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坐在一旁的石头上,听着朱棣派出的探子回报宋军北线兵力回调、以及秦军前沿咄咄逼人的最新动向。
“将军,计成矣。”姚广孝抚掌轻笑,眼中闪烁着谋士得逞的光芒,“曹彬北顾南盼,首尾难兼顾。王翦趁势加压,隔岸观火。如今这江北,已非铁板一块,而是三方博弈之局。”
朱棣点了点头,目光锐利:“曹彬回调兵力,南线必有可乘之机。王翦施加压力,曹彬北线不敢放松…我们的机会,来了。”
他看向姚广孝:“先生,下一步,该如何走?”
姚广孝沉吟片刻,缓缓道:“曹彬如今如惊弓之鸟,我军不宜再行险招强攻其固定据点。当继续发挥我之长,飘忽不定,袭扰其软肋。其粮道、其巡逻队、其兵力薄弱之结合部,皆可为目标。要让曹彬感觉,我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更深的谋算:“同时…或可再给王翦,送一份‘大礼’。”
“哦?”朱棣挑眉。
“设法让王翦知道,曹彬之所以北线回调,非因其怯懦,而是因我北府军在其身后,已成心腹之患,甚至…已与江南残明,取得了联系。”姚广孝的声音带着一丝蛊惑,“要让王翦觉得,此刻正是南下摘取果实的最佳时机!只要秦宋战端一开…”
朱棣眼中精光暴涨!只要秦宋两大主力碰撞在一起,无论胜负,他这支在夹缝中求存的北府军,都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活动空间和发展时机!
“好!就依先生!”朱棣猛地站起,一股久违的、仿佛能掌控命运的热流在他胸中涌动。
他不再是被追剿的丧家之犬,而是这江北棋局上,一个能搅动风云的棋手!曹彬、王翦,你们准备好了吗?这盘棋,我朱棣,下定了!
江北的局势,因朱棣北府军的存在,已从简单的围剿与反围剿,演变成了一场微妙而危险的三方博弈。曹彬如履薄冰,王翦虎视眈眈,而朱棣,则在姚广孝的指点下,于夹缝中奋力挥舞着名为“诡计”的匕首。
姚广孝所谓的“再送王翦一份大礼”,并非空谈。他精心挑选了两名被俘的宋军低级军官——并非死硬分子,而是家在江北、心有牵挂、容易被撬开嘴巴的“软骨头”。一番威逼利诱,这两人成了姚广孝棋局上的棋子。
数日后,秦军前沿巡逻队在一次例行的巡边中,“意外”抓获了两名“逃窜”的宋军斥候。与之前那些口风甚紧的死士不同,这两名俘虏显得惊慌失措,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吐露了“惊天秘闻”:
他们声称,朱棣残部已与江南的明朝太子朱高炽取得了联系!双方正密谋南北夹击宋军!北府军负责在江北搅乱后方,袭扰粮道,而江南明军则准备趁宋军主力被牵制、北线又受秦军威胁之际,大举渡江北伐。
他们甚至“透露”,曹彬大将之所以紧急从北线回调兵力,并非仅仅因为黑石沟之失,更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来自江南的全面反攻!
这消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朱棣与江南有联系是真,但所谓“南北夹击”、“大举北伐”,在江南朝廷已仓皇南迁的背景下,纯属子虚乌有。然而,在特定情境下,谎言比真相更具杀伤力。
这份由俘虏“供出”的情报,被加急送到了北疆王翦的案头。
王翦看着这份口供,久久沉默。他身经百战,自然不会轻易尽信。但这份情报,与他之前掌握的信息碎片——曹彬北线兵力回调、朱棣残部异常活跃、江南明军虽败但水师尚存部分力量——隐隐契合。
更重要的是,这份情报指向了一个对他极具诱惑的可能性:如果宋军主力真的被朱棣和江南明军南北夹击,陷入苦战,那他王翦挥师南下,岂不是可以坐收渔翁之利?甚至一举奠定横扫江淮的格局?
“朱棣…朱高炽…”王翦手指敲击着桌面,眼中精光闪烁,“这朱家,倒是出了两个不肯安分的主。”
他并未完全相信这份情报,但其指向的可能性,值得他投以更多的关注和…试探。
“传令,”王翦沉吟良久,终于开口,“命蒙毅,率三万铁骑,前出至边境线,进行‘武装巡边’!声势给老夫造起来!再令王贲,其所部陇西锐士,做好随时南下穿插、切断宋军北路粮道的准备!”
