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的十息时间之内,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大破坏力竟然能够将占地面积达到十亩乃至十五亩之广的建筑物瞬间夷为平地,不仅如此,还分别造成了近百人甚至多达一两百人的惨重死伤。
这种神秘莫测且令人感到极度恐怖的破坏性力量,其展现出的威力之巨大、波及范围之广泛以及后续影响之深远,已经远远超出了润州地区所有居民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
即便是久经沙场、见多识广的徐温,也是生平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直面威力如此强悍、令人胆寒的火器攻击。此刻,他的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排斥感,有意无意地将“钟鹏举”这三个字从脑海中屏蔽掉,甚至连想都不敢去想,生怕一旦触及这个名字,便会引发更多难以预料的恐惧和不安。
面对如此匪夷所思的现象,普通百姓们无法用常理来解释,于是他们普遍倾向于将其归咎于超自然的力量,认为是“天谴”和“地责”在作祟,以此来解释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这种观念在民间迅速传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神秘感和恐惧感。
只有林动和韩立他们这些曾经亲身经历过火炮猛烈轰击、深切感受到火炮威力所带来的痛苦与创伤的将领们,才真正明白并深刻体会到,在当今这个充满变数与挑战的世界中,无论多么坚固、看似牢不可破的防御工事,一旦面对钟鹏举所掌握和运用的高精尖火器,其防御力都将变得不堪一击,犹如用纸糊成的一般脆弱,根本无法抵挡住那狂风骤雨般的猛烈攻击。
第二百一十八日
润州两次被天雷轰炸和地火焚烧并徐温深受重伤生死不明的消息传遍江东。
吴首都广陵府内一场密谋正在酝酿着。
二更过半,吴越军常州前线大营的中军帐内,烛火仍亮着——钱传瓘刚批阅完浙西防线的军情文书,指尖还沾着墨汁,帐外突然传来亲卫急促的脚步声,捧着一封从润州密探传回的蜡丸信,低声禀报:“将军,润州急报,徐温大都督府与私宅一日内接连被炸,据说…… 徐温本人重伤,家眷多有伤亡。”
钱传瓘握着笔的手顿了顿,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黑斑。他抬眼时,原本平和的目光里先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随即又迅速沉淀下去,只吩咐亲卫:“帐外候着,任何人不准进来。”待帐门掩上,他才放下笔,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蜡丸信的残壳,目光落在帐中悬挂的江东地图上,润州的位置被红笔圈出,此刻在烛火下竟像一点跳动的火星。
钱传瓘素来注重仪容,即便是深夜处理军务,也始终保持着吴越贵族的规整——玄色锦袍的领口系得严丝合缝,腰间玉带的扣环未偏移分毫,连束发的玉簪都端正地插在发髻中。但此刻,随着密探信上的字句在脑中反复回响,他的外貌悄然透出几分不寻常:
先是指尖的动作慢了下来,原本握着蜡丸信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起青白——那是他听到“徐温重伤”时,下意识攥紧了信纸,蜡丸的碎壳在掌心硌出几道浅痕,他却浑然不觉。接着,他抬手揉了揉眉心,平日里总是舒展的眉宇间,此刻拧起一道极淡的纹路,像地图上未标注的浅沟,那是他在快速盘算“徐温重伤对江东局势的影响”,思绪牵动着神色,连带着眼尾的细纹都比往常明显了几分。
最明显的变化在眼神。烛火映照下,他的瞳孔原本像深潭般平静,此刻却有微光在深处流转——先是听到“两府被炸”时的锐利,像鹰隼发现猎物的瞬间;再是思索“徐温是否真的重伤”时的审慎,目光微微眯起,仿佛在透过烛火看穿润州的夜色;最后落到地图上润州的位置时,眼神又沉了下去,只剩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仿佛刚才的波澜从未出现过。
他甚至还抬手理了理锦袍的袖口,将刚才攥信时弄皱的布料轻轻抚平,动作从容,若不是亲卫刚见过他接信时的停顿,几乎要以为他听到的只是寻常军情。
“一日内两府被炸?徐温何等谨慎,怎会让刺客连得手两次?”钱传瓘第一反应不是信以为真,而是怀疑这是徐温的“苦肉计”——数日前常州一战,吴越军虽退,但徐温始终在润州加固防线,甚至暗中调遣新组建的“黑云长剑都”增防,此刻突然传出“重伤”,难保不是为了引诱吴越军轻举妄动。
他下意识地翻到信纸背面,查看密探的署名——那是他安插在润州三年的眼线,从未传回过错信,这才稍稍放下疑虑,但仍在心里打了个问号:“重伤到什么程度?是真的卧床不起,还是只是皮肉伤?”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轻点在润州与常州的连线上——两地相距仅百余里。若徐温真的身受重伤,杨吴政权必将陷入混乱,吴王的支持者与徐温派系极有可能因争权而反目。然而,这念头刚一浮现,他旋即自我否定:“徐温老谋深算,未必没有留下后手。即便他重伤,即便严可求等亲信全部丧命,也定会有其他麾下武将挺身而出,先行稳住局面,不至于让江东即刻陷入混乱。”
烛火跳动间,钱传瓘的思绪已从“徐温是否重伤转向 “如何利用这场混乱”。他想起徐温今为他发起的四次战争在浙西加征的赋税,润州百姓早已怨声载道,此次两府被炸,民间已传出“天谴”流言,徐温的统治合法性会大受打击——这对吴越军而言,是比军事进攻更有效的突破口。
“若派人去润州散布流言,说徐温重伤是‘上天罚他苛待百姓’,会不会让杨吴内部更乱?”他指尖在地图上润州周边的城镇划过,丹阳、丹徒这些靠近吴越防线的地方,若是能策反几个杨吴将领,说不定能打开一道缺口。
除了对局势的推演,钱传瓘心里还藏着一丝隐忧——能在徐温的眼皮底下炸了两府,绝非普通势力所能做到,会不会是钟鹏举军?若是钟鹏举真有这么强的实力,那他不仅是徐温的威胁,将来也会是吴越的隐患。他听小妹钱清漪说过,钟鹏举不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人。
“得派人去查清楚,到底是谁炸了徐温的府邸。”他走到案前,提笔在一张空白纸上写下“查润州爆炸主谋”几个字,字迹力透纸背,带着几分警惕。
同时,他还想到常州防线的安全——徐温遇袭,杨吴军说不定会因为“主帅重伤”而变得激进,说不定会主动进攻吴越军的防线。“传令下去,常州各营加强戒备,尤其是夜间巡逻,不准放过任何可疑人员。”他对着帐外喊道,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听不出丝毫情绪波动。
钱传瓘重新坐回案前,将密探的信折好,放进贴身的锦袋里。他拿起笔,继续批阅军务文书,但这次,他的目光在“狼山江”(今江苏南通一带江面)的条目上停留了更久,笔尖的墨汁在纸上迟迟未落下,显然还在盘算着后续的布局。
帐外,三更的梆子声刚过,夜色浓稠如墨,常州大营的士兵们还不知道润州发生的剧变,只有中军帐的烛火,在黑暗中亮着,像钱传瓘此刻的心思——表面平静,内里却在悄然运转,每一步都围绕着“如何在江东变局中为吴越谋得最大利益”。他抬手将烛火调亮了些,光影落在地图上狼山江的位置,那一点红色,在烛火下仿佛成了江东局势的风向标,而钱传瓘,正透过这团光影,静静等待着最佳的出手时机。
山雨欲来风满楼……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