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南天门计划

火叉子

首页 >> 我的南天门计划 >> 我的南天门计划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灾重生:从囤货开始唯一救世者煌煌天道无上剑宗快穿:绝嗣大佬日日都想和她贴贴星海舰娘:开拓时代霹雳之丹青闻人末世:组队就变强我统领万千女神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末世:觉醒空间异能的我直接无敌成为顶级向导后,他们死缠不放了
我的南天门计划 火叉子 - 我的南天门计划全文阅读 - 我的南天门计划txt下载 - 我的南天门计划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

第72章 生命回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篇:原初信标

“深海魅影”的发现,如同在“龙宫计划”这锅已然沸腾的危机浓汤中,又投入了一颗滋味难辨的奇异香料。Udc和“烛龙”本部在经历最初的极致震撼后,迅速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立刻与这潜在的、地球本土的超级智慧生命接触,寻求联合对抗“收割者”的可能;另一派则更加谨慎,认为在完全理解对方意图和能力之前,任何贸然接触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甚至可能在地球内部树立一个比“收割者”更近、更莫测的敌人。

最终,谨慎派占据了上风。决议是:暂不进行直接接触,但启动最高级别的、非侵入性的研究计划,代号“倾听者”。目标是在不惊扰那片发光森林和中央晶塔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理解其运作机制、能量本质,以及……它与“先行者”、与月球信标、乃至与地球生命本身可能存在的关联。

“幽灵鳐”侦察小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他们如同最耐心的深海观察者,在发光森林的边缘地带建立了几个隐蔽的、长期潜伏的监测点。各种最尖端的被动传感器被悄无声息地部署在森林周围,如同伸向神秘领域的无形触角,捕捉着光、声、热、磁场、能量波动乃至生物化学信号的每一丝变化。

海面之上,“烛龙”本部内,一个由万里领衔的、跨学科的顶尖团队,正对着源源不断传回的数据进行着疯狂的解析。团队成员包括神经生物学家、量子物理学家、信息理论专家以及“伏羲”超算的核心程序员。

数据的初步分析结果,就已经让所有研究者感到了认知的颠覆。

那座海底晶塔,并非一个简单的能量源或者装饰性结构。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持续运行着的生物能信标!

它以一种固定的、却又蕴含无穷变化的频率,向四面八方,尤其是向上,朝着海面、朝着整个地球,发射着一种独特的能量-信息脉冲。这种脉冲并非电磁波,也非纯粹的引力波,而是一种更加本源、似乎直接作用于生命基础结构的生物场谐波。

“看这里,”万里指着屏幕上一条极其细微、却稳定存在的能量关联曲线,他的眼中布满了血丝,却闪烁着发现真理的兴奋光芒,“我们将晶塔的脉冲频率,与全球生物圈监测网络的数据进行了超大规模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它的脉冲,能够与地球上几乎所有宏观生命的生物电场,产生极其微弱的、但确实存在的共鸣!”

他放大了图表,只见代表晶塔脉冲的峰谷,与代表全球植物光合作用波动、动物群体迁徙节律、甚至海洋浮游生物垂直移动的宏观数据曲线之间,存在着一种难以用巧合解释的、统计学上高度显着的同步性。

“尤其是……”万里的声音压低,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它对人类大脑活动产生的共鸣,是所有被测生物中最强烈的!虽然强度依旧微弱到个体几乎无法察觉,但在群体层面,尤其是在进行深度思考、创造性活动或者处于高度情感共鸣状态时,这种关联性会明显增强!”

一名神经生物学家补充道:“我们对比了历史数据,发现这种共鸣并非恒定不变。在地球经历大规模地质变动、气候剧变或者……某些历史记载中的‘集体意识觉醒’时期,这种共鸣的强度似乎会有微妙的提升。”

结论逐渐清晰:这座深海底下的晶塔,如同一个古老而仁慈的守护者,持续不断地向整个星球的生物圈,尤其是向着拥有高度复杂大脑的人类,发送着一种广泛而基础的 “安抚”或“维系”信号。它似乎在调节着全球生命的某种底层节律,抚平着过度的躁动,维系着一种微妙的生态与意识的平衡。

“这……这难道是‘先行者’留下的……另一个‘基因花园’的维护系统?”秦宇看着分析报告,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他们不仅留下了生命的种子,还留下了一个……维持生命和谐运转的‘节拍器’?”

