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 12 月 27 日,这个冬日的清晨,天还未完全破晓,整个世界仿佛还沉浸在梦乡之中。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上新集镇,一场噩梦悄然降临,打破了小镇的宁静,将恐惧与绝望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上新集镇的黎明石灰厂,坐落在一片略显荒芜的土地上,四周是起伏的山峦和稀疏的树木。平日里,这里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石灰厂的老板汪世书,56 岁,是个朴实憨厚的中年人。他在村里算是比较有头脑的人,年轻时外出务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上了年纪后,便回到家乡开办了这家石灰厂,想为家人和乡亲们谋一份生计。他的妻子陈小润,54 岁,虽然话不多,但为人和善,总是默默地操持着厂子里的大小事务,把工人们的生活也照顾得井井有条,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 “嫂子”。
除了汪世书夫妇,石灰厂还有其他几位成员。汪春莲,32 岁,是汪世书的堂妹,在厂里负责做饭。她性格开朗,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把大家的饮食安排得妥妥当当。她的丈夫吴小发,33 岁,身材魁梧,为人老实,平日里负责开货车运输石灰,是厂里的得力干将。他们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9 岁半的吴梁波,天真活泼,给这个小小的工厂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另外,还有三名工人,汪世军、黄世贵和袁某,他们都已 60 岁左右,负责烧窑的工作。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但工作起来却十分认真负责,与大家相处得也很融洽。
这天早上,天空中还飘着些许薄雾,空气寒冷而潮湿。33 岁的汪发华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前往石灰厂上班。汪发华是厂里的帮工,家就住在镇上,每天他都要穿过一条小路,再经过水泥厂,才能到达石灰厂。昨晚下过一场雨,路面还有些泥泞,他小心翼翼地走着,心中还惦记着昨天老板小儿子回家,老板娘特地从池塘捞了鱼分给大家,那鲜美的滋味仿佛还在舌尖回荡。
当他沿着熟悉的小路,渐渐接近石灰厂时,却感觉有些异样。往日这个时候,远远就能听到厂里那只白狗欢快的叫声,还有工人们早起忙碌的声音,可今天,四周却异常安静,安静得让人心里发慌。他加快了脚步,心中暗自嘀咕,难道是因为昨天老板一家团聚,大家都起晚了?
他绕过水泥厂,远远地就看到了石灰厂的轮廓。石灰窑里还冒着袅袅青烟,可那几间熟悉的小屋却毫无动静,烟囱里也没有升起炊烟。汪发华心中涌起一股不安,他赶紧朝着石灰厂的大门走去。看门的大白狗静静地站在狗窝边,耷拉着脑袋,往日的凶悍劲儿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是偶尔发出几声低沉的呜咽。
汪发华走上台阶,大声喊道:“嫂……” 然而,那个 “子” 字还没喊出口,他的声音就戛然而止,整个人僵在了原地。只见老板娘陈小润仰面躺在地上,身下是一大滩已经凝固的血渍,在灰暗的晨光中显得格外刺眼。汪发华只觉得双腿发软,脑袋一阵发麻,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眼前的惨状,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下意识地伸出双手,想要去扶起老板娘,却发现双手沾满了鲜血。他惊恐地尖叫起来,转身拼命地往家跑,一路上呼喊着:“死人啦!死人啦!”
