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年 12 月 30 日,广州城在岁末的寒风中苏醒,一切看似平常,却被天城大厦第一座 31 层 F 室的惊人发现打破了平静。
清晨,阳光还未完全洒进房间,小保姆像往常一样拿起吸尘器,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当她走进客厅,眼前的景象让她手中的吸尘器 “哐当” 一声掉落在地。穿着粉红色睡衣的女主人陈旭然,静静地躺在客厅的地板上,一动不动。小保姆惊恐地冲过去,连喊数声,可陈旭然毫无回应。她的第一反应是女主人煤气中毒了,慌乱之中,小保姆赶紧拨通了陈旭然姐姐的电话。
陈旭然的姐姐接到电话,心急如焚,立刻赶到了妹妹家。推开门的瞬间,她被眼前的惨状震惊得呆立当场。只见陈旭然的脖子和胸部沾满了血迹,她颤抖着俯下身,摸了摸妹妹的鼻子,指尖触碰到的是一片冰凉,鼻孔已然没了气息。姐姐的大脑瞬间空白,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但她强忍着悲痛和恐惧,跌跌撞撞地走到电话机旁,拨通了 110。
天河区公安局与天城大厦近在咫尺,接到报案后,辖区派出所的民警迅速赶到现场,拉起警戒线,保护现场。随后,公安分局刑警大队负责人带领刑警技术人员和法医也火速赶来。当他们踏入房间,现场的整洁让人诧异,房间内布置井然有序,没有被翻动的迹象,保险柜里的十多万现金完好无损,放在显眼处的贵重物品也原封未动,唯独陈旭然常用的钱包不见了。
法医对尸体进行检验,发现陈旭然脖子有被扼过的痕迹,身上还有刀伤,最终确定死亡原因是被人扼住脖颈窒息而死。这一消息如同重磅炸弹,迅速传遍了广州的大街小巷,引发了轩然大波。
陈旭然,1968 年出生于广东肇庆,在家中三个姊妹里排行最小 。从广州旅游职业中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远洋宾馆当服务员,每日忙碌于琐碎的工作,或许她自己也未曾想过,未来会踏上一条星光熠熠的道路。
1986 年夏天,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广东电视台社教部《家庭百事通》栏目到宾馆录制节目,正巧缺一个群众演员。长相漂亮、性格活泼的 17 岁的陈旭然进入了栏目组的视野。栏目组觉得她颇具明星气质,便让她试镜。一试之下,竟发现她灵气十足,极具表演天赋。就这样,陈旭然幸运地被推荐到广东电视台社教栏目当主持人,开启了她全新的人生篇章。
初次正式录制节目时,陈旭然紧张得不行。那期关于窗帘布制作的节目,短短一页半的稿子,她竟录了 30 多遍,耗费了三个多小时。那时的她,满心沮丧,甚至怀疑自己根本吃不了主持人这碗饭。但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让她坚持了下来,此后,她不断磨练自己,主持功底日益深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主持风格。
此后,她先后主持过多档节目,后又调入文艺部,主持众多名牌栏目和大型文艺晚会。她所主持的节目多次荣获省级、国家级电视节目奖,还被公众评为广东省最受欢迎的十大明星 ,成了广东电视台当之无愧的 “当家花旦”。她在台上光彩照人,笑容温暖,语言幽默,控场能力一流,无论是访谈节目还是大型晚会,都能轻松驾驭,深受观众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旭然渐渐从台前走向幕后,成为台里最年轻的制片人之一。身份的转变并没有难倒她,她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管理能力,制作出不少高质量的节目,成绩斐然。
然而,这样一位在事业上顺风顺水、光芒四射的名人,却在 1998 年 12 月 30 日清晨,以一种极其惨烈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她的死讯传出,瞬间引发了轩然大波,各种猜测甚嚣尘上,仇杀、情杀等传言不绝于耳,让这个案件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
陈旭然的死讯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上掀起了惊涛骇浪,各种谣言和猜测铺天盖地而来。有人说她坐拥千万家财,住 300 平方米的豪宅,开多辆豪车,这些都是某酒店老板所赠;还有人说她异性朋友众多,交往的都是广东各地的企业家 。这些传言毫无根据,却在人群中迅速扩散。
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不惜编造虚假新闻。上海一家报纸竟公然宣称广东警方已破案,凶手是陈旭然的男友,而事实上,警方还在艰难地寻找线索。还有一家外地报纸更是离谱,绘声绘色地编造出陈旭然的香港男友被警方询问的假消息,连相貌、家世都描述得有模有样,甚至说他们即将结婚 。这些不实报道就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误导了公众的认知。
就连一些广东本地的正规大报,也在案件侦破前进行了不实报道。他们在报道中暗示陈旭然在鲜花与掌声背后,有着诸多绯闻和非议,字里行间将读者的思维引向情杀,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让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面对这些不实报道,陈旭然的家属痛心疾首,他们发布严正声明,指责有些报纸报道严重失实,不仅损害了陈旭然的声誉,也给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声明中,家属言辞恳切,希望媒体能尊重事实,还逝者一个清白。
然而,谣言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了真相的脚步。在那个信息传播迅速但又缺乏有效监管的时代,谣言如野草般疯长,真相被淹没在其中,难以浮出水面。但好在,广州警方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没有被这些不实信息干扰,他们坚定地按照自己的侦查思路,在案件的迷雾中艰难前行,努力寻找着那个被隐藏的真相。
尽管外界的谣言和猜测甚嚣尘上,但广州警方始终保持着冷静与专业,没有被这些不实信息干扰。他们深知,在这重重迷雾背后,真相就隐藏在案发现场的某个角落,等待着他们去挖掘。
警方对案发现场展开了地毯式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名办案人员在勘查房间时,下意识地打开窗户查看。就在这时,窗外空调外机上的异常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赶紧叫来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凑近一看,脸色微微一变,只见空调外机上清晰地印着两只新鲜的脚印,脚印的纹路在阳光下格外刺眼,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办案人员心中一紧,立即做出推断:有人从高处下到了这个空调外机上,然后从窗户爬进了房间。为了验证这一推测,他们迅速跑到楼顶的天台查看。天台空荡荡的,没有任何异常,就在众人感到疑惑时,一名办案人员发现消防栓前的地面有一些水渍,他心中一动,打开消防栓,发现里面的消防水带被人打开过,而且水带表面还有一些摩擦的痕迹。
难道犯罪嫌疑人是用这条水带做绳索,然后一点点滑下去的吗?警方决定从监控入手,试图找到犯罪嫌疑人的踪迹。他们迅速来到大楼的管理部,要求查看事发当天前后所有的录像。然而,当管理人员打开监控设备时,屏幕上一片漆黑,什么都没有。原来,这栋大楼的监控系统早就出现了故障,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使用了,管理人员心存侥幸,一直没有维修。
监控这条线索断了,但警方并没有气馁。他们决定验证一下,利用楼上的消防水带做绳索,是否能够到达 31 楼。很快,一名经验丰富的消防战士来到了平台。他在做好一切安全措施后,抓住消防水带,小心翼翼地往下滑。随着他的下滑,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最终,消防战士成功地踩上了事发房间外的空调外机,然后打开窗户跳进了房间。
喜欢中国桃色大案纪实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中国桃色大案纪实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