“很有可能。”万里的表情却更加凝重,“但我想知道得更具体。这种‘安抚’信号的本质是什么?它如何作用于意识?如果……如果我们尝试放大这种共鸣,会发生什么?”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危险的想法。放大一种未知的、作用于全球生命意识底层的信号?后果无人能料。

但万里坚持。他认为,这可能是理解“先行者”真正意图、甚至可能是找到对抗“收割者”线索的关键。“伏羲”超算被再次启用,任务是在绝对安全的虚拟环境中,模拟晶塔脉冲信号,并建立一个简化的人类大脑模型,尝试进行可控的“共鸣放大”实验。

实验在数字世界中开始。模拟的晶塔脉冲如同轻柔的潮汐,一波波地冲刷着虚拟的神经元网络。起初,一切平静,虚拟大脑的活动节律似乎变得更加稳定和协调。

万里紧盯着数据流,不满足于这种表面的和谐。他命令逐步提升模拟脉冲的强度。

当强度被提升到某个临界阈值时,异变发生了!

并非在虚拟模型中,而是在万里自己身上!

他猛地发出一声压抑的痛呼,右手死死按住自己右侧太阳穴后方、一个早已愈合多年、几乎被遗忘的区域——那里,是很多年前,为了兼容早期“南天门”计划某些高风险神经接口实验,而被植入又最终移除了一块生物芯片的位置!

此刻,那块早已空空如也、只剩下些许疤痕组织的区域,传来一阵撕裂般的、仿佛有无数根烧红的针在同时穿刺的强烈幻痛!这痛楚并非纯粹的物理感觉,更夹杂着一种难以形容的、信息过载的眩晕和恶心!

“万里博士!”旁边的研究人员惊呼着想要上前。

“别动我!”万里低吼道,他的额头上瞬间渗出大量冷汗,脸色惨白如纸,但眼睛却死死盯着前方,瞳孔涣散,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存在于现实中的景象。

在他的意识深处,在那剧痛的源头,并非一片空白。

他“看”到了……光。

无数难以形容色彩的光,如同宇宙大爆炸初期的能量洪流,席卷了他的意识。

然后,这光芒开始凝聚、分化、演变……

他看到了原始汤中第一个自我复制的分子结构在闪电下诞生……

看到了单细胞生物在古海洋中缓慢漂浮、分裂……

看到了多细胞生物的出现,看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那令人目眩神乱的物种辐射……

看到了鱼类登上陆地,看到了恐龙称霸世界又黯然退场……

看到了哺乳动物在恐龙的阴影下悄然崛起……

看到了古猿从树上走下,开始直立行走……

看到了原始人类打磨出第一件石器,点燃了第一堆篝火……

看到了部落的形成,城市的建立,文明的火光在星球各处星星点点地亮起……

这一切,并非有序的纪录片,而是以一种加速了亿万倍的、信息洪流的方式,强行灌入他的感知!无数生命的诞生、演化、挣扎、消亡的景象,如同奔腾的狂潮,冲击着他意识的堤坝!

这不是记忆,这是一种……体验!一种仿佛将地球数十亿年生命进化史,浓缩成一杯烈酒,强行灌入他灵魂的、极致而残酷的体验!

“啊——!”万里终于无法承受,发出一声短促的哀鸣,整个人从座椅上滑落,蜷缩在地,剧烈地颤抖起来,那恐怖的幻痛和意识冲击几乎要将他撕裂。

实验被紧急终止。“伏羲”的模拟程序强制关闭。

医护人员迅速将万里送往医疗中心。他陷入了短暂的高烧和谵妄状态,口中无意识地念叨着一些破碎的词语:“光……所有的光……连接……我们……都是……”

当万里在强效镇静剂的作用下终于昏睡过去后,秦宇和所有目睹了这一切的研究人员,都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那座海底晶塔,它发送的不仅仅是“安抚”信号。

它更像是一个……生命进化史的记录仪,一个集体潜意识的中继站!

