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那一天,县里的吏员敲着锣来到流民聚集地。
宣读了皇帝的“永业田”令和免税五年的旨意。
当时所有人都将信将疑,陈老四也一样。
但当那盖着红彤彤大印的田契,真的发到他手上。
当村正指明村外那十亩上好的水浇地归他陈家耕种时,他捏着那张轻飘飘又沉甸甸的纸,手抖得几乎握不住。
这个在苦难中从未掉过泪的汉子,当场就嚎啕大哭起来。
这十亩地,成了陈老四一家的命根子。
他们领到了官府赊借的种子以及最基本农具。
陈老四带着婆娘赵氏,起早贪黑地在地里忙碌。
大女儿招娣,今年十三,已经能帮着娘亲做家务,喂鸡鸭,偶尔也下地搭把手。
小儿子狗娃,刚满六岁,正是淘气的时候,但在吃饱饭后,脸上也多了红润,常在田埂上追逐蜻蜓。
日子虽然依旧清苦,但有了奔头。
不用再担心交不起租子被地主扒房牵牛,不用再看着孩子饿得嗷嗷哭而束手无策。
赵氏用攒下的鸡蛋换了些麻线,正在灯下给狗娃缝制新衣。
招娣跟着村里的妇人学织布,虽然粗糙,但也是一份希望。
陈老四盘算着,等今年麦子收了,交了官府的种子债,剩下的除了留足口粮,或许还能卖一些。
扯几尺布给招娣做件花衣裳,再打一壶劣酒,在丰收的夜晚美美地喝上一口。
村里的邻里,大多是从各地逃难来的,经历相似。
如今都分到了田地,彼此间少了几分戒备,多了几分同病相怜的互助。
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孩童嬉闹,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鸡鸣犬吠,竟有了几分世外桃源的宁静气象。
这一切,都是那位远在北京,杀伐决断的皇帝陛下带来的。
陈老四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知道,是这位皇帝让他有了地,让他的孩子能吃饱饭,这就够了。
他心里对皇帝,充满了最朴素的感激。
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被村口老槐树下的一次闲聊打破了。
这日傍晚,陈老四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照例来到槐树下歇脚。
几个同样刚忙完农活的汉子聚在那里,抽着旱烟,谈论着最近的传闻。
“听说了吗?北边好像又要招兵了!”
“不是一直在招吗?京营新军都招了十几万了。”
“这次不一样!”一个消息灵通些的,曾在驿站做过帮闲的汉子压低声音,
“听说,这次陛下专门下令,要从咱们这些从南边逃过来的人里头,挑人组建新军,叫什么……‘南军’!”
“南军?”众人都是一愣。
“对!就是南军!”那汉子语气肯定,
“为啥专门从咱们这些人里挑?听说啊,是为了以后……打回南边去做准备!”
“打回南边去?”陈老四的心猛地一跳,握着锄头杆的手不自觉地收紧。
“可不是嘛!咱们在这边是有了活路,可南边老家呢?
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还在!
听说那边的皇帝就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管百姓死活!
咱们北边这位陛下,那是真龙天子,眼里揉不得沙子,迟早要打过长江,收拾河山!”
这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陈老四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打回南边去……凤阳老家……那被大水淹没的祖屋,那逼死他爹娘的地主……
一幕幕原本被刻意遗忘的惨痛记忆,瞬间涌上心头。
当晚,陈老四躺在硬邦邦的土炕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身旁,赵氏和两个孩子睡得正酣,狗娃还发出细微的鼾声。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村庄里。
“南军……打回去……”这几个字在他脑海里反复回响。
他摸了摸身下的土炕,又想起那张被油布包好,藏在柜子最底层的田契。
是北边的皇帝,在他走投无路时,给了他土地,给了他全家活命的机会,给了他做人的尊严。
这份恩情,比山还重!
如今皇帝要组建南军,为的是收复故土,统一天下,这是堂堂正正的王师!
自己受了天大的恩惠,如今朝廷有用得着的地方,怎么能贪图眼前的安逸,当缩头乌龟?
可是……他又侧过头,借着月光看着妻子和孩子们熟睡的脸庞。
这安稳的日子才过了几天?
自己去当兵,刀枪无眼,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她们娘仨怎么办?
这十亩地,赵氏一个人如何操持得来?
招娣还没嫁人,狗娃还那么小……
两种情感在他心中剧烈地搏斗。
一方面是知恩图报的朴素道义和深埋心底的乡愁家恨。
另一方面是对眼前幸福生活的珍惜和对家人未来的担忧。
他想起了逃难路上,眼睁睁看着同乡冻饿而死的惨状。
想起了在地主家扛活时,那非人的待遇和永无休止的盘剥。
更想起了离开凤阳时,回头看那一片泽国和残垣断壁时的心如死灰。
“北边的皇帝,是真心为咱们穷苦人做主的!”
他脑海里响起里长宣导新政时说的话。
这样的皇帝,要收复故土,那是天经地义!
如果人人都贪生怕死,只顾自己一亩三分地,那好皇帝谁来帮?
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好世道,谁来保卫?
难道要等南边那些蛀虫再把天下搞乱吗?
一股热血,渐渐在他胸膛里涌动。
第二天,陈老四依旧早早下地,但干活时明显有些心不在焉。
午间歇息时,他坐在田埂上,看着绿浪翻滚的麦田,终于下定了决心。
晚上吃完饭,赵氏在灶台边洗碗,招娣在灯下练习纺线,狗娃已经睡着了。
陈老四深吸一口气,对赵氏说:“娃他娘,我……我想去当兵。”
“当啷!”赵氏手里的碗滑落在水盆里,她猛地转过身,脸色煞白,
“当……当兵?你疯了?!这日子刚有点起色,你去当什么兵?刀枪不长眼啊!”她的声音带着哭腔。
招娣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惊恐地看着父亲。
陈老四看着妻子惊恐的眼神,心中一阵刺痛,但他还是坚定地说:
“不是去当乱兵,是去当王师!是陛下要组建南军,专门从咱们南边过来的人里招。为的是……以后打回老家去!”
《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