凶极恶的敌特,还是调解鸡毛蒜皮的纠纷,无论是为烈属争取应得的抚恤,还是帮助伤残军人重拾生活的信心,他都全力以赴。

他知道,自己每破获一个案件,每解决一个困难,每安抚一颗受伤的心灵,都是在夯实大后方的基石,都是在告慰那些长眠在异国他乡的英灵。他的功勋,或许不会记录在闪亮的奖章上,但却铭刻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铭刻在无数普通百姓的心中。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沪上警事:1950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仙武同修盖世神医重生左唯末世重生:血月下的死神敛财人生[综].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恶恐式死亡游戏霸总追婚:夫人,哪里跑!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宠我吞噬九重天神针侠医陈飞李易陆璃小说阅读免费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初之心盛霆烨最新章节余生暖暖都是你直视古神一整年名门正派的我怎么成了魔尊踏准风口成巨富诸天影视流浪侠左,剑右
经典收藏港片:我洪兴红棍开局干掉大佬B护花强少在都市狂赎亲爱的少帅大人直播:挑战粉丝留言,哥只玩真实娘娘她有透视眼华娱之骑着单车做影帝星空舰队,从数据化开始太子殿下他对我图谋不轨聂先生告白请先排号仙道独行京城穿越之旅南锣鼓巷66号亡国父皇偷读我心后,支棱起来了大晋女御史以财养官:我靠炒股升官发财不追白月光她急了我要青梅竹马我煮青梅等你来许你卸甲归田,你把我女儿泡了?战婿当道签到七零:进厂当咸鱼竟成香饽饽
最近更新我有大道树,铸我武道通神阶校花的超级男友亮剑:我的独立崛起路开局卖冰棍,解锁全球资产抖音神豪,资产遍布全球绝密暗线:1940重生开局:这缘分也太炸裂了中医:开门解锁鬼门十三针风水道尊南洋霸主:从溃兵开始人类帝皇,从惩戒营开始崛起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股神系统让我三天赚1个亿深渊矿主:从优化到黑化重生之问道官途红尘观棋者精神病而已,不是邪神全球高武,你修大品天仙诀?四合院:开局拒绝给易中海养老平步深渊:机械狂神
沪上警事:1950 猫不吃狼狗 - 沪上警事:1950txt下载 - 沪上警事:1950最新章节 - 沪上警事:1950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