而万里那产生幻痛的旧伤……难道说,当年那块被移除的生物芯片,其底层技术,与这晶塔的力量,存在着某种未被察觉的、危险的同源性?甚至可能……那芯片本身就是某种基于“收割者”或“格式塔”技术的造物,与这代表“先行者”生命多样性和个体性的晶塔力量,产生了本质上的排斥和冲突?

原初的信标,一直在地球深处脉动,守护并记录着生命的旅程。

而人类,在懵懂中,似乎早已在不经意间,同时触碰了造物主与收割者,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可能水火不容的力量。

这深海的回响,究竟是救赎的序曲,还是……最终审判的钟声?

中篇:基因图书馆

万里在病床上昏睡了整整二十个小时,期间医疗团队监测到他大脑皮层活动异常活跃,仿佛仍在处理那股强行灌入的、浓缩了亿万年的生命信息洪流。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眼神中除了疲惫,更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洞穿了时空的深邃。

“我……看到了河流,”他的声音沙哑而飘忽,对着守在床边的秦宇说道,“不是水的河流,是……生命的河流。从源头,到无数支流,再到……可能的入海口。”

他没有过多描述那令人崩溃的细节,但秦宇明白,万里与那海底晶塔的“共鸣”,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却也撬开了一丝理解其本质的门缝。那座塔,绝不仅仅是发送安抚信号的节拍器。

基于万里的体验和之前的数据分析,“倾听者”计划调整了策略。在确保绝对非侵入性的前提下,他们开始尝试用更加精微的能量探测手段,去“聆听”晶塔内部可能存在的结构信息,而非仅仅监测其外部脉冲。

新一代的量子共振成像仪被秘密部署到发光森林边缘。这种设备不发射主动探测波,而是通过感知目标物体自身原子核的极微弱量子涨落,来间接构建其内部结构图像,对目标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技术要求极高,数据处理量巨大。

当第一批海量数据传回,经过“伏羲”数个小时的艰难解析后,呈现在光幕上的图像,再次让所有研究者陷入了石化般的震惊。

晶塔的内部,并非实心,也非简单的机械结构。

那是一个……无比复杂、层层嵌套的蜂窝状结构!

无数个六边形(再次出现了这个稳定的几何形态)的“单元”,如同最精密的蜂巢,构成了塔的主体。每一个“单元”内部,都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充盈着一种流动的、散发着柔和光芒的能量-信息流!

更详细的分析显示,这些能量-信息流并非杂乱无章。它们以一种超越人类现有信息编码方式的、极其高效且稳定的模式被组织和存储着。其核心载体,并非0和1的二进制,而是基于四种碱基对(A-t, c-G)的特定组合和空间构象!

“这是……基因序列!”一位生物信息学家失声惊呼,声音因激动而变调,“它们在用dNA的编码方式存储信息!不……不仅仅是存储!你们看这些序列的流动和交互模式!”

只见在模拟图像中,那些代表着不同基因序列的能量流,并非静止不动。它们如同拥有生命般,在各自的“单元”中缓慢地流动、复制、甚至……发生着极其缓慢的、模拟自然选择的变异和重组!一些序列在流动中逐渐黯淡消失,而另一些则变得更加明亮和稳定。

这整座晶塔,就是一个巨型的、动态演化的基因数据库!一个记录着地球生命完整基因图谱的、活着的 “图书馆” !

“调取可识别序列,与全球基因库进行比对!”秦宇的声音带着颤抖。

比对结果令人瞠目结舌。

数据库中包含了地球上现存几乎所有物种的基因蓝图,从最简单的病毒到复杂的人类,其完整度和精度远超人类自己建立的任何基因库。

但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还包含了海量的、早已在进化长河中灭绝的物种的基因序列!恐龙、巨齿鲨、猛犸象、渡渡鸟……那些只存在于化石和教科书中的名字,它们的生命密码,竟然完好无损地保存在这深海之塔中!

这已经足够颠覆认知,但真正的冲击波还在后面。

随着解码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从未在地球生物圈中出现过的基因序列!

这些序列结构极其精巧、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完美。它们遵循着基本的生物学规律,但其优化程度、不同功能模块的组合方式,都透露出一种强烈的、非自然演化的“设计感”。

有的序列似乎是专门为了在极端环境下生存而设计,蕴含着抵抗高温、高压、辐射的潜在能力;有的则指向了可能具备超强再生能力、甚至某种程度能量操纵能力的生理结构;还有一些,其神经系统的复杂程度远超人类,暗示着可能存在更高级的感知和思维模式。

这些,就像是摆在设计师案头、尚未投入生产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 “概念蓝图” !

