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省委书记李国华的办公室,陈设简洁而庄重,与他前任的风格略有不同,少了几分厚重的历史感,多了几分现代的明快。他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正仔细阅读着两份并排摆放的文件。
一份是关于天州市近期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数据详实,显示各项指标在赵劲松主持市政府工作后,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社会面平稳。另一份,则是来自特定渠道的、关于林别在中油集团近期表现的简要报告。
报告显示,林别到任后异常低调,几乎推掉了所有不必要的应酬,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国际油气市场、集团海外业务布局以及地缘政治对能源安全影响的研究中。他频繁走访集团下属的研究院所,与一线专家和技术人员座谈,笔记做了厚厚几大本。在几次内部会议上,他发言不多,但每次提问都直指关键,显示出极强的学习能力和对复杂问题的快速把握。
李国华放下报告,身体微微后靠,手指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他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欣赏。
“沉得住气,能屈能伸,是块好材料。”他低声自语了一句。
秘书敲门进来,送来了关于近期需批示的文件。李国华收敛心神,开始处理日常公务。他批示文件的速度很快,思路清晰,要求明确,展现出极强的掌控力和务实作风。他既不轻易否定前任的政策,也不盲目延续,而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调整,力度把握得恰到好处。
在一次小范围的书记办公会上,讨论到全省能源结构调整问题时,李国华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我们省的能源消费结构偏煤,未来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压力很大。在这方面,要多向中油、国电这些央企兄弟单位取取经,他们站在国家层面,视野更开阔。特别是中油,在国际能源合作方面经验丰富。”
他没有点林别的名,但在座的几位副书记和常委都心领神会。这是书记在释放一个信号:他关注着那个调走的干部,并且认为其在新的岗位上仍有价值。
会后,李国华单独留下了组织部长。
“天州赵劲松同志上任也有一段时间了,表现如何?班子磨合得怎么样?”李国华问道,语气平和。
组织部长谨慎地汇报了情况,总体评价是积极的,认为赵劲松顶住了压力,稳住了局面。
“嗯,”李国华点了点头,“要注意关心和支持劲松同志的工作。天州的局面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对于……其他一些交流出去的干部,也要建立常态化的了解机制嘛。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关心他们的成长。”
组织部长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深意,郑重应下。
李国华走到办公室的全省地图前,目光掠过天州,又望向更广阔的版图。他的布局,从来不止于一城一地。林别这颗棋子,看似被移出了天州这个激烈的战局,但在他这位新棋手眼中,或许是被放置到了一个更能发挥其潜在价值的位置上进行淬炼。
他需要的,不是一个只能在顺境中高歌猛进的猛将,而是一个能经受住起伏、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找到发力点、并且始终忠诚可靠的栋梁之材。
喜欢官弈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官弈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