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似乎有了进展,可关键人物王西远依旧下落不明。警方追查了他的银行账号、身份证信息,甚至排查了他的亲戚朋友,可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任何踪迹。
“一个人不可能凭空消失,除非他已经死了。” 李队在会议上说,“之前我们以为失踪的是受害者,现在看来,失踪的也可能是凶手,或者…… 是另一个受害者。”
警方重新梳理王西远的线索,发现了一个被忽略的细节:王西远失踪后,曾给村里十几个男性熟人发过一条群发短信,内容是 “兄弟,我去躲债了,过几年回来,不用担心”。
“这条短信有问题。” 村里的老支书看完短信,摇了摇头,“王西远在村里辈分不算高,他发短信的那几个人,有几个是他的叔叔、爷爷辈的,按规矩得叫叔、叫爷,哪能叫‘兄弟’?这不合情理。”
李队心里一动:“您是说,这条短信不是王西远发的?”
“肯定不是!” 老支书肯定地说,“王西远平时最讲究辈分,就算躲债,也不会这么没规矩。”
这个发现让案件再次反转,短信不是王西远发的,那发信人是谁?为什么要冒充王西远发这条短信?答案只有一个:王西远已经死了,发信人是为了掩盖他死亡的真相,让大家以为他只是躲债去了。
那么王西远是怎么死的?谁杀了他?
警方再次把目光投向了那个被暗杀两次都侥幸存活的张本岭。张本岭在乡里开了家殡葬服务店,已经十几年了,平时主要帮人处理丧葬事宜,包括拉尸体去火化。之前警方调查韩宝山和韩本利暗杀案时,张本岭曾随口说过一句话:“这两个白痴还想炸死我,要是我的话,就把他们烧了,一了百了。”
当时没人在意这句话,可现在想来,却透着一股诡异。李队立刻派人去调查张本岭,发现他在 2010 年 3 月 9 号之后,行为有些反常。那天他关了殡葬店一天,第二天才开门,而且有人看见他那天拉着一个盖着白布的担架,往临县的殡仪馆方向去了。
“3 月 9 号那天天气怎么样?” 李队问村里的村民。
“下小雪,还起大雾,能见度特别低。” 一个村民回忆,“我那天去镇上买东西,路上都看不清路,回来的时候看见张本岭的车往西边开,开得特别快。”
警方调取了气象局的资料,2010 年年初,孙吉乡只有 3 月 9 号这一天下过小雪并伴有大雾。“王西远的死亡时间,很可能就是 3 月 9 号。” 李队推断,“张本岭说‘把他们烧了’,他又是做殡葬的,会不会…… 把王西远的尸体火化了?”
要火化尸体,必须有死亡证明或火化证明,正常流程缺一不可。李队带人查了本乡和临县殡仪馆 2010 年 3 月 9 号之后十天的火化名单,张本岭那段时间共拉了五具尸体去火化,每一具都有完整的手续,死者信息也都能对上家属,没什么问题。
“难道我想错了?” 李队看着火化名单,有些疑惑。他不甘心,又让民警把张本岭从开殡葬店以来所有的火化记录都调了出来,一页一页地核对。
终于,在 2008 年 12 月的一份火化记录里,一个叫丁老栓的老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记录显示,丁老栓是 2008 年 12 月因病去世,由张本岭拉去乡殡仪馆火化的,手续齐全。可在 2010 年 3 月 10 号的临县殡仪馆火化名单里,又出现了 “丁老栓” 的名字,拉尸体的人,还是张本岭!
“一个人不可能死两次,更不可能被火化两次!” 李队立刻派人去找丁老栓的家人。丁老栓的儿子说,他父亲 2008 年 12 月就去世火化了,骨灰还在家中,2010 年 3 月根本不可能再被火化。
“那 2010 年 3 月 10 号被火化的‘丁老栓’,是谁?” 李队的眼睛亮了,“肯定是王西远!张本领用了丁老栓的身份,伪造了火化手续,把王西远的尸体火化了!”
警方立刻传唤了张本岭。面对质问,张本岭一开始还矢口否认,说自己只是记错了名字,可当警方拿出两份 “丁老栓” 的火化记录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与此同时,陈姐带人搜查了张本岭的家。在他家客厅的沙发后面,技术人员发现了沙发靠背上的木条有细微的裂痕,用荧光试剂喷洒后,裂痕处浮现出几点暗红色的痕迹。经过检测,这些痕迹是王熙媛的血迹!
铁证如山,张本岭再也无法抵赖,他低着头,说出了真相。
原来,王西远雇凶杀张本岭,根本不是因为 “抢生意”,而是因为他和张本岭的妻子有奸情。“我早就知道他们俩的事,只是没戳破,想着能过就过。” 张本岭的声音里带着愤怒和屈辱,“可他竟然敢雇人杀我,第一次炸我的车,第二次想制造车祸,我要是再忍,就真成傻子了!”
2010 年 3 月 9 号,张本岭以 “谈谈你和我老婆的事” 为由,把王西远约到了家里。两人一见面就吵了起来,王西远还想动手,张本岭忍无可忍,拿起客厅里的烟灰缸,朝着王西远的头砸了下去。“砸死他之后,我也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尸体。” 张本岭说,“后来想起我之前多拿了几张空白的死亡证明,就想着把他火化了,没人会发现。”
他找来了朋友李文西帮忙,把王西远的尸体装进担架,用自己的殡葬车拉到了临县殡仪馆,用丁老栓的身份信息填了空白死亡证明,顺利把尸体火化了。“我怕家里留下血迹,就把沙发坐垫扔了,以为这样就没事了,没想到……”
张本岭的话让在场的民警都唏嘘不已。这场案件,从机井里的无名裸尸,到王西远的可疑失踪,再到韩宝山的认罪,最后揭开张本岭的复仇,每一次反转都出人意料。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 “好人”:韩本利为了钱帮人杀人,却死于同伙之手;王西远出轨、雇凶,最终死于被暗杀者的反击;张本岭看似是受害者,却用极端的方式复仇,变成了凶手。
案件告破那天,乡里的暑气依旧浓重,可李队却觉得心里松了口气。他站在那口机井旁,看着杂草被风吹得摇曳,想起了办案过程中那片关键的杨树叶,如果不是技术人员发现了那片叶子上的血迹,这起案子可能永远都是个谜。
“有时候,真相就藏在不起眼的细节里。” 李队对小王说,“不管案子多复杂,只要我们不放弃,总能找到那把打开谜团的钥匙。”
夕阳西下,警车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渐渐消失在田埂尽头。这场横跨两年的血色反转,终于画上了句号。
喜欢中国桃色大案纪实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中国桃色大案纪实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