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鹏举早就针对钟家村江南制造总局(核心是生产先进民用机械、军舰、火药、枪炮和飞行器等军民物资)建立了反间谍系统,专门成立有自己的族中近亲子弟和亲信组成的保密局,各个工厂(局)成立保密分局,主要是建立物理隔离+人员管控+技术加密+主动反制”的四维防御网,结合十国的技术条件与穿越者的现代安防思维,具体措施如下:
一、物理隔离:构建“三层防御圈”。
1.外围警戒圈(半径5里)。
地理屏障:以钟家村为中心,将周边5里范围划为“禁地”(十九点六平方公里),外围挖掘宽3丈、深2丈的护城河,仅留东、西两座吊桥(每日辰时开、申时关,由亲信卫队值守)。河对岸清除任何灌木和植被,阻止潜行靠近。
流动哨与暗哨:每三十丈设置1个小型“箭楼”(高10丈,配备炊事和卧具,配置四个钟鹏举发明的铜制望远镜和强弓硬弩),由48名士兵(忠诚度经三代政审)全天候值守,发现陌生面孔立即以“烟火信号”通报(白天举旗、夜间点火或发射信号弹)。暗哨伪装成樵夫、农夫,潜伏在必经之路,记录往来人员的“体貌特征+口音特征+携带物品”(如携带“石灰粉”、“空油壶”,或操外地口音者可能是间谍,前者用于标记,后者可能装火药样本)。
2.江南制造总局建造双层钢筋混凝土城墙,分为内城和外城,防御体系既自成一体,又与钟家村的城墙相连,常驻守军四千五百人。
3.厂区隔离圈(内城内)。
分区封锁:制造总局按“工序隔离”原则分为六大区块,各区之间用混凝土墙(厚3尺)分隔,仅设1个通道(由卫队持腰牌查验):
先进民用机械和工具区:核心车间需“双牌准入”(本人腰牌+当日临时牌)并经两重关卡验明身份;
发动机厂区:需“双牌准入”(本人腰牌+当日临时牌),并经三重关卡验明身份,围墙外50步内禁止无关人员停留;
飞行器厂区:需“双牌准入”(本人腰牌+当日临时牌),并经三重关卡验明身份,围墙外50步内禁止无关人员停留;
造船区(船坞、木料加工):禁止携带火种、金属容器入内,需“双牌准入”(本人腰牌+当日临时牌),并经两重关卡验明身份;
火器弹药区(硝石提纯、各种火药配比和各种弹药组装):单独设在山区下风向,禁止携带火种、金属容器入内,需“双牌准入”(本人腰牌+当日临时牌),并经四重关卡验明身份,围墙外50步内禁止无关人员停留;
枪炮区(枪炮管以及关键部位锻造和铸造、弹药装配和枪炮组装):禁止携带火种、金属容器入内,需“双牌准入”(本人腰牌+当日临时牌),核心车间(如枪炮管镗床房)需经四重关卡验明身份,围墙外50步内禁止无关人员停留。
视觉阻断:车间窗户加装“斜格铁网”(既通风又防止窥探),屋顶铺设茅草掩盖内部烟囱(避免通过排烟量推测生产规模),关键工序(如火药和弹药配方混合)在“暗室”进行,仅允3名核心钟氏子弟工匠进入。
4.核心保密区(如配方库、图纸室)。
密室存储:冶金配方、火药配方、弹药配方、枪炮图纸和先进机械图纸等核心机密,存放在“地下密室”(入口伪装成枯井,需转动特定石砖开启),室内设“机关锁”(需3人分别转动不同齿轮才能打开),由钟鹏举亲信(非本地出身,无家族牵绊)24小时轮守。
接触限制:仅允许“总工匠”(钟鹏举亲自培养的堂叔钟华昌)和“监造官”(堂叔钟华成、未婚妻林积容)接触原始图纸,且需在“记录簿”上登记“接触时间+用途”,离开时图纸必须锁回密室(禁止带出)。
二、人员管控:“忠诚度过滤+行为监控”。
1.分级准入制度。
核心层(约50人):包括总工匠、监造官、卫队头领,需满足“三不原则”——除总工匠、监造官、卫队头领外,非本地籍贯(避免被宗族胁迫)、无海外亲属(防止敌国牵制)、家属安置在钟家村内(变相人质)。每人持有“金龙腰牌”,可进入所有区域,但每月需接受“忠诚度测试”(如突然询问“某工序细节”,判断是否泄密)。
内城厂区武装卫队(约3000人):负责验明每个人的身份、跟踪和盯梢厂区内人员的活动和去向。核心层和技术层是重点监控的潜在对象,几乎要贴身盯梢。
技术层(约3000人):负责具体生产(如金属深加工工匠、先进机械关键部件加工工匠、造船关键工序工匠、火药提纯工、冷兵器关键部件制造工、枪炮部件加工工和飞行器工匠),按工序分为“甲、乙、丙”级,仅能进入自身工序区域。例如,硝石提纯工不知硫磺配比,枪炮管锻造工不见弹药装配,形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隔离。
普通工匠层(约人):负责具体生产的各工序的一般工匠(如冶炼工匠、造船工匠、机械加工工匠、冷兵器工匠),按工序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级,仅能进入自身工序区域。