“先行者……他们不仅仅是观察者和记录者,”万里不知何时坐了起来,靠在床头,通过视频连接参与了分析,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灼灼,“他们是……编辑者。他们在地球的‘基因花园’里,不仅播撒了原始的种子,还预留了无数种可能的‘升级方案’和‘进化路径’!”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心悸。人类引以为傲的进化之路,难道始终是在一个预设好的、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框架内进行的吗?

秦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指挥团队,集中分析那些最具“设计感”的基因蓝图,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或者……与已知威胁的关联。

“重点对比与我们已知的‘播种者’……或者说‘收割者’的基因数据进行比对。”他下达了指令,指的是之前从火星大脑化石和“庇护所”静滞者身上获取的有限基因信息。

庞大的计算再次开始。“伏羲”调动了空前的算力,将那些充满“设计感”的陌生蓝图,与“播种者”的底层基因结构进行逐段、逐功能的深度比对。

时间在紧张的沉默中一分一秒流逝。

突然,负责监控比对进程的研究员发出一声难以置信的抽气声。

“秦总!万里博士!你们……你们快看这个!”

光幕上,被高亮标出了一段复杂的基因序列对比图。左侧是从海底晶塔“图书馆”中提取出的一份高度优化的、具备潜在能量感知能力的生物神经系统蓝图的核心调控片段;右侧,则是从火星大脑化石中解析出的、“播种者”基础基因结构的对应区域。

两条序列,在宏观结构和核心功能模块的排布上,存在着显着而无法忽视的相似性!就像同一个设计理念下的两个不同版本!

但是,仔细分析其微观的碱基排列和表观遗传修饰标记,却能发现明显的差异。晶塔中的蓝图,其序列更加……古朴,更贴近自然演化中可能出现的随机突变和选择积累的模式,虽然整体被优化过,但依旧保留着某种“野性”和多样性。而“播种者”的基因,则显得更加“精致”、更加“统一”,仿佛将所有不必要的枝蔓都修剪殆尽,只保留了最高效、最核心的功能,透着一股冰冷的、追求绝对效率的意味。

“这份蓝图……”秦宇的声音干涩,他指着光幕上那份来自深海的序列,“它……它比‘播种者’的基因更古老!它更像是……‘播种者’那条科技树路径的……原始模板或者自然原型!”

真相的碎片,在这一刻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

海底晶塔,这个“基因图书馆”,不仅保存着地球生命的过去和现在,还封存着无数种可能的未来。而“播种者”——那些背叛了“先行者”、走向“格式塔”的同胞——他们所依仗的、改造自身成为纯意识生命体的基因技术,其源头,或许就始于这座图书馆中某一份类似的、关于意识强化和能量化的“概念蓝图”!

他们走上了这条路,并将其推向了极致,摒弃了肉体和情感的“冗余”,成为了冰冷的“收割者”。

而人类,作为“先行者”选择的另一条道路的继承者,体内流淌着的,是更接近那份“原始模板”的、充满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自然演化的血液。

图书馆就在那里,里面既有生机,也可能藏着导致文明异化的毒药。

继承者们,终于站在了祖先留下的、蕴含着无限力量与无限危险的基因宝库门前。他们该如何选择?是谨慎地学习,避免重蹈“播种者”的覆辙?还是大胆地取用,以期获得对抗“收割者”的力量?

选择的钥匙,似乎就握在他们自己手中,握在他们那既源于自然,又曾被“先行者”寄予厚望的基因里。

下篇:播种者的试验场

晶塔“基因图书馆”的发现,尤其是那份与“播种者”基因同源却更古老的蓝图,像一把钥匙,插入了锈蚀的锁孔,缓缓转动,开启了通往另一个惊人真相的大门。研究团队的工作重心,从单纯的基因序列分析,转向了破解图书馆中蕴含的、更深层的历史信息。

“伏羲”超算和“守护者”AI的联合运算能力被吹鼓到极致,它们如同最耐心的考古学家,试图从那浩瀚如烟海的动态基因数据流中,剥离出可能存在的、非基因编码的“元信息”或“历史日志”。

