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完局势后,朱由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思绪,声音沉稳而清晰地传遍大帐,带着帝王的决断:“传朕旨意!”
帐内所有将领立刻挺直身躯。
“各部向前推进,务必谨慎!步步为营,巩固后方节点,尤其确保粮道畅通、安全无虞!”
“增派侦骑,数量加倍,范围扩大!给朕像梳子一样,把辽阳、沈阳周边,乃至更远的山地、河谷,反复梳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查明虏酋主力去向!”
“至于辽阳、沈阳……”朱由检的目光重新落回那两个坚硬的“刺猬”上,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要围!但要围而不死,网开一面!朕要把这龟壳敲得震天响,看看里面那条毒龙,能隐忍到几时!是他皇太极的坚城利炮先耗尽我大军的耐心与粮草,还是朕的煌煌王师,先敲开他这自以为是的铁壁!”
命令一道道传出大帐,融入无尽的雨声之中。八月的雨水,冰冷地冲刷着辽东大地,也模糊了战争的界限与未来的走向。明军这个身披重甲、看似强大的巨人,在对手主动让出的泥泞道路上,不得不放缓了脚步,一边小心翼翼地探向那两个已知的、布满尖刺且防御森严的目标,一边还要时刻紧绷着神经,提防着来自任何方向的、那隐匿的毒龙可能发起的雷霆一击。
朱由检乾纲独断,敲定了下一步作战方略。鉴于沈阳城防工事尤为复杂坚固,且清军主力动向不明,他决定采取先易后难、重点突破之策。辽阳,这个辽东旧都,成为了明军剑锋所向的第一个目标。
大军随之而动。张之极受命统领一部精锐,并辅以大量车营、工兵,前出至浑河一线。他们并非急于攻城,而是迅速依托地势,构筑连绵垒寨,挖掘壕沟,架设火炮,形成一道严密的监视与封锁线,将沈阳城内的济尔哈朗部牢牢盯住。同时,朱由检严令东江镇总兵黄龙,派遣大量轻捷战船,溯辽河而上,巡弋于三岔河至海州、盖州段水域,严密监视沿岸动静,确保大军侧翼,尤其是漫长的后勤补给线,不受来自辽东湾方向的威胁。
安排妥当后,朱由检亲率中军主力,旌旗招展,鼓号喧天,浩浩荡荡跨过太子河,直逼辽阳城下。八月中旬,明军前锋部队进抵辽阳外围的重要支撑点——李家堡,并以此为前进基地,开始清扫外围,构筑攻城阵地。营垒相连,望楼林立,一门门重炮被骡马费力地拖拽上前线,战争的阴云彻底笼罩了辽阳城。
然而,守城的多尔衮并非坐以待毙之辈。他敏锐地抓住了明军前锋立足未稳、主力尚未完全展开的战机。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本应是团圆赏月之时,辽阳城门却在夜色中悄然洞开。
没有骑兵奔腾的蹄声,只有沉重而整齐的脚步声。多尔衮动用了手中的王牌——罗刹雇佣军以及杨古利麾下最精锐的重装步兵。这些身披厚重甲胄、手持精良火绳枪或长矛巨斧的战士,在微弱的月光下,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无声而迅猛地扑向李家堡。
明军哨探发现了敌情,警钟骤响!刹那间,李家堡内外火光迸射,铳炮齐鸣。罗刹雇佣兵的碎发枪射击极有章法,排枪轮射,弹丸如雨点般泼向明军寨墙。杨古利的重步兵则悍不畏死,顶着箭矢和炮火,用巨斧砍砸寨门,用云梯强行登墙。明军前锋依托工事拼死抵抗,火铳、弓箭、滚木礌石尽数用上,双方在堡墙上下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战斗最激烈时,部分罗刹兵甚至一度突入堡内,与明军展开白刃厮杀,堡内囤积的部分粮草和火药在混战中被引燃,引发数次爆炸,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激战自半夜直至天明时分,眼见明军后方烟尘滚滚,援军将至,多尔衮才下令鸣金收兵。清军重步兵掩护着罗刹军,秩序井然地退回了辽阳城,留下了一片狼藉的李家堡和遍地的尸骸。
朱由检在中军大帐接到前线战报,眉头紧锁。虽成功击退了清军的偷袭,守住了堡垒,但前线物资损失颇重,尤其是火药和部分攻城器械受损,延缓了进攻节奏。更让他心生警惕的是战报中的细节:此番来袭之敌,皆为精锐步卒,未见一名清军骑兵身影。
恰在此时,北线孙传庭的加急军报亦送至案头。军报中称,近日豪格联合数部蒙古骑兵,攻势骤然加强,不断向科尔沁草原东北方向挤压、牵引他的防线,战况激烈,使其无法分兵南下策应。
两份军报放在一起,朱由检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辽东舆图前,目光锐利如刀。皇太极的主力骑兵依旧不知所踪;多尔衮守辽阳,用的是步兵和火器;豪格在北线主动出击,方向却是东北……
“如果朕是皇太极……”朱由检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舆图上划过,“放弃辽河以东广大地域,收缩兵力于两座孤城,看似被动挨打……其麾下最引以为傲的铁骑何在?绝不会闲置不用!”
他的目光从辽阳、沈阳缓缓移开,掠过辽东平原,最终停留在那蜿蜒的辽河,以及辽河以西、以南的广袤区域。
“坚壁清野,固守待冬……目的是拖住朕的主力,消耗朕的国力。而其真正的杀招,必在这不知所踪的铁骑之上!”朱由检的瞳孔微微收缩,“北线豪格的进攻,是佯动,意在牵制孙传庭,并误导朕的判断,让朕以为其主力仍在辽东?亦或……这只是其真正意图的掩护?”
帐内烛火摇曳,将朱由检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他感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缓缓张开,皇太极如同最狡猾的猎手,隐藏在暗处,耐心等待着猎物露出破绽。辽阳城下的硝烟只是序幕,真正的风暴,或许正在另一个方向悄然酝酿。
“不好,皇太极这是要和朕拼命”朱由检敏锐的察觉到了枭雄绝不会坐以待毙,如果他是皇太极还真不一定有皇太极的魄力。
各营得主将被紧急的召到了朱由检的大帐,个个神情紧张,不知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大家面面相觑。
此时朱由检指着面前的地图,手指重重的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大大的弧形。语气坚定的道:“皇太极不愧是一代枭雄,他的目标一定是这里。”
众将闻言,看到皇帝指出的地方,个个不禁大吃一惊。
喜欢撰鼎记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撰鼎记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