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漳水两岸的风已裹挟着新的战意。项羽勒马立于北岸高坡,目光如鹰隼般投向南岸 —— 那里,章邯率领的二十万秦军主力据守棘原,深沟高垒,营寨连绵数十里,黑色的秦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一条蛰伏的巨蟒,散发着危险的气息。王离军团的覆灭虽折了秦军一臂,但章邯手中的兵力仍不容小觑,且多是经历过战场磨砺的老兵,加之棘原地势险要,粮草充足,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传我号令,诸侯联军随我南下,隔漳水列阵!” 项羽的声音带着战后的沙哑,却依旧威严十足。随着命令下达,四十万诸侯联军如同潮水般向南推进,最终在漳水北岸扎下大营,与南岸的秦军形成对峙之势。旌旗招展,营垒密布,四十万大军的气势虽震慑人心,却也难掩内部的裂痕 —— 联军成分复杂,既有楚军、赵军、魏军等反秦主力,也有不少趁势崛起的地方武装,诸侯将领各怀心思:有人想借楚军威势捞取战功,有人则畏惧秦军战力,只求自保,真正能随项羽冲锋陷阵、打硬仗的,仍是他麾下那支经历过破釜沉舟的楚军核心。
对峙的第一日,项羽便亲率三千精骑,抵近漳水岸边挑战。他立马河边,手持长戟,高声怒斥章邯:“章邯老贼!巨鹿一战,尔等丧师辱国,还不速速率军投降!若敢再战,定叫你全军覆没!” 南岸秦军将士闻言,无不面露怒色,却无人敢渡河应战 —— 巨鹿之战的惨烈场景早已传遍军营,项羽的威名让他们心生畏惧。章邯站在营墙上,看着对岸的项羽,面色凝重,却始终按兵不动,只是下令加强防御,严守营寨。
接下来数日,项羽数次派兵挑战:先是派英布率领五千步兵渡河佯攻,试探秦军防线;后又亲自率精骑突袭秦军的渡口哨所,斩杀秦军几员裨将,缴获不少物资。可章邯如同老狐狸般,吸取了王离战败的教训,始终坚守不出,任凭楚军如何挑衅,只是凭借坚固的营垒和充足的粮草,试图拖延时间,消耗联军的锐气与粮草。
战事渐渐陷入胶着。漳水两岸的大营里,气氛截然不同:秦军依托棘原的粮草储备,将士们衣食无忧,虽有战败阴影,却也能稳住军心;而诸侯联军的粮草补给线漫长,且需从各诸侯封地征集,运输困难,随着对峙日久,粮草日渐紧张。营中开始出现抱怨之声,不少诸侯将领私下聚集,抱怨项羽 “穷兵黩武”,甚至有人提议 “暂时撤军,待粮草充足后再图决战”,联军内部的怠惰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
项羽的中军大帐内,气氛也日渐凝重。英布虎着脸,一把将案上的酒爵摔在地上,粗声说道:“上将军!如此僵持下去,于我军不利啊!那章邯老贼龟缩在营中不出,我们总不能一直耗在这里!再拖下去,兄弟们的士气都要磨没了!”
范增坐在一旁,手指轻轻抚着胡须,沉吟道:“英布将军所言极是。章邯虽败一阵,但秦军主力未损,根基仍在。棘原营垒坚固,易守难攻,若强行猛攻,我军伤亡必重,恐难承受。如今联军内部人心浮动,粮草短缺,久拖必有变故,需以计破之,方能打破僵局。”
项羽眉头紧锁,目光死死盯着案上的舆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发出 “笃、笃” 的沉闷声响。他何尝不想速战速决?章邯是杀叔父项梁的仇人,巨鹿大胜后,他早已迫不及待想将其斩于马下,可章邯用兵老辣,防守无懈可击,一时竟找不到破敌之策。帐内陷入寂静,只有烛火跳动的声音,映衬着众人的焦虑。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亲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身披铠甲的亲兵快步走进帐内,单膝跪地,高声禀报:“启禀上将军!营外巡逻队抓获一名试图混入营地的秦军信使,从其身上搜出一封密封的绢书,似有重要军情!”
“哦?” 项羽精神一振,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猛地站起身,“带上来!”
片刻后,一名衣衫褴褛、浑身沾满尘土的秦军士卒被两名楚军兵士押了上来。他面色苍白,浑身瑟瑟发抖,显然是经历了长途奔袭,又被抓获后心生恐惧。不等项羽审问,他便颤抖着从贴身处掏出一封绢书 —— 绢书已被汗水浸得有些模糊,边角微微卷起,却仍能看出密封的印记。
项羽走上前,一把夺过绢书,撕开封口,展开细看。越看,他的眼中越是精光爆射,嘴角渐渐勾起一抹冷笑。这封书信并非章邯写给他人,而是咸阳城中赵高的亲信写给章邯麾下司马欣的密信。信中先是严词斥责章邯 “久战无功,损兵折将,致使巨鹿之败,丢尽大秦颜面”,随后又暗示 “朝廷已对章邯生疑,赵高大人有意追查其失职之罪,若再不设法扭转战局,恐难自保”,字里行间充满了威胁与猜忌,显然是赵高在朝中构陷章邯,意图借机剥夺其兵权。
“天助我也!” 项羽猛地一拍案几,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畅快与杀意,“章邯老贼!你的死期至矣!”
范增连忙接过书信,仔细翻阅一遍,看完后也忍不住抚须长叹,眼中露出欣慰之色:“赵高弄权,自毁长城,竟在此时构陷章邯,真是天赐良机!章邯如今外有我军压制,内有朝廷猜忌,进退两难,军心必乱!此乃招降章邯的绝佳时机!若能劝降章邯,不仅可除一大敌,还能收编二十万秦军,我军实力必将大增,灭秦指日可待!”
帐内将领们闻言,也纷纷面露喜色,刚才的焦虑一扫而空。英布兴奋地说道:“上将军!不如即刻派使者前往章邯营中,晓以利害,劝其投降!若他不识时务,我等便趁机发动总攻,定能一举破敌!”
项羽收起笑容,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英布所言有理。传我命令,即刻派使者携带此信,前往章邯营中劝降。同时,命各军做好战斗准备,若章邯拒不投降,便趁其军心混乱之际,渡过漳水,发起总攻!”
随着命令下达,中军大帐内的凝重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即将破局的兴奋与期待。漳水两岸的对峙僵局,因这一封意外截获的密信,悄然迎来了转折,而大秦王朝的命运,也在这一刻更加岌岌可危。
喜欢天问:大秦末路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天问:大秦末路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