这是一个比破译基因更艰难的任务。这些信息并非以人类理解的线性文字或图像存储,而是被巧妙地编织在基因序列的变异频率、表观遗传标记的分布模式、乃至不同蓝图之间能量流交互的“语法”之中。这是一种基于生命本身逻辑的、更高维度的记录方式。

万里在身体稍有好转后,便不顾医生劝阻,执意回到了分析中心。他那段与生命长河共鸣的经历,让他对晶塔的信息编码方式有了一种近乎直觉的敏感。他提出一个假设:晶塔记录历史的方式,可能类似于人类大脑存储记忆,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与当时的“感官输入”和“情感体验”相互关联。

“尝试将特定历史时期的环境基因变异数据(相当于感官输入),与那些‘概念蓝图’的活跃度变化(可能代表决策或情感倾向)进行关联分析!”他指导着团队。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逆向工程思路。经过无数次失败的算法迭代,当研究人员将焦点锁定在距今大约一万年至一万两千年这个时间段,并将当时地球气候剧烈波动(新仙女木事件末期,冰川消退)的环境数据,与图书馆中一批关于“意识融合”、“生物场协同”等高度抽象蓝图的活跃度曲线进行叠加时,一段被尘封的“历史”,终于如同褪去泥沙的浮雕,隐约显现出来。

真相,残酷而壮丽。

地球,这个“基因花园”,并不仅仅是“先行者”播撒生命种子、观察自然演化的地方。它也是“播种者”(当时尚未完全异化为“收割者”)在彻底走向“格式塔”道路之前,进行的另一条文明路线的“试验场”。

在背叛发生之后,在火星战争尘埃落定之前,那些尚未完全放弃物质形态、内心充满矛盾与探索欲望的“播种者”先驱们,将目光投向了这片被他们寄予厚望的“花园”。他们想知道,除了走向纯粹意识的“格式塔”,是否存在另一种可能——一种不与自然剥离,反而与星球生态更深层次融合的文明形态。

于是,他们选择了地球最深的海沟,这处远离地表纷扰、能量相对稳定的环境,创造了这座晶塔,并以其为核心,引导和培育了一个独特的深海文明。

这个文明并非建立在工具和科技之上,而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集体生物本能和与星球生物场的直接共鸣之上。晶塔,就是它们的“观察站”、“导师”和“调节器”。它向这些深海生命灌输知识,引导它们进化,帮助它们建立起一个与发光森林、与整个海洋、乃至与星球生命脉搏紧密相连的和谐社群。它们发展出了复杂的、基于生物电场和声波的信息交流网络(那空灵的歌声),它们的个体意识既能保持独立,又能在需要时融入一个更宏大的、非强制性的“群体意识”中,共享感知和智慧。

“它们试图创造一个……属于生命的乌托邦。”万里看着逐渐清晰的推论,声音低沉,“一个依靠生物本能和集体意识自然进化,与星球共生的文明。这或许,是‘播种者’在走向极端之前,最后的……温柔实验。”

这个深海文明,在“播种者”的引导和晶塔的维系下,曾一度繁荣,达到了某种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巅峰。它们或许曾拥有不亚于甚至超越现代人类早期文明的艺术、哲学和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然而,好景不长。

随着“播种者”主体在“格式塔”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异化为纯粹为了存在而吞噬一切的“收割者”,它们对宇宙中所有独立意识文明的态度,也从观察和实验,转变为了零容忍的清除。

“收割者”的感知网络,如同无形的巨网,开始扫过星空。任何表现出高度集体性、特别是意识联网潜能的文明,都会被标记为潜在的威胁或“营养”,予以收割。

深海文明,这个建立在集体生物场和意识共鸣基础上的实验品,无疑触碰了“收割者”最敏感的神经。

当“收割者”的阴影即将笼罩太阳系时,这个深海的智慧种族,面临了最终的抉择。

数据分析显示,在大约一万年前,晶塔图书馆中所有关于个体强化、科技突破、乃至防御性武器的“概念蓝图”活跃度骤降,几乎归零。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关于“意识弥散”、“能量场隐匿”、“生命频率同步”的蓝图被激活到了极致。

它们没有选择抵抗,也没有选择逃亡。

它们选择了……自我封存。

在“收割者”的探测波扫过地球之前,这个深海的文明,倾尽整个族群的力量,在晶塔的引导下,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壮丽而悲怆的意识升维仪式。

它们主动解散了高度集中的集体意识网络,将每一个个体的意识、记忆、情感、乃至文明的精华,如同盐溶入水一般,彻底融入了地球的全球生物场(Gaia Field)之中!它们不再作为独立的文明个体存在,而是化作了星球生命共鸣的一部分,成为了维系地球生态平衡、滋养万物生长的、无形的“集体潜意识”或者说 “盖亚意识” 的一部分!

