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在一个清晨,众人大张旗鼓地摆开阵势
在主殿文华殿内,众人身着袍服,手拿玉板
望着朱亨嘉身着亲王龙袍,走向眼前的亲王椅
殿中设香案,供奉诏书或符玺,摆放在王椅跟前
而众人纷纷难耐那激动的心情,而周围的卤簿、侍卫纷纷神情肃穆
长史晏日曙宣读诏书
奉天靖难监国西南王、元首府元首朱亨嘉,昭告四海臣民、忠义将士:
自甲申国变,胡虏窃鼎,神州陆沉,山河含泪。逆虏肆虐,践我华夏衣冠;腥膻横行,辱我圣贤礼乐。先帝殉国社稷,北都倾覆,南疆板荡,此诚三百年未有之大劫!然天命未改,人心思明,孤以太祖高皇帝血脉,靖江藩王之嗣,承祖宗之托,荷臣民之望,于己丑年二月,昭告天地,监国重庆,暂摄大宝,誓复山河!
逆清僭越,毁我社稷,屠戮百姓,罪盈滔天。凡我大明臣子,当秉忠贞之志,诛虏复汉。孤今以监国之身,总摄西南军民,号令诸镇,合兵戮力。凡不从虏、不附贼者,皆为手足;凡举义旗、复州县者,必膺厚赏!
西南虽僻,乃中兴之基。孤当减赋税、劝农桑、缮甲兵、任贤良。州县官吏,务以安民为先;将士部伍,必以严律为要。若有贪墨害民、怠职误国者,斩无赦!若有贤才隐于草野、忠勇藏于行伍者,破格擢用!
今绍武帝殉国,孤虽监国,愿奉正朔,共扶大明。凡闽浙义旅、湖广豪杰,当弃门户之见,合兵戮力。孤已遣使通书,约期北伐。誓以巴蜀之险、云贵之固、两广之富,复我两京,涤荡胡尘!
皇天在上,列祖鉴之!孤若负此誓,天人共戮;将士臣民若怀二心,鬼神共殛!今诏颁行,檄传天下。凡我汉家儿郎,当砺刀剑、整旌旗,待孤亲率六师,北定中原,光复旧都!
山河不改,日月重开!
大明绍武五年二月 监国靖江王朱亨嘉 颁于重庆行在
转眼之间,朱亨嘉已然走向了王座
随后转身,望着台下诸臣,缓缓落座
就在那一瞬间,诸位大臣整齐划一,纷纷下跪,高呼千岁
随后在眼神示意下,一旁的庞小宠拿起一旁的诏书,朗诵着着激动人心的时刻
设吏户礼兵刑工财,宣传,共八部,以及设置内阁、枢密院、外交院,保留元首府!
晏日曙乃百官之首,劳苦功高,特擢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元首府左长史,正一品!
此话一出,众人内心纷纷惊诧,大学士在中后期基本视为宰相,如今更是地位上进一步确立了
以赵元钰为财部尚书,兼任建极殿大学士、内阁次辅、元首府右长史,正一品
都督杨略擢枢密使、兼任文华殿大学士,领元首府左司马,从一品
曹烨擢兵部尚书、兼任武英殿大学士,从一品
曾樱擢礼部左侍郎、兼任文渊阁大学士,从一品
傅弘烈擢兵部左侍郎、领元首府右司马,兼东阁大学士,正二品
山陕总督汪葬海,首倡有功,特遥领东阁大学士,正二品
安南总督胡璇、四川总督樊一蘅安边有功,遥领东阁大学士,正二品”
而在激动人心的现场,逐渐公布了各部门官员
原重庆巡抚李乾德得有所偿,升任工部尚书
而马的、宋应星任工部左右侍郎
沈宸容升任吏部尚书,荣升天官
而他的副手,则是原贵州巡抚刘玄初、云南布政使邹简臣
刑部,则是余朝相拜尚书
同时起复原崇祯朝大学士吴牲为侍郎,见有报效国家的机会,自然从山东屁巅地跑来了
而此时还健在的崇祯朝首辅范复粹则主动投诚,前来出任礼部尚书
礼部的右侍郎则特地找来了西学东渐学者薛凤柞
户部尚书则是老丈人王大明
左右侍郎则是拥有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的李柒月、卫廷献
财部侍郎则是由前大提举李颐道接任
宣传部则是由顾奕出任尚书
侍郎则任命一代名家金圣叹、立有战功的小说家凌霖柒出任