杂役层(约1000人):负责搬运、装卸、清扫和仓储等,持有“木牌”,仅限外围区域活动,且不得与技术层、核心层私下交流(发现者立即驱逐)。
2.日常行为监控。
“连坐制”与“告密奖”:将工匠按10人一组编为“工队”,互相监督,若一人泄密,全组连坐(取消当月奖金、责罚30-80军棍、重大泄密被株连处死);鼓励举报,告密者可获“白银1000两加泄密者全部家产”,且身份严格保密(由钟鹏举亲信单独对接)。
生活轨迹追踪:所有人员住在厂区宿舍(不得外宿),每月仅允许1次外出(需报备去向,由卫队“护送”至指定区域)。工匠购买物品需通过“内部供销社”(禁止直接与外界商贩交易),避免接触可疑人员。连膳堂的人员在分配饭食时也不能与任何工匠以及杂役多说一句话。
异常行为排查:规定“三不准”——不准在车间谈论工序细节、不准私藏工具零件、不准向杂役打听其他区域情况。若发现某工匠突然“花钱大手大脚”、“频繁眺望墙外”,立即暂停其工作,由情报局调查和监视。
3.对嫁娶人员进行甄别。对钟家村和所有的厂区人员嫁出去和娶回来的人员进行劝诫、跟踪和甄别,避免泄密和防止渗透。
三、技术保密:“工艺碎片化+反仿制设计”。
1.生产流程的“碎片化分割”,精细分工,高度专业化。
将核心技术拆解为“多个非关键工序+多个关键工序”:
造船的“龙骨弯曲技术”仅多个核心工匠分段掌握,普通工匠只负责打磨木料,各个工序的工匠只知道其中某一部分的工艺;
如火药的“硝石提纯”(去除杂质)由技术层完成,但各种火药的配方,仅钟鹏举与总工匠知晓,且配比单为“密码记录”(用“甲乙丙”和钟鹏举特定的英文数字代替具体名称和比例);
如枪炮的“枪管镗孔”、“枪炮管镗线”使用特制工具(如镗刀、传动装置、膛线锉刀、膛线凿等由核心层保管,用完即锁),普通工匠仅负责粗加工,技术层负责精细深加工。
2.材料与工具的“防泄密设计”。
材料溯源管控:硝石、硫磺等火药原料由“专用商队”(情报系统中的“江州商队”分支)从隐秘渠道采购,包装无标识,且每次更换供应商(避免被跟踪);关键金属(如枪管用钢)由钟鹏举的“冶炼厂”独家供应,掺入“独特杂质”(如微量锡),便于追溯泄密源头(若敌国仿制品含此杂质,可锁定内部泄密)。
工具一次性使用:火药配药用的“量勺”、“天平”,每次使用后由核心层销毁(避免留下尺寸痕迹);造船用的“模具”(如龙骨弧度模板)在批次生产完成后立即熔毁。
四、主动反制:“诱饵误导+间谍清除”。
1.释放“假情报”陷阱。
故意泄露“低价值机密”:在杂役层中散布“错误配方”(如火药中加入过量硫磺),若敌国仿制时发生爆炸,可反推其间谍渗透层级(仅能接触杂役);
设置“工艺陷阱”:在出口的“民用船只”(非军用)中使用“易损结构”(如看似坚固的劣质铆钉),敌国若逆向仿制军用船,会因依赖错误样本导致性能缺陷。
2.间谍的识别与清除。
“钓鱼执法”:让核心层故意在“可疑人员”(如近期频繁接触外界的工匠)面前谈论“某虚假工序”(如“火药需加松香”),若后续敌国出现相关错误尝试,立即锁定泄密者,由卫队“秘密处理”(对外宣称“意外身故”)。
与情报系统联动:情报局(收集外界信息)与反间谍系统共享数据,若发现某国突然“增加硝石采购”“招募造船工匠”,立即收紧内部管控,同时排查近期有异常行为的人员。例如,得知吴越在杭州悬赏“钟家村火药配方”,可临时更换所有核心工匠的宿舍,并加强火药区警戒。
五、制度保障:“保密高于一切”的惩戒体系。
泄密者的“连坐惩戒”:若查实工匠泄密,除本人“腰斩”外,其家属(无论是否知情)流放至“荒山屯田”或监控区(断绝敌国以此要挟的可能);
技术传承的“断代保险”:核心技术采用“父子\/师徒单传”,且传人必须签署“保密血书”(以朱砂混合血写下“泄密者天诛地灭”)和“家族成员株连书”(泄密者株连家族成员受罚),从心理层面强化敬畏。
这套反间谍系统的核心在于“将机密‘碎片化’藏于体系中,而非依赖个人忠诚”——通过物理隔离切断接触、人员管控过滤风险、技术分割降低泄密价值、主动反制清除威胁,使钟家村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十国时期“最难渗透”的技术堡垒,为钟鹏举的新政与军事优势提供安全屏障。
这套反间谍系统同样适用于民用的建材工厂、食品厂、糖厂、茶圣堂茶叶厂、造纸厂、琉璃厂、盐厂、酒厂和济世堂制药总厂。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