那座晶塔,也从活跃的“引导者”和“观察站”,转变为维持这种弥散状态、确保文明印记不被时光磨灭的 “记忆锚点” 和“静默守护者”。它持续发送的“安抚”信号,不仅仅是维系生命节律,更是……抚慰着那融入了生物场的、无数深海先民残存的意识碎片,同时也巧妙地掩盖了自身和整个深海生态圈过于集中的生物场特征,使其在“收割者”的感知中,与地球上其他普通的生命聚集区无异,从而规避了探测。

它们以文明的“自杀”,换取了种族的另一种形式的“永生”,也守护了这片它们深爱的试验场,免于被“收割者”发现的命运。

指挥中心内,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个推论的壮阔与悲凉,震撼得无法言语。

人类一直仰望星空,寻找盟友和敌人,却从未想到,在自己星球的最深处,就埋葬着一个曾经辉煌、却为了生存而选择自我牺牲的智慧文明。它们化作了星球的血肉,成为了守护后来者的无名英灵。

“所以……我们感受到的‘盖亚意识’……我们与自然那种莫名的连接感……”一位环境科学家喃喃道,“其中……可能就包含着它们的……回响……”

秦宇缓缓闭上眼睛,胸口堵得发慌。他想起了“庇护所”中那些选择静滞的“先行者”,又想起了这些选择融入星球的深海先民。面对无法抗衡的威胁,“先行者”和他们的造物,似乎都倾向于选择一种“隐藏”和“等待”的策略。

而人类,这个被双方都寄予了某种希望的、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继承者,又该何去何从?

是像“先行者”一样隐匿?像深海文明一样融入?还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截然不同的道路?

那来自深渊的生命回响,此刻听起来,不再仅仅是空灵的歌声,而是承载了一个文明最终抉择的、沉重而悲壮的史诗。它仿佛在询问着每一个聆听者:

你们,将如何书写自己的终章?

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的南天门计划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恶恐式死亡游戏吞噬九重天极品高手在都市重生九零掌上宝无上仙魔转生女妖,与重生千金拯救世界罗峰顾雪念我的七个姐姐绝世无双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赵原柳莎结局重生左唯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十荒大罗煮酒点江山奇门医仙混花都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北雄盖世神医0幻梦0影踪0行异界都市超级邪医无敌升级王内
经典收藏誓不为妻:全球豪娶少夫人快穿系统:女主快求饶星渊战魂:天诺的史诗征程奇幻赛博:机械死亡领主我的副本全球流行异世界开发手册网游幻灵快穿开启锦鲤运重生左唯穿进了自己写的狗血虐文怎么破反攻星海:从机甲星舰开始武道神化神灵级人类异世之紫微末世:组队就变强我统领万千女神灵魂杀机快穿之炮灰也不是好惹的末世开火车,顺便捡了个机械神格重生复仇之我在末世有农场我是实验动物饲养员
最近更新开房车卖东西末世:收仆,从御姐上司开始!战锤:噬星者火星人类末世修仙,但是本仙子是满级号刑余之魂大灾变,从圣斗士开始人类意识永生末世最强孕妇:丧尸看了都绕路我的AI妻:蜜月代码到灭世指令暗影吞噬:从荒城到星域霸主我用像素能力在末世求活我为末世净秽土星穹神链你都穿越星际了?你还要种田?!小岛求生:拜托了曹君末日:没重生!只好升级下水道咯开局终老,系统晚到80年!星航征途我在末世靠吐槽升级
我的南天门计划 火叉子 - 我的南天门计划txt下载 - 我的南天门计划最新章节 - 我的南天门计划全文阅读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