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圈的寒风像无数把小刀子,刮在脸上生疼。陈默一行人裹着厚厚的冲锋衣,踩着没过膝盖的积雪,艰难地在冰原上跋涉。远处的冰川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像一块被冻住的蓝宝石,天空中偶尔掠过几只北极鸥,叫声在空旷的冰原上回荡。
“汪副所长说的‘冰下遗迹’就在前面的冰谷里。”陈默指着地图上的标记,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瞬间凝结,“但这里的温度低至零下三十度,铁蛋的电池续航会减半,得省着用。”
铁蛋穿着特制的防寒外壳,像一只圆滚滚的金属企鹅,机械爪在雪地上留下整齐的小脚印。它突然对着前方发出“汪汪”的叫声,屏幕上显示着“检测到人类活动信号”。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红色滑雪服的身影出现在雪坡下,正拖着一个沉重的雪橇,雪橇上放着各种科考设备。看到陈默等人,那人明显愣了一下,随即挥了挥手。
“是极地科考队的人吗?”小张眯着眼睛望去,“看身形像个姑娘。”
走近了才发现,那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梳着利落的马尾,脸颊冻得通红,眼睛却亮得像星星。“你们好!我是挪威北极科考站的实习生,我叫苏菲。”她的中文带着点口音,却很流利,“我的雪橇陷进冰缝了,能帮个忙吗?”
小张立刻自告奋勇:“我来!”他跑到雪橇旁,抓住绳索用力一拽,雪橇纹丝不动。苏菲“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得用巧劲,冰缝下面有暗流,硬拽会把冰面弄塌的。”
她示范着在雪橇两侧垫上冰镐,轻轻一撬,雪橇果然松动了。小张看得眼睛都直了,脸颊比刚才更红,结结巴巴地说:“你……你真厉害。”
林夏在旁边偷偷碰了碰陈默的胳膊,忍着笑说:“有情况。”
陈默嘴角微扬,目光却落在苏菲雪橇上的设备上——那是一台地脉能量检测仪,型号与研究所的最新款一致。“你也在研究地脉?”
苏菲点头,眼睛亮了起来:“是啊!我导师是汪副所长的老朋友,听说你们要来,特意让我在这里接应。冰下遗迹很危险,我熟路,带你们去。”
前往冰谷的路上,小张一直跟在苏菲身边,一会儿帮她拿设备,一会儿给她递热水,铁蛋看不过去,用机械爪扯了扯他的裤腿,像是在说“别太明显”。
傍晚时分,众人抵达冰谷边缘的临时营地。苏菲点燃了篝火,煮了一锅热可可,浓稠的巧克力香气驱散了寒气。苏菲说起自己的经历:她从小就喜欢北极的极光,大学选了地质学,专门研究极地地脉。“听说你们去过亚马逊雨林?”她眼里满是羡慕,“我还没见过热带森林呢。”
“那里的蚊子比铁蛋还大!”小张夸张地比划着,逗得苏菲哈哈大笑,火光映在她脸上,温暖得像春天的阳光。
老周坐在篝火旁,抽着旱烟,目光时不时飘向远处——营地另一侧,一个穿着棕色皮袄的因纽特女人正往他们这边看,手里拿着几件缝制好的海豹皮手套。那是苏菲的向导,名叫卡雅,五十多岁,笑容像北极的阳光一样爽朗。
“老周,卡雅大姐给你送手套呢。”林夏捅了捅他,“别装没看见。”
老周干咳一声,不自然地站起身,接过手套:“谢……谢谢。”
卡雅用生硬的中文说:“你的手,冻红了。这个,暖和。”她的目光落在老周磨得发亮的烟杆上,“这个,好看。”
老周愣了一下,把烟杆递给她:“你要是喜欢,拿去看看。”
卡雅接过烟杆,小心翼翼地摩挲着,眼里满是欣赏。篝火旁的气氛突然变得微妙,小张和苏菲聊得正欢,铁蛋趴在两人中间,像个尽职的“电灯泡”。
林夏靠在陈默身边,抬头望着天空——北极的夜空格外清澈,无数星星像钻石一样镶嵌在黑色的丝绒上。突然,一道绿色的光带划破夜空,像一条巨大的绸带在风中舞动,紧接着,更多的光带出现,红的、紫的、绿的,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壮观的极光。
“是极光!”林夏兴奋地站起来,眼睛里映着漫天流光。
陈默走到她身边,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她肩上,外套上还带着他的体温。“冷不冷?”
林夏摇摇头,转头看他,极光的光芒在他脸上流动,让他平日里沉稳的轮廓柔和了许多。“陈默,”她轻声说,“谢谢你一直陪着我。”
陈默的喉结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只是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他的手很暖,掌心的粗糙触感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两人没有说话,只是望着漫天极光,任由时间在这一刻放慢脚步。
远处,老周看着卡雅用海豹皮擦拭烟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小张给苏菲讲着亚马逊的冒险,苏菲听得眼睛发亮;铁蛋的摄像头对着极光,像是在记录这浪漫的瞬间。
北极的寒夜里,篝火噼啪作响,极光静静流淌,一场充满未知的探险,在浪漫的氛围中,悄然拉开了新的序幕。
喜欢未来勘探档案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未来勘探档案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