接下来便是都察院
邓居诏、施兆昂为左、右都御史
阮旻锡、玄默为左、右副都御史
然后是外交院,外交院顾名思义,负责外务工作,与内陆、海外建立外交关系
外交院设院判一名,正二品
左右侍郎各一名,正三品
而院判,则是由有丰富外交经历的沈石修出任,左右侍郎待定
接下来便是枢密院
在这行政体制中,枢密院则是负责军事参谋
设有枢密使一名,正二品;副使两名,正三品;签书六名,正四品
下设置参赞司、承旨司、研造司、图画司、参军司
每司设置郎中、员外郎为正、副长官,位同六部郎中、员外郎
而原来的兵部,则负责各地的军队供给、管理军队信息等等
而枢密院主要负责参谋
原来的元首府则负责统兵
内阁,则进一步成为实际的宰相
首辅(中极殿大学士)、次辅(建极殿大学士),为正一品
殿中大学士,从一品
阁中大学士,则为正二品
接下来便是各寺官员,长官为正三品,并取消少卿,以左右丞为副手
表现突出的尧徐安则出任大理寺卿,
在汉中、两广表现突出的权斗焕回朝,出任光禄寺卿
裴廷谟出任太仆寺卿
陈话因功升任军校祭酒,添注兵部右侍郎
鸿胪寺则废掉,前隆武朝大学士王锡衮、两朝首辅苏观生起复翰林学士
接下来便是地方
朱亨嘉在原有的体制上继续添砖加瓦
首先巡抚仍为一省的领导,相当于省长,正三品
有自己的专属衙门参赞司(参谋、协助处理政务)、指挥司(巡抚标营的长官)
参赞司长官为左右参赞,各一人,正四品;
下设左右赞话共四人,正六品
而指挥司则为原来的巡抚标营
设置左右指挥,各一人,为正四品,各领一营,每营500~1500人
其从属衙门有按察使司(监察、主持地方司法)、布政使司(地方行政)、学政使司(地方教育)
按察使司长官为按察使,一人,正四品;副使一人,正五品
下辖机构有兵厅、刑厅
而布政使司则设置布政使一人,正四品;左右参政各一人,正五品
左右参政辖左右参议,共四人,正六品
下辖户厅、礼厅、吏厅、工厅、财厅、宣传厅
学政使司则设学政使一人,正四品;左右副使各一人,正五品
而独立于巡抚之外的,又有监察司,类似于监察委员会
长官为监察使,负责监察地方工作,为正四品,由都察院委派
副手为副使,左右各一人,正五品
基层为巡按御史,巡视各府,正八品
而提督都指挥使则不变
而按照要求,各府,则是设置八局
县、州则是设置八房
在重构一番行政体制后,许多官员纷纷高升
一批立有军功的官员烨纷纷调职外地,甚至有文员连生三级担任同知的情况
没办法嘛,官职太多,人太少了
然后便是各军了
扩军!
朱亨嘉大笔一挥
每军扩大至八个团,每个团扩大至八千人
而第一军都督,则是由殷南昭接任
第二军都督,则是由杨展接任
第三军都督,则是由成璨接任
第四军都督,则是由林察留任
第五军都督,则由塞斯黑破格升任
第六军都督,则由立下战功的季斯言出任
升任监国,各有封赏,至于封爵的话,打下北京后再说,届时都有封赏,大家都有机会!
而后便是服饰问题
较之原明不变,只是略有区分
朱明朱明,朱红便成为主调
但为了给高官们更好的心理作用,朱亨嘉大笔一挥
一至五品服绯、六至七品服青、八至十品服绿
而为了让二品以上的宰执官员更有荣誉感
朱亨嘉命人在官服上做了个小升级
便是在官服的两翅边上
加了条类似于汉代的那种鹖尾
更显得帅气,气派
同时二品以上的官员,衣服上都加上蟒蛇的纹案
这些戴鹖尾的官员,日后也被称为
鹖尾宰执
天下士人无不趋之若鹜
而多了个十品是什么?日后会讲
在欢天喜地之后,一份份监国文书发往各地之后,各地纷纷炸开了锅......
喜欢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