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车工厂的建造在后山持续进行,那低沉的轰鸣声如同这片土地强有力的心跳,日夜不息。而在清风寨的前山区域,一场同样深刻、甚至更为关键的蜕变,也在周卫国的主持下,如火如荼地展开。
一百名红警士兵的存在,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无形中重塑着整个山寨的军事氛围。他们分散在关键哨位,执行着警戒任务,那冰冷的目光、精准的动作和绝对服从的纪律,本身就是最好的示范,也是一种无声的鞭策。新兵们在经过最初几日的震撼和敬畏后,一种强烈的、想要追赶甚至靠近这些“标杆”的欲望,开始在心底滋生。
周卫国敏锐地抓住了这种心理变化,将训练推向了更高强度、更贴近实战的阶段。单纯的队列和体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他开始着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整合训练”。
核心目标,就是将一百名红警士兵、六十多名经过初步锤炼的新兵、以及赵铁柱带领的原一排战士,锻造成一个能够协同作战、发挥各自优势的有机整体。
训练场被重新划分。一部分区域用于进行高强度的“步炮协同”演练——虽然目前所谓的“炮”,仅仅是从日军那里缴获的几具八九式掷弹筒和极少量炮弹,以及红警士兵自身携带的反坦克手榴弹所模拟的近距离火力支援。
周卫国亲自讲解掷弹筒的射程、弹道特性以及覆盖范围,由红警士兵中选拔出的几名精准射手负责操作示范。他要求步兵班组,无论是红警还是新兵,都必须学会在进攻中判断掷弹筒的支援时机,懂得如何在火力覆盖前迅速跃进或隐蔽,如何在爆炸烟尘未散时发起冲击。
“记住!火力支援不是让你们站在原地看热闹!”周卫国站在土坡上,声音穿透训练场的尘土,“它是为你们撕开缺口的刀子!是掩护你们靠近敌人的烟雾!利用它,贴近它,然后用手里的冲锋枪和刺刀,解决战斗!”
红警士兵们对此适应极快,他们仿佛天生就懂得如何与任何形式的火力支援协同。而那些新兵则显得笨拙许多,时常出现冲锋过早被“误伤”(训练用空包弹或标记弹),或者迟疑不前错失战机的状况。每一次失误,都会招致周卫国毫不留情的斥责和加练。赵铁柱则如同监工一般,黑着脸在旁边督促,确保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反复练习,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另一部分训练重点,则放在了“战术穿插”上。这是周卫国结合自身在德国所学和红警士兵特点,精心设计的核心战术。他不再将红警士兵和新兵完全混编,而是采用了一种“尖刀-主体”的配属模式。
以两到三个红警步兵班(20-30人)作为无可阻挡的“尖刀”,利用其强大的自动火力和精准射击,负责正面强攻、侧翼迂回或中心开花等关键任务。而新兵连队和原一排战士,则作为“主体”,负责伴随尖刀部队,巩固占领的阵地,肃清残敌,提供侧翼掩护,并负责战场警戒和物资前送。
训练中,周卫国反复强调:“红警弟兄们是砸开硬核桃的铁锤!你们要做的,不是去跟铁锤比谁硬,而是跟在铁锤后面,把砸开的核桃仁捡干净,同时保护好铁锤的侧面和后背!明白吗?!”
他设计出各种复杂的地形和敌情想定,让部队反复演练这种配合。一开始,新兵们往往跟不上红警士兵那迅猛如电的突击节奏,要么脱节,要么挤作一团。但在周卫国一次次的叫停、讲解、红警士兵的反复示范以及赵铁柱近乎粗暴的驱赶下,情况开始慢慢好转。
新兵们开始学会观察红警士兵的进攻路线和火力指向,懂得如何利用地形进行交替掩护,如何在占领阵地后迅速展开,构成环形防御。他们与红警士兵之间,逐渐产生了一种基于实战需求的、粗糙却有效的默契。
纪律,在这个过程中被锤炼到了极致。周卫国和赵铁柱在这方面的要求堪称苛刻。内务卫生、武器保养、口令传递、甚至吃饭睡觉的秩序,都有严格的规定。任何违反纪律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一开始还有几个老兵油子不服管,但在被周卫国当众用纯粹的军事技能碾压、又被赵铁柱物理“说服”之后,所有人都老实了。
这种高强度、高标准的训练,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短短十几天时间,这支原本鱼龙混杂的队伍,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兵们眼中的散漫和惶恐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严格规范过的坚毅和沉稳。他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身体更加结实,持枪的动作标准而稳定,行进间有了军人的模样。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懂得信任身边的战友——无论是那些沉默强大的红警士兵,还是一起摸爬滚打的同伴。
整个部队的行动,开始带有一种这个时代中国军队罕见的、高效而冷酷的节奏。令行禁止,配合默契,火力运用合理,战术执行坚决。
林峰多次悄然观察训练,对周卫国的工作成果极为满意。他清楚地看到,这支部队正在脱胎换骨。其纪律性和战术素养,虽然还远未达到红警士兵那种非人的程度,但已经远远超越了同时代所有的中国军队,甚至比起日军最精锐的甲种师团步兵大队,在单兵自动火力和班组战术协同上也具备了不对称的优势。
“指挥官,”一次训练间隙,周卫国带着满身尘土来到林峰面前,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却更有成就感,“部队整合初步完成。虽然距离完美还差得远,但已经具备了执行复杂攻坚和野战防御任务的能力。尤其是步坦协同的基础概念,已经灌输下去,只等我们的坦克就位了。”
林峰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卫国。你做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他望着训练场上那些虽然疲惫却依旧保持着严整队形进行休息的士兵,沉声道,“现在,我们缺的,就是一块真正的磨刀石,来检验一下这把刚刚成型的战刀,到底有多么锋利。”
周卫国眼神一凛:“指挥官已经有目标了?”
林峰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东南方向,那里是黑云寨据点所在。
“黑云寨那个乌龟壳,憋了这么久,也该去敲打敲打了。而且,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能量,为战车工厂下一步的生产做准备。”
喜欢铁血亮剑:我的红警强国路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铁血亮剑:我的红警强国路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