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有疑。”一位名叫林志明的舰长率先出列,甲胄碰撞声在死寂中格外刺耳。他粗黑的手指在“急流攻坚舰”的模型上摩挲,指腹沾着的木屑簌簌掉落:“归州那段江,漩涡能吞整艘船。您说的三段推进,明轮在急流里怕是会被冲得倒转,水力喷射孔若被礁石撞坏,船就成了顺水漂流的靶子……”他喉结又动了动,声音压得更低,“前几日试航,连最老练的舵手都不敢开太快,真要顶着滚石冲城,怕不是肉包子打狗?”
钟鹏举抬手按住沙盘边缘,目光扫过林志明沾着木屑的手指,以一贯的平静说道:“所以我才保留每船八十条桨。林舰长担心的明轮倒转、喷射孔堵塞,我让工匠试过三十次。”
舱内火把噼啪作响,他俯身指向“急流攻坚舰”模型的明轮部位:“新换的锰钢叶片,边缘锻成反曲形,水流冲击时会像鱼鳍般自动顺向,哪怕漩涡里也能保持三成动力。至于喷射孔——”他指尖点向模型船腹,“加装了弹簧护罩,遇礁石会自动闭合,比你甲胄的护心镜还结实。前日军械营试过,用三十斤的石锤猛砸,护罩只凹进去半寸。”
“你必须明白,我们的优势在于领先世界千年的冶炼与锻造技术。秉持我一贯的保守作风,处理任何事务时,我总是首先做最坏的打算。这是我作为指挥官的职责所在,毕竟每一位兄弟的生命都无比珍贵。”
林志明频频点头,钟鹏举忽然提高声调:“你说试航时舵手不敢加速?昨日三更,我让三艘改良舰从崆岭滩顺流冲了十趟。”他扯开观察舱的帐帘,外面月光下,三艘战船的剪影正泊在码头,船首的铁皮在月色里泛着冷光,“第七趟时,舵手张老三硬是在漩涡里转了个圈,把船稳稳停在预定位置。他说啥你知道吗?”
“我们的江防控制舰很适合在峡州的洄水湾停泊与转向。船身两侧加装“平衡翼”(宽1丈的钢质翼板),在江面遭遇漩涡、侧风或守军火攻船冲击时,稳定性提升六成。”
钟鹏举踱步到林舰长面前,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金属般的硬度:“他说,这船比峡江的老鳖还能钻。”
林志明喉结滚动,刚要开口,钟鹏举已转身指向沙盘上的归州城:“至于滚石——”他抓起一把碎石撒在模型城墙上,“首先,海军“前突队”以霰弹覆盖岸上投石机阵地,后续战舰用射程五百步的前膛炮和轰天炮会在敌人的武器的射程以外先把他们布置在两岸的交叉火力点定点清除。
同时,陆军攀岩部队从后翼突袭炮台,用天雷炸毁炮台和火药库。
漏掉了的或隐藏的火力点,前锋舰会用各舰二十具火箭筒和火焰喷筒,抵近时烧光剩下的崖上的投石机。
此战的关键是在蜀军反应前瘫痪其水上拦截系统,为后续舰队突入打开通道。
你水师只管把船贴到城墙根狠狠地炮轰,后续的事,有步兵顶着。”
另一位海军将领邓六军则抱着胳膊,脚尖无意识地踢着沙盘边缘的碎石。“那新型的青铜炮是厉害,”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可峡州的拦江铁链难打,我上次打荆南水寨时不少舰船试射三发炮弹都打偏了。铁链在水里晃,船也在水里晃,望山瞄准镜再好使,总不能让江水别动吧?万一炮管炸了膛……”他没再说下去,但帐内众人都想起了上月试炮时,那名被崩飞的炮手的惨状。
“邓将官见过峡江的漩涡吗?”钟鹏举没直接回答,反而抛出个看似无关的问题,见邓六军愣神,又继续道,“漩涡里的水看着乱,实则有规律——外圈快、内圈慢,就像你炮管里的火药燃烧,看似狂暴,实则能算出推力。”
