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一个清晨,朝鲜还带着料峭春寒。李振邦正在整理这个月要送往前线的信件清单,通讯员小刘急匆匆跑来。
“李同志,兵团急电!”
李振邦展开电报,是让他立即回国到上海公安局报到的调令。电报末尾特别注明:五日内必须抵达。
这么快就要离开了吗?李振邦环顾这个他待了三个月的山洞。墙上还贴着他手绘的邮路图,桌上摆着战士们送的各种小礼物——用炮弹壳做的笔筒,用树枝编的相框。
陈连长听说他要走,连夜组织了个简单的欢送会。战士们凑钱买了瓶白酒,炊事班特意多做了两个菜。
“老李,回去后好好干。”陈连长举着搪瓷缸,“你在朝鲜的这些经验,回去肯定能用上。”
金大成把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塞到他手里:“这是同志们写的留言,你带着。”
第二天出发时,运输连的战士们都来送行。李振邦挨个握手,眼睛有些发酸。这一年多,他和这些可爱的战士同吃同住,早已亲如兄弟。
回国的路很顺利。在安东转车时,他特意去看了曾经住过的兵站。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只是物是人非。
火车驶进上海北站时,正是清晨。熟悉的站台,熟悉的上海话,连空气中特有的潮湿气味都那么熟悉。李振邦深吸一口气,终于回来了。
他先回家。母亲开门见到他,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
“振邦!你回来了!”母亲摸着他的脸,“瘦了,黑了。”
父亲站在母亲身后,虽然没说话,但眼眶也是红的。
家里的摆设还和走时一样。他的书桌一尘不染,显然母亲天天都在擦拭。
“先洗个热水澡。”母亲忙着去烧水,“我给你找换洗衣服。”
洗完澡,李振邦穿上久违的中山装,感觉浑身不自在——在朝鲜穿惯了军装,突然换上便装反而觉得别扭。
第二天,他到市公安局报到。周队长见到他,高兴地直拍他肩膀。
“好小子,可算回来了!在朝鲜立了大功啊!”
“都是分内的事。”李振邦不好意思地笑笑。
周队长递给他一份任命书:“经研究,任命你为治安科副科长。你现在经验丰富了,要带带新人。”
治安科副科长,这个职务很实在。李振邦松了口气,他真怕组织上给他安排太高的职位。
办公室在公安局二楼拐角,很小,但朝南,阳光很好。窗外是棵梧桐树,新叶初发。
科长老王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公安,见到他很热情:“振邦同志,早就听说你要来。咱们科正缺你这样有经验的同志。”
科里一共十二个人,大多是年轻人。听说新来的副科长在朝鲜立过功,都很好奇。
“李科长,朝鲜是不是特别艰苦?”最年轻的小张问。
“艰苦是艰苦,但战士们都很乐观。”李振邦说。
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重点区域的治安巡逻和案件侦破。第一天上班,他就跟着老王去处理一起盗窃案。
现场在南京路的一家商店。经理急得满头大汗:“警察同志,这可怎么办啊?这批货是要供应劳动节市场的。”
李振邦仔细勘察现场,发现盗窃手法很专业。
“最近有没有可疑人员在附近转悠?”他问店员。
“有个戴鸭舌帽的男人,这几天老在店外晃荡。”一个店员说。
李振邦让技术人员提取了指纹,又仔细查看了被撬的锁具。
“是惯犯。”他对老王说,“手法很老练。”
回到局里,他调阅了近期类似案件的卷宗,果然发现了几起手法相似的案子。
“重点排查有盗窃前科的人员。”他在案情分析会上说。
经过三天侦查,案子破了。作案的是个三人团伙,专门盗窃国营商店。
“李科长判断得真准。”小张佩服地说。
李振邦却不敢大意:“治安工作永远不能松懈。”
除了案件侦破,他还要负责片区的日常巡逻。这天他巡逻到外滩,正好遇见林淑娴。
“你回来了?”林淑娴又惊又喜。
“嗯,上星期回来的。”
他们沿着外滩散步。黄浦江上船只往来,对岸的浦东依然是一片农田。
“在朝鲜很辛苦吧?”林淑娴问。
“还好。”李振邦简单讲了在朝鲜的经历。
林淑娴听得很认真:“你做得很好。”
走到外白渡桥,他们停下来。夕阳把江水染成金色。
“晚上一起吃饭?”李振邦鼓起勇气问。
“好啊。”
他们在南京路的一家小馆子吃了晚饭。店里很热闹,人声鼎沸。这种和平的景象,让李振邦感触很深。
“在朝鲜的时候,我经常想起这样的场景。”他说。
林淑娴看着他:“你变了很多。”
“是吗?”
“更沉稳了。”
送林淑娴回家的路上,两人默默走着。快到弄堂口时,林淑娴说:“我调到市工业局了。”
“恭喜。”
“以后见面就方便了。”
李振邦点点头:“好。”
工作渐渐步入正轨。李振邦把在朝鲜学到的管理经验用在治安工作中。他改进了巡逻路线,建立了更完善的情报收集网络。
这天,他负责的片区发生一起纠纷。两户邻居因为共用厨房的问题大打出手。
“李科长,您给评评理。”一个中年妇女说,“他家总占着厨房不让别人用。”
“胡说!”另一个老汉反驳,“明明是你家把厨房弄得一团糟。”
李振邦耐心调解,最后让两家达成了协议:轮流使用厨房,共同维护卫生。
“公安工作真不容易。”事后他对老王说,“什么都要管。”
老王笑道:“所以需要你这样有耐心的同志。”
五月底,李振邦接到一个任务:协助调查一家国营工厂的原材料丢失案。
他带着小张进驻工厂。厂长很配合,但提供的线索有限。
“李科长,我们查过出入库记录,没发现问题。”厂保卫科长说。
李振邦决定从夜班值班记录入手。他仔细核对每一个细节,终于发现了疑点。
“这批钢材的出库数量不对。”他指着记录说。
经过深入调查,他们发现是仓库管理员监守自盗。
案件破获后,工业局特意来信感谢。林淑娴也在工业局工作,听说后很是佩服。
“你现在是破案能手了。”她说。
“只是尽本职而已。”李振邦说。
六月初的一个周末,李振邦请林淑娴到家里吃饭。母亲特意准备了一桌好菜。
“淑娴,多吃点。”母亲不停地给她夹菜。
父亲虽然话不多,但看得出对林淑娴很满意。
饭后,李振邦送林淑娴回家。夜晚的上海很安静,偶尔有电车叮当驶过。
“你父母人很好。”林淑娴说。
“他们很喜欢你。”
走到林淑娴家楼下,两人停下脚步。
“我上去了。”林淑娴说。
“好。”
但她没有立即转身。月光下,她的眼睛格外明亮。
“振邦,”她轻声说,“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了。”
“是啊。”
“你觉得我们......”
李振邦明白她的意思。他握住她的手:“等我忙完这个案子,我去和你父母见个面。”
林淑娴脸上泛起红晕:“好。”
看着她上楼的背影,李振邦心里暖暖的。在朝鲜的日日夜夜,他经常想起这个温柔坚强的女子。现在,他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沪上警事:1950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