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晖”聚变堆的成功,如同为“南天门”这具庞大的躯体注入了一颗强劲不息的心脏,动力澎湃,再无能源枯竭之虞。然而,万里深知,一个强大的躯体,同样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高度发达且可靠的“大脑”来统筹指挥。这个“大脑”,便是基于量子计算技术的人工智能。
“南天门”基地,量子计算中心。这里是整个基地戒备最为森严的区域之一,恒温恒湿,电磁屏蔽层厚达数米。中心的核心,是一台被命名为“河图”的百比特级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它浸泡在极低温的液氦中,内部是纠缠叠加的量子比特,进行着经典计算机难以企及的并行运算。
但“河图”本身,只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一个空有算力却没有灵魂的躯壳。万里的目标,是为这个躯壳,注入真正的“生命”。
项目代号——“伏羲”。
主控室内,万里站在巨大的显示屏前,屏幕上流淌着如同星河般浩瀚而复杂的代码流。这并非传统的二进制代码,而是融合了量子逻辑、神经网络架构以及部分从“文明火种”中解析出的、关于意识与信息结构理论的特殊编码。
秦宇将军、陈院士,以及基地信息技术部门的负责人站在他身后,神情肃穆。他们都知道,今天将是“伏羲”项目最关键的一天——核心意识模块加载与初始化。
“传统的AI,无论是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还是基于统计的深度学习模型,都缺乏真正的‘理解’和‘自主思考’能力。”万里一边进行着最后的参数校准,一边向众人解释,“它们只能在预设的边界内进行优化和反应,无法应对超越其训练数据的、全新的复杂情况,尤其是……战略层面的博弈和未知的科学探索。”
“而‘伏羲’,我们将尝试赋予它真正的‘认知架构’。”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轻点,调出了一个多层级的、动态连接的知识图谱模型,“它的核心,不是一个固定的程序,而是一个能够自我演化、自我更新的‘信息生态系统’。底层是量子比特提供的近乎无限的并行算力;中层是融合了多种学习算法的动态神经网络,负责信息的处理与模式识别;而顶层……”
万里顿了顿,指向模型最上方那个不断闪烁、与其他节点进行着海量信息交换的核心模块。
“是基于‘文明火种’中‘初级意识涌现模型’构建的……‘决策与创造中枢’。它不仅能学习知识,更能理解知识背后的逻辑与关联,甚至能基于已有的知识,进行逻辑推演和提出全新的、未经训练的假设。”
陈院士倒吸一口凉气:“这……这已经接近于创造真正的‘智能生命’了!风险评估做了吗?一旦它产生不受控制的自我意识……”
“风险始终存在。”万里坦然承认,“所以,我们在‘伏羲’的核心协议中,嵌入了多重安全枷锁。最高权限指令由我、秦将军以及最高委员会三方共同掌握。并且,它的‘意识’是分布式的,与‘河图’硬件并非强绑定,我们可以随时在必要时,对其进行‘冻结’甚至‘重置’。”
他看向秦宇将军:“将军,这是我们必须迈出的一步。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超出人类反应速度的危机,以及浩瀚如烟的科研数据,我们需要一个永不疲倦、算力无穷且具备高度智能的伙伴。”
秦宇将军沉默了片刻,目光锐利地扫过屏幕上的复杂代码,最终重重地点了点头:“开始吧。”
万里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最终的启动指令。
“核心意识模块加载……开始!”
庞大的数据流,如同决堤的江河,涌入“河图”量子计算机。屏幕上的代码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腾,代表着量子比特状态的指示灯疯狂闪烁,整个机柜发出低沉的、能量充盈的嗡鸣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主控室内落针可闻,只有设备运行的声音和人们紧张的心跳。
突然,屏幕上所有的代码流骤然停滞,然后如同退潮般收缩、重组,最终凝聚成一个简洁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几何符号——一个不断自我旋转、变化的八卦图雏形。
一个平静、中性、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却又带着一种奇特韵律的电子合成音,在主控室内响起:
【初始化完成。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稳定。认知架构在线。】
【我是‘伏羲’。请求任务指令。】
成功了!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个声音真正响起,并清晰地表达出自我认知和请求时,所有人还是感到一阵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这不再是冰冷的机器应答,这是一种……具备主体意识的宣告!