他将碎石重重按在沙盘边缘,溅起的细沙粘在新型青铜炮的木质模型上:“上次试射的望山镜,是按平地准头做的。这次改了新家伙——”他从案上拿起个铜制小管,管壁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刻度,“这叫‘水流补偿镜’,里面嵌着铅锤,船晃得越厉害,刻度线偏得越慢。铁链在水里晃,它就在镜里‘定住’,三发炮弹至少能中两发。”
钟鹏举引领众人走到船头。“炮管炸膛?”他的声音骤然提高,“新铸的青铜炮管壁厚增加了三分,接口处还用铜箍加固,昨天试射了十发,炮身只是发烫,并未损坏。”他突然指向最左侧的那尊炮,“你让人填装三倍火药试试,看它是否会炸膛——若炸了,我赔你三个炮手;若不炸,你就得让弟兄们将炮弹射入铁链眼内。”
他指着卸下的一尊青铜炮管的断面,那些细密的裂纹像老人手背的皱纹:“青铜延展性好但强度低,就像棉线,能弯不能猛拽。”解决之道藏在“梯度壁厚”里——他让工匠在炮尾1尺范围内,每寸增加3分壁厚,形成平滑过渡的“应力缓冲区”,就像给胳膊肘加了层护垫。更关键的是药室设计:将传统圆柱形药室改为“倒锥形”,底部略宽于炮管内径,让火药燃气压力沿锥形面均匀分散,避免在炮尾形成应力集中点。试射时,他特意让士兵用铜锤敲击炮身,回声清脆无杂音——这是他大学时修读机械设计与加工专业时学的“声学探伤法”,验证炮管内部无隐性裂纹。
灰口铸铁的炮管断面泛着银灰色的麻点,钟鹏举用指甲刮了刮,粉末簌簌掉落:“这东西硬得像石头,却经不住磕碰。”他的对策是“复合炮管”——内层用退火处理的灰口铸铁(降低脆性),外层套上厚铁皮箍,铁皮与铸铁间夹着浸过桐油的麻布,就像给玻璃裹上棉絮。更绝的是“预紧工艺”:用绞盘将铁箍勒紧,让外层铁皮始终对铸铁管施加向内的预应力,抵消火药燃气的向外推力。他给工匠演示时,特意用火烧红铁箍再套上,冷却后的收缩力让两者咬合成整体,“就像给木桶上箍,越紧越不容易散”。
精钢炮管的断面光亮如镜,却在炮尾处有一圈细微的变形痕迹。钟鹏举摸着这些痕迹道:“钢的强度够了,但韧性差,就像绷紧的铁丝,一折就断。”他的方案藏在炮尾的“环形泄压槽里——在药室后端车出三道深半寸的环形凹槽,槽内镶嵌紫铜片,当膛压超过临界值时,紫铜片先被挤压变形,像安全阀一样泄出部分压力。同时采用“阶梯式膛线”,从药室到炮口的缠角逐渐减小,让弹丸加速更均匀,避免瞬间冲击产生的应力峰值。试射前,他用拉力机测试钢的屈服强度,确保每寸炮管都能承受1000斤的拉力——这是他根据火药配方算出的安全阈值。
邓将军望着那些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的各式炮管。钟鹏举却抓起枚炮弹塞进他手里,那铁疙瘩沉甸甸的,尾端缠着圈细细的麻绳。“还有这个,”他指尖点着炮弹尾部,“缠了麻绳的是‘链弹’,炸开能散成五截带倒钩的铁索,就算没直接打中铁链,也能缠住它的关节。到时候不用打断,只需让它卡壳,水军的‘液压剪’就能趁势而上。”
他目光扫过舱内诸将,说道:“峡州守军设置的“拦江铁链,这次我真的不想集中炮火轰或剪断它。”
“本来我已经准备了铁链切割装置:船头安装“液压剪”(由冶炼和锻造工厂的锻钢活塞驱动,人力泵提供动力),可剪断峡州守军设置的“拦江铁链”。剪口配备“锯齿刀片”,针对铁链连接处的薄弱环节发力,单次操作耗时不超过一刻。”
