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他好大的胆子!竟敢用弩弓对付大唐的百姓!”
“程兄!本王要弄死这个狗屁的县令!”
一听那文水县令如此丧心病狂,李恪顿时就炸了毛。
当场就要命令苏定方集结兵卒,朝着文水县进攻,将那文水县令给捉回来。
一路上都表现的十分稳重的苏定方,此时竟也没有劝阻的意思。
反而上前一步,一脸肃然的等待着李恪下令。
看着两人这般模样,程处弼不由一阵头疼。
李恪鲁莽也就罢了,他毕竟没带过兵,但你苏定方又是个什么情况?
咱们满打满算总共就带了一千兵卒,而那文水县令能将整个文水城围上,少说也得有四千人,。
一千对四千,可别抓不到人文水县令,反而被人给抓了吧!
“李兄,你冷静点,咱们总共就一千左武卫,那文水县还不知有多少兵卒,这不明不白的一头扎进去,后果难以预料。”
程处弼正劝慰着李恪,谁知道一旁的苏定方却道:
“程公子无需担忧,地方上能调动的兵卒除了县兵之外,也就只有折冲府了,只需给我五百人,我苏烈便可将那县令捉回来!”
唰!
程处弼愕然转头,一脸‘你认真的吗’的表情。
苏定方和他淡然对视,目光里充满了自信。
显然,对方不是在和他开玩笑,他苏定方是真的有信心办到。
然而程处弼还是冲对方摇了摇头。
“老苏,你就别跟着起哄了,咱们的任务是安全护送车队前往太原,这其中不能出一点差错。”
虽然苏定方有信心,他也愿意相信对方的勇武,但是他还是不同意对方这么干。
而不等苏定方开口,李恪又道:“程兄放心,咱们捉了人就撤,不会耽误多少时间的。”
“这是耽误时间的问题吗?”
程处弼没好气的看着他道:“假设老苏将那文水县令捉了回来,你能保证那些围城的兵卒不追击吗?一旦那些兵卒追击,咱们势必要和对方战上一场。”
“届时,就算赢了,咱们又得死伤多少人,你想过没有?”
“还有,你有没有想过,将那文水县令弄死之后会发生什么?”
李恪脱口而出道:“会大快人心。”
程处弼白了他一眼,语气稍缓道:“你说的没错,杀了文水县令确实是大快人心,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文水县已经被围了有些日子了,城中百姓一旦发现文水县令死了,围城的兵卒撤了,他们会怎么做?”
李恪不傻,相反还很聪慧,听他这么一问,当即便想到了后续会发生什么。
“应该会趁着无人看管,一股脑的涌出城......”
说到这里,李恪突然戛然而止。
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可怕的结果。
文水县令已经围城多日,彻底隔绝了消息,如今,谁也不知道城中百姓有多少人感染瘟疫,有多少人幸免。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一旦百姓一股脑的涌出城来,光凭他们这点人手是绝对拦不住的。
届时,这些百姓便会四散而逃,将瘟疫带去别处。
一个处理不好,大唐便会出现处处都是瘟疫的可怕局面。
见他若有所思,程处弼终于笑了。
“怎么样?想明白了?”
“是我想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李恪沉吟一声,随即又面带不甘道:
“但是程兄,难不成咱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那该死的县令草菅人命,什么也不做吗?”
文水县令的做法,无异于会将城中变成一个人间炼狱,如果再任其发展下去,城中的百姓恐怕将会十不存一。
而他们现在,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什么都做不了。
这着实是太折磨人了!
“我说这么多,不是为了阻止你救人,也不是让你什么都不做。”
程处弼笑着摇了摇头:“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个道理,救人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不能脑袋一热的鲁莽行事。”
说着,他便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苏定方。
“老苏,派一队兵卒骑上快马,将此地的情况告知房相,然后再去找李孝恭大都督,让他给一个可以调动此地折冲府的手令。”
文水县令其实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此地的折冲府。
只要将折冲府握在手中,无论是对付文水县令还是挽救城中百姓,一切都将不再是难题。
苏定方闻言,也是两眼一亮。
是啊,这次来并州又不是只有他们三人。
他们也是有‘后台’的人!
他们三人不敢轻举妄动,可不代表房相动不了。
“我这就派人日夜兼程赶去太原。”
苏定方想明白了后,冲着两人一抱拳,便翻身上马去安排人了。
而等苏定方离开后,李恪也是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但想了想后,他忽然又有些担忧道:“文水县不过一个中等县,县兵不过数百,而现在县令却将县城给围了,这就说明他调动了附近的折冲府兵。”
“可按照朝廷定下的规矩,地方官员是无权调动折冲府的......”
不等他说完,程处弼便笑着道:
“这种情况要么是,并州刺史暗中安排的,要么就是这文水县令和附近的折冲府有关系,凭借私人关系私自调动了兵卒。”
李恪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只是现在还搞不清楚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
不过此时,他倒是希望能是后者。
因为一旦是并州刺史暗中示意的,那就意味着,此时的并州诸县已经是处处皆炼狱。
不知有多少百姓生活在绝望之中。
“那个.....两位贵人,俺能说句话吗?”
听着两人的对话,一直被‘冷落’的黄老七忽然弱弱的抬起头来。
“黄老哥有什么话尽管说便是。”
程处弼笑了笑,示意对方无需顾虑。
然而,黄老七却是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李恪。
显然是听到了他先前‘本王’的自称。
见状,程处弼朝着李恪耸了耸肩膀:“得,看来还得是你蜀王殿下说话管用。”
李恪嘿嘿一笑,对黄老七道:“说吧,本王面前大可畅所欲言。”
有咱们蜀王殿下发话,黄老七这才开口道:“方才王爷和这位贵人说的,俺也听到了。”
“俺觉得围城的事情,应该和刺史大人无关,俺听一个远房亲戚说过,刺史大人勤政爱民,是一个好官,他干不出来这种事情。”
“哦?这么说你认为围城的事情是那县令自己干的?”李恪问道。
黄老七点了点头,李恪又道:“你想过没有,一个小小的县令是很难跟折冲府攀上关系的......”
然而不等他一句话说完,黄老七便急忙道:“俺们县令是王家的人。”
“王家又怎么......”
李恪下意识的就要回怼,但是......
“李兄!”
程处弼拉了下李恪,示意他不要废话。
接着他看向黄老七问道:“黄老哥口中的王家,可是有何了不得的根脚?”
黄老七点头道:“俺们县令王源,是太原王家的人。”
太原王家?
李恪诧异的抬起头来,目中带着一丝恼色。
太原王家,五姓七望!
这该死的文水县令竟然出身五姓七望!
和他的反应不同,程处弼并不觉得惊讶。
因为早在来并州之前,他便知道此行肯定会碰到五姓七望的人。
五姓七望指的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又分为,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两支。
而这祁县和晋阳县,如今又都是并州治下,所以在并州碰到王氏的人不足为奇。
“黄老哥是说,文水县令王源,是五姓七望之一的太原王氏之人,那你可知他是哪一支的人?”
程处弼看向黄老七,后者摇了摇头道:
“这俺没听人说过。”
喜欢大唐:家父程咬金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唐:家父程咬金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