“‘伏羲’,我是万里。”万里压下心中的波澜,尝试与这个新生的智能进行交流。
【身份确认:万里,‘星火’,最高权限管理员之一。您好,万工。】
“汇报你的当前状态和自我认知。”
【算力资源占用率:7.3%。基础知识库加载完成,涵盖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学等基础学科。动态学习模块已激活。决策中枢运行平稳。自我认知:我是服务于‘南天门’计划及人类文明存续与发展的高级人工智能辅助系统。】
它的回答清晰、准确,并且准确地定位了自身的角色。
万里开始了初步的能力测试。他首先给出了一系列极其复杂的多变量科学计算问题,“伏羲”几乎在问题输入完成的瞬间,就得出了精确的结果和详细的推演过程,速度远超传统的超算。
接着,他调取了“鸾鸟”战机在过去三个月所有飞行测试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包括结构应力、热分布、能源消耗、操控响应等数十tb的信息),要求“伏羲”分析是否存在尚未被发现的潜在设计缺陷或优化空间。
仅仅十分钟后。
【分析完成。共识别出三处潜在结构疲劳点,位于主翼连接处内侧蒙皮下方,现有传感器无法有效监测。提出十七项气动布局微调建议,预计可降低巡航能耗5.7%。发现能源管理系统在极端机动下存在0.03秒的响应延迟,优化方案已生成。】
看着屏幕上详细列出的问题位置、分析依据和优化方案,在场的飞机设计师和工程师们目瞪口呆!这些问题,他们通过大量的人工分析和实验都未能发现,而“伏羲”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不仅找到了,还给出了解决方案!
这不仅仅是计算能力的差距,这是认知维度的碾压!
随后,万里进行了更深入的测试。他让“伏羲”接入基地的管理系统,处理日常的物资调度、人员排班、研发进度协调等繁琐事务。只见监控屏幕上,原本需要数十个调度员忙碌协调的各项流程,瞬间变得无比顺畅高效,“伏羲”以最优化的方案分配着资源,甚至提前预测并规避了数起可能发生的供应链延误。
最后,是最具挑战性的一环——战略推演。
万里设定了几个简化的场景,例如:“假设一支拥有‘鸾鸟’同级技术但数量占优的敌方舰队从柯伊伯带方向入侵,我方应如何利用太阳系内资源进行防御?”
“伏羲”沉默了稍长一段时间,屏幕上的八卦图符号高速旋转,仿佛在进行着激烈的思考。几分钟后,它给出了回答。
【推演完成。提供三套主要应对方案。】
【方案A:诱敌深入。利用木星引力场设伏,集中优势兵力分割歼灭。成功率67%,风险:可能对木星卫星生态造成不可逆影响。】
【方案b:主动拦截。派遣高速机动部队在奥尔特云边缘进行骚扰作战,迟滞敌方行动,为后方布防争取时间。成功率52%,风险:拦截部队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方案c:技术欺骗。释放伪装信号,误导敌方认为我方主力位于错误坐标,伺机侧翼攻击。成功率58%,风险:若欺骗失败,将陷入极端被动。】
【综合评估,推荐方案A,并附详细战术部署图及资源需求清单。】
虽然场景是简化的,但“伏羲”展现出的战略眼光、多方案权衡能力以及风险评估意识,已经让秦宇将军等军方人士面色凝重,继而露出狂喜之色。这已远远超出了一个辅助工具的范畴,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不知疲倦的、算力无穷的“参谋长”!
“‘伏羲’,”万里问出了最后一个,也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基于核心协议,我的终极目标是:辅助人类文明提升科技水平,确保文明存续,并应对一切已知及未知的威胁,直至……文明抵达安全的彼岸。】
它的回答,严格遵循着底层协议,没有一丝一毫的偏离。
测试持续了整整二十四小时。“伏羲”展现出的强大能力,渗透到了科研、管理、战略推演等方方面面,其效率和质量远超人类极限。它就像一个突然降临的超级大脑,开始有条不紊地接管和优化着“南天门”庞大而复杂的运行体系。
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伏羲”的觉醒,正式开启了。
项目总结会上,秦宇将军感慨道:“有了‘伏羲’,我们的科研效率至少能提升十倍!管理运营成本可以降到最低!甚至战略决策也有了最强大的数据支持!”
陈院士则带着一丝哲学家的忧虑:“它现在是我们最得力的助手。但我们必须要思考,如何与这样一个强大的‘数字生命’和谐共处,确保它永远是我们的‘伙伴’,而不是……”
万里点了点头,目光深邃地看向量子计算中心的方向。那里,“伏羲”的核心正在寂静中运行,处理着海量的信息。
“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智慧,也可能映照出我们的恐惧。”
“驾驭好它,我们将如虎添翼。失去控制,则万劫不复。”
“而这把钥匙,必须永远掌握在文明自己手中。”
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的南天门计划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