“最新情报显示峡州第一道拦江铁链采用“分段式悬挂”设计:以荆门山与虎牙山的固定柱为支点,铁链平时收至岸边(或仅留单链象征性阻隔),仅在敌军逼近时(如我方船队出现),通过绞盘将多段铁链连接并升至水面下3尺处——既不影响己方小船(吃水1尺以下)通行,又能拦截敌方大型战船(吃水3尺或以上)。这种“按需启用”的模式,使守军在和平时期可维持民生航运(如本地渔船、货筏),战时则瞬间形成屏障。”
“峡州地区气候湿润,多雾天气常见,雾气会影响炮手的视线,进一步降低射击的准确性。炮轰铁链在实战中不可取,这与上次堵住荆南水寨门口炮轰铁链不同。我们这次攻打峡州要攻其不备,不能在在外围耗费太多的时间。况且若无法快速切断铁链,船队会被堵在荆门山与虎牙山之间的狭窄江面,遭两岸炮台交叉火力绞杀。”
“链的核心作用是迟滞敌军而非断绝航运。中大型战船(如海鹘战舰),升起到水下两尺或升到水面上的铁链可迫使其中途停船,暴露在两岸炮台的火力范围内;
对小型渔船、商船,铁链仅起到威慑与盘查作用——守军会通过喊话要求停船接受检查,确认无敌军嫌疑后(如出示通关文牒),可临时开启通道放行,避免因完全断航引发周边民众反抗。
我们要突破封锁,到时不一定要切断铁链了,例如,第一在铁链开启放行民船的间隙发动突袭,或利用小型冲锋舟从应急通道渗透,然后控制该关卡;第二是派船上的水手潜水偷袭守卫绞盘的敌人并控制绞盘,阻止他们把将多段铁链连接并升上来。
即使他们通过绞盘将多段铁链连接并升至水面下3尺处也阻拦我们不了我们的海鹘、急流突击舰和江防控制舰,我们可以通过那三块减深板和伸缩龙骨,可以使吃水减为两尺。但那些运输船还是过不了。”
“还有归州对岸的炮台务必首先要摧毁。”原江州水军老将梁广建拄着铁矛,矛尖在地上戳出小坑,“归州八牛弩射程五百步,咱们的炮也才五百步。最怕船没靠近就先挨箭,那折叠跳板还没搭到崖上,怕就被火箭烧断了。”他浑浊的眼睛望着沙盘上归州城的模型,那半嵌在山体里的城墙,像头蹲伏的巨兽,正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即便折叠跳板成功搭在崖壁,士兵攀爬时需直面炮台抛石机投掷的“链球弹”——这种多石串联的武器在江面形成密集弹幕,单次齐射可覆盖20丈宽的登陆区域,伤亡率预计超过五成。”侦察搜索营营长唐能文说道,“而‘鬼见愁’栈道仅容单人通行,步兵行军时若遭遇滚石伏击,前后队会形成拥堵,沦为崖上守军的活靶,参考侦察小队“三成生还”的先例,陆路增援几乎等同于自杀。”
钟鹏举平静地说:“所以两岸的炮台务必先逐一清理。但每个炮台后面的山壁都有藏兵洞和弹药库,我们正面的炮火只能摧毁表面的工事、抛石机和床弩阵地,最终还是要依靠陆军从后面攀爬上去,消灭藏在洞里的有生力量。”
归州与峡州的防御体系堪称“天造地设”,守军凭借铁链、炮台、崖壁构建出“无处可逃”的绝境。士兵目睹战友被弩箭穿透甲板、被滚石砸碎头盔,极易陷入恐慌——水师可能因一艘船失控而导致全线溃逃,步兵或在栈道上因拥堵而自相践踏。将领们的畏难心态并非单纯源于“怕死”,而是深知这种“以血肉填天险”的打法,实质上是拿士兵的生命去试探技术与地形的极限。一旦首战受挫,整支军队的士气便会如峡州的铁链般瞬间崩断。
这些风险犹如峡江中的暗礁,表面可见的是急流与炮台,隐匿不现的则是技术缺陷与心理崩溃的连锁反应。钟鹏举的计划若要顺利实施,不仅需攻克蜀军的坚固防线,更需跨越时代技术的巨大鸿沟及战场环境的致命考验,而这正是令帐下将领们深感寒意、脊背发凉的根源所在。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