回到家后,汪发华上气不接下气地把看到的景象告诉了叔叔汪世银。汪世银脸色大变,立刻拨打了报警电话。
接到报警后,警方迅速行动起来。刑警队长陈军带领着一组民警,风驰电掣般地赶往案发现场。警笛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警车在公路上疾驰。然而,当他们行驶到中途时,一辆倒地的摩托车横在了路中间,挡住了他们的去路。陈军皱了皱眉头,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警察们迅速下车查看情况。只见摩托车下躺着一具尸体,死者看起来 30 岁左右,上身穿一件黑色衣服,下身穿毛线裤,脚是光着的,一双拖鞋被扔到了不远处。在距离尸体几米远的地方有一棵大树,树旁散落着一部摩托罗拉手机和一个手机电池,电池和手机是分开的,而且手机里没有电话卡。经过一番调查,警察们得知死者是石灰厂的员工吴小发。这个发现让警方意识到,这起案件可能远比最初接到报警时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陈军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和同事们简单交流了几句,决定留下部分警力处理这里的情况,自己则带着其他人继续火速赶往石灰厂。此时,大家的心里都沉甸甸的,不知道石灰厂里还会有怎样令人震惊的场景等待着他们。
当陈军一行人赶到石灰厂时,眼前的景象让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们也感到无比震惊。只见陈小润躺在大门口的台阶上,头部伸进门内,脸朝下趴在地上,身体已经被烧焦了,旁边的一根柱子上沾满了鲜血。走进院子,一扇敞开的铁门出现在众人眼前。穿过铁门能看到三个并排的房间,中间那间是办公室。办公室的地面高低不平,两具尸体横卧在那里,一具是汪世书,另一具则是年仅 9 岁半的吴梁波。右侧的门被破坏得不成样子,碎片正好盖在吴梁波的身上。从破门处往里面望去,不到 20 米远的房间里,一张床和一台电视机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在剩余的狭窄区域,四具尸体凌乱地躺在地上,墙上布满了血迹和脑组织。这四名死者分别是汪春莲、汪世军、黄世贵和袁某。
警方迅速封锁了现场,开始进行细致的勘查。在卧室及其周围,八名遇害者的被褥都整齐地摆放着,这表明他们当时并没有入睡。尸体分布情况显示,遇害地点主要集中在老板和老板娘的卧室或其周边区域。屋内物品散落一地,到处都是血迹,地面上还有一些凌乱的鞋印和手套印迹。房门均遭到了暴力破坏,其中一名孩子倒在门边,似乎是想要逃跑却未能成功。
尸检结果显示,这八人几乎在同一时间遭遇了致命袭击,死亡时间大约在晚上 7 点半到 9 点半之间。尸体上有钝器打击和利器割伤两种伤口,而且伤口集中在颈部。根据验尸报告分析,凶手很可能先用铁锤或木棒击晕被害人,然后在被害人还未完全失去意识时,用利器割断其脖子。这种作案手法极其残忍,而且凶手显然戴了手套,在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明显的犯罪证据,除了那几个凌乱的脚印,几乎没有其他可识别的痕迹,这让警方的调查工作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
汪发华作为案件的第一目击者,也是石灰厂唯一幸存的员工,被警方带回警局进行讯问。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声音颤抖地向警方讲述着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他反复强调,自己不喜欢看电视,所以每天下午都会早早回家,昨天因为老板小儿子回家,厂子下午就停工了,他才得以比往常更早下班,没想到却因此逃过一劫。
警方通过侦查取证,暂时排除了汪发华的嫌疑。但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案发当晚因为意外情况躲过厄运的人其实还有两人。一个是汪世书的姐夫闵家皇,他当晚与汪世书约好要去找他喝酒,但是由于临时有事,并未赴约。
警方调取了他与汪世书的通话记录,并且走访了其他人,证明了闵家皇在案发时并不在现场。另一个是汪世书和陈小润的儿子汪辉,他在武汉开的士谋生,12 月 26 日下午三点左右,他送一个顾客到红安县,顺便开车到石灰厂看看。他原本的计划是在红安过夜再回武汉,但是有同村的村民给他打电话,请他送自己去武汉。下午六点左右汪辉就离开了石灰厂。
这起震惊全国的红安八尸案,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发生了。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清晨,黎明石灰厂成为了人间炼狱,八条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只留下了一片血腥和无尽的谜团。警方深知,这将是一场艰难的侦破之旅,他们必须争分夺秒,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真相,为死者讨回公道 。
喜欢中国桃色大案纪实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中国桃色大案纪实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