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北方与东方的主要威胁:
晋(王二代李存勖):这是梁目前最致命、最强大的敌人。此时,李存勖已经占据了山西全部、河北大部,实力远超后梁。
契丹(耶律阿保机):契丹势力不断南下,侵扰河北地区,使(后)梁北部边境压力巨大。
梁国西部与南部的其他割据势力:
岐(李茂贞):占据陕西西部、甘肃东部,封锁了梁向西的通道。
蜀国(皇二代王衍):占据四川盆地,从西南方构成威胁。
荆南(新势力钟鹏举):新据湖北中部、蜀国东部和中部部分州县,虽名为杨吴百姓军节度使、荆州公和洪州刺史,但实则割据自立。
吴(杨隆演):占据江淮地区,与梁在东南方向对峙。
总而言之,918年的梁,其疆域已经严重萎缩,仅能控制以汴、洛为中心的中原腹地。它同时面对着一个强大的主要敌人(晋)和多个割据政权,地缘政治环境极端恶劣。此时的梁已处于灭亡的前夜。
后世传统史观常将亡国之君与昏暴无能划等号,但朱友贞是一个复杂的例外。他个人品行在五代乱世中堪称“谦厚恭俭”,无甚恶名,并非像其父朱温或其兄朱友珪那样的暴虐之君。
然而,他最终却无法挽回(后)梁的颓势,背负了亡国之责。他的悲剧,在于其个人的平庸能力与所面临的极端恶劣局势严重不匹配。他是一个“好人”,但绝不是一个能在乱世中力挽狂澜的“明君”。
朱友贞温和稳重,有德名。在弑杀篡位司空见惯的五代,朱友贞通过政变上台后,并未大肆杀戮,相对克制。
他“美容貌,沉厚寡言,雅好儒士”,给人以仁厚之主的印象,这在当时有助于稳定一部分人心。
有拨乱反正的意愿:他诛杀弑父篡位的哥哥朱友珪,在法理和道义上拥有“为国除害”的正当性,初期获得了部分朝臣的支持。
他的致命缺点:
平庸懦弱,缺乏决断力(暗弱):这是史家对他最核心的评价。他缺乏雄主应有的魄力和战略眼光,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容易被他人左右。
宠信奸佞,驭下无方:这是他最大的败笔。因为是杀兄继位,在一定程度上合法性不足,为巩固权力不得不依赖和极度宠信自己的姐夫赵岩以及外戚张汉杰等人。
这批人“恃宠弄权,卖官鬻狱,离间旧将”,导致政治腐败,军心离散。尤其是他对忠心耿耿的老将刘鄩猜忌不断,却对赵岩等人言听计从,可谓忠奸不分。
缺乏军事才能,遥控指挥:他长期深居洛阳(后迁汴州),对前线战事却喜欢进行不切实际的遥控,屡屡派遣毫无兵权的文官(如宠臣)去监军,掣肘前方将领,导致多次贻误战机。
在他统治期间的关键失误与局势恶化。
战略失误:放弃父亲朱温的“开封”基地。
朱温在其统治期间,将经营的重心稳固地放置在汴州(即现今的开封),他深知以汴州作为都城的重要性,因为这里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能够有效地控制运河这一交通要道,而且还能在战略上兼顾对河东地区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势力的严密防御。
然而,朱友贞继位后,却因个人对洛阳的偏好,加之受到心腹赵岩的竭力怂恿,轻率地将政治中心迁回了洛阳。不久之后,由于外部军事压力的剧增,又不得不再次将都城迁回汴州。
这种在都城选择上的反复无常,不仅严重动摇了梁朝的统治根基,更使得梁朝在战略上失去了宝贵的主动权。
在用人策略上,朱友贞更是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堪称自毁长城之举。在当时,梁朝唯一能够与强大的李存勖势力相抗衡的杰出帅才,仅有王彦章与刘鄩两人。然而,朱友贞对待这两位将才的态度却令人匪夷所思。
对于被誉为“王铁枪”的王彦章这样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仅仅因为其性格耿直、直言不讳,朱友贞便对其心生芥蒂,不予重用,使得王彦章的才华无法得到充分的施展。
而对于智谋过人的刘鄩,朱友贞则充满了猜忌与不信任,处处予以压制,使得刘鄩的军事才能无法得到应有的发挥。这种用人上的严重失误,无疑加速了梁朝的衰败与灭亡。
内外交困,积重难返:
强敌环伺:他的主要对手是北方第一雄主——李存勖。李存勖英武绝伦,后唐军队战斗力极强。面对这样的对手,任何失误都是致命的。
藩镇离心:在朱友贞庸懦的统治下,各地藩镇(如镇州、定州、相州、邢州)以及重要将领(如杨师厚死后其部下的分裂)纷纷离心离德,或自立,或投靠李存勖,梁的统治基础不断瓦解。
经济崩溃:连年战争耗尽国力,民不聊生,统治的合法性丧失殆尽。
在权力顶峰,仅有个人品德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乱世,君主的识人之明、决断之力和战略眼光,才是决定国家存亡的关键。
就在梁国五万水陆大军抵达荆南江陵城的同一日。
梁汴京,皇宫偏殿。
殿内弥漫着一股压抑的奢华气息。鎏金香炉轻吐着淡薄的烟气,却难以掩盖梁木间隐约的霉味。梁国皇帝朱友贞身着赭黄常服,斜倚在御榻之上,面色透着久居深宫的苍白,眉头习惯性地微蹙,眼神中交织着疲惫与一种孤注一掷的急切。
他正为胡柳陂的梁晋两军对峙而深感焦虑。七日前,李存勖野心勃勃,一心欲踏平后梁,统御中原。他调集了魏、幽、沧、景、邢、易、定、麟、胜、云、蔚、新、武等十三州以及河东、魏博节度使的兵力,总计约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向梁国首都汴梁进发。
双方在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古属郓州\/郓城县一带)胡柳陂展开对峙。
殿中跪着四个人,风尘仆仆,衣衫虽换了干净的,但眉宇间的惊惶与一种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镇定奇异共存。
引荐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于谦匍匐在地,颤声禀报:“陛下,此四人自称乃海外方士游历至此,通晓预测和‘霹雳之术’,能造惊天神火,可助我军破敌。”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