他没有直接发动进攻,但此举无疑是将压在曹彬北线的巨石,又加重了数分!他要看看,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曹彬会如何应对,朱棣和江南明军,又会有什么反应。他要逼出这盘棋的真相!
几乎在王翦下令的同时,曹彬也接到了秦军大规模异动、蒙毅铁骑压境的急报!
“王翦老贼!”曹彬猛地将手中的军报拍在案上,脸色铁青。北线压力骤增,远超之前!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挑衅,而是大战将起的征兆!
结合之前朱棣残部的活跃,以及军中隐隐流传的关于“南北夹击”的谣言,曹彬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难道…朱棣真的和江南勾连上了?王翦也得到了消息,所以想趁机捞一把?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可怕的困境:南边,朱棣这条毒蛇随时可能咬人;北边,王翦这头猛虎已然亮出了獠牙;西边,还有个一直按兵不动、却实力强劲的李世民…
“大帅,北线告急!是否…再从南线抽调兵力北上?”有将领焦急建议。
“不可!”曹彬断然否定,他指着地图,“南线兵力已捉襟见肘,再调,朱棣必然趁虚而入!届时南北皆失,我军危矣!”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快速分析着局势。王翦主力未动,只是前锋施压,说明其仍在观望。当务之急,是稳住阵脚,不能让王翦觉得有机可乘。
“传令北线各部,严守营垒,避其锋芒,无令不得出战!多设疑兵,广布旌旗,做出我军严阵以待、兵力充足的假象!”曹彬做出了一个相对保守,却也最为稳妥的决定。他要用“空城计”,吓阻王翦。
同时,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南方的群山,投向那只不断给他制造麻烦的“泥鳅”。
“加派斥候,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朱棣的藏身之地!悬赏翻倍!无论是谁,提供确切线索者,赏千金,官升三级!”曹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咬牙切齿的恨意。他意识到,不先除掉朱棣这个心腹之患,他永远无法集中精力应对北面的强秦。
江北山林,北府军自然也察觉到了秦军的大规模异动和宋军北线的紧张。
“将军,王翦动真格的了!”斥候兴奋地回报,“蒙毅的三万铁骑就在北边晃悠,宋军北线全线戒严,曹彬看样子不敢妄动了!”
朱棣与姚广孝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笑意。
“先生妙计,已然奏效。”朱棣感慨道。姚广孝这一手虚实结合的心理战,成功地将秦宋之间的矛盾放大,并将北府军的存在,变成了撬动两大巨头博弈的关键支点。
“此乃天时地利人和,非贫僧一人之功。”姚广孝谦逊了一句,随即道,“曹彬此刻,必如芒在背。其欲稳北线,则南线必虚。我军活动之空间,更大矣。”
朱棣点头,眼中野心之火燃烧:“不错!曹彬被王翦牵制,正是我等壮大之时!传令各队,放开手脚,只要避开宋军主力,其粮道、哨卡、小股部队,皆可猎杀!我们要让曹彬知道,他江北的后院,永远别想安宁!”
他顿了顿,看向姚广孝:“先生,下一步,我们是否该考虑,吸纳一些…本地‘豪杰’了?”
一直局限于几百人的规模,终究难成大事。朱棣的目光,开始投向那些在宋军统治下,心怀不满的地方武装、溃兵游勇,甚至是…山贼土匪。他要在这乱世之中,真正扎下根来,汇聚成一股足以影响战局的力量!
姚广孝微微一笑:“将军明见。乱世之中,唯力是尊。是时候,让北府军的旗帜,插上更多山头了。”
江北的烽烟,因姚广孝的连环毒计和王翦的强势介入,骤然变得浓烈起来。而朱棣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其羽翼,正在这血与火的混乱中,悄然丰满。
王翦的“武装巡边”如同在北疆天际积聚的雷云,沉甸甸地压迫着曹彬的神经。宋军北线风声鹤唳,主力被牢牢牵制,不敢妄动。而这,恰恰给了朱棣和他那支已悄然蜕变的北府军,前所未有的活动空间与喘息之机。
姚广孝“纳叛招亡”之议,正合朱棣之心。他深知,困守山林,终究是流寇之道,难成气候。欲在这乱世立足,乃至与秦宋争锋,必须拥有根基,拥有源源不断的人力和资源。
策略随之改变。北府军不再仅仅是潜伏于阴影中的刺客,开始有意识地亮出旗号,展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姿态。
喜欢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