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局势并未因沈清弦的镇定而立刻好转。“江南香药同业会”在王家的支持下,气焰愈发嚣张,不仅继续在原料和漕运上卡脖子,更开始散布一些关于玲珑阁香药“用料不实”、“价格虚高”的流言蜚语,意图从信誉上打击初来乍到的玲珑阁分号。海老板虽竭力应对,但面对地头蛇的联合打压,仍显得左支右绌,分号的营业额首次出现了小幅下滑。
消息传回京城,玲珑阁内部刚刚提振起来的士气,不免又蒙上了一层阴影。就连一向沉稳的韩管事,眉宇间也带上了几分忧色。
沈清弦面上不显,心中却知,必须尽快打破这个僵局。被动防御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她需要一把能刺穿对方防御的利刃,而这把利刃,或许就握在“影”组织的手中。
她再次通过阿福向墨韵斋传递了信息,直言江南困境,询问之前灰鹞所提及的,关于王家“阴私勾当”的证据,是否已有眉目。
这一次,回信来得更快。次日,阿福便带回了一册看似普通的《漕运纪略》,书中以特殊药水标注出了几条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并非直接指向王允之,而是详细记录了王家名下几个挂靠在其他商号下的船队,近两年来多次利用漕运特权,夹带私盐、逃避税课的船只编号、时间、大致数量以及涉及的几个关键码头吏员的名字!甚至还有一条模糊的线索,暗示王家可能与某位掌管部分漕粮仓储的官员存在利益输送。
这些证据,虽然不足以将王允之本人定罪,但足以在漕运系统乃至朝堂之上,掀起一场针对王家及其党羽的风波!一旦事发,王允之必然焦头烂额,哪还有余力在江南香药行会上倾注太多精力?
沈清弦看着这些信息,心跳微微加速。这就是“影”的力量,能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挖掘出如此要害的把柄。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些信息牢牢记在脑中,随即便将那册《漕运纪略》付之一炬。
证据有了,但如何运用,却是一门艺术。绝不能由她,或者直接与玲珑阁相关的任何人出面举报,那无异于引火烧身。她需要一个合适的“代言人”,一个与王家本就有隙,或是立志整顿漕运、不畏权贵的官员。
她立刻召来了宋怀瑾。如今的宋怀瑾,对沈清弦已是心悦诚服,知其必有深意。
“怀瑾,你可知朝中,或是都察院、六科廊中,有哪些官员素以刚正不阿、勇于任事着称?尤其……是对漕运、盐政弊端有所关注者?”沈清弦并未透露具体信息,只是询问道。
宋怀瑾略一思索,便答道:“都察院有一位姓方的监察御史,出身寒微,为官清廉,素有‘铁面’之称,去年曾上疏弹劾过漕运总督用人不当,虽未成功,但其风骨朝野皆知。此外,户科给事中刘大人,对漕粮仓储损耗过大一事,也曾多次提出质疑。”
方御史,刘给事中……沈清弦将这两个名字记下。她需要更详细地了解这两人的背景、立场乃至人际关系,才能决定如何将手中的“弹药”送出去。
“设法搜集一下这两位大人更详细的资料,尤其是他们与承恩公府,或其他权贵派系之间,有无明显的恩怨或关联。”沈清弦吩咐道。
“是。”宋怀瑾虽不明所以,但立刻应下。
就在沈清弦暗中谋划,准备借力打力之际,江南方面也传来了一个不算太好,但也不坏的消息。在海老板的多方斡旋和让利之下,漕帮杭州分舵顶住了部分压力,保证玲珑阁核心原料的运输能够基本畅通,虽然成本有所增加,但至少避免了断货的危机。同时,那款精心准备的“慈航静慧”香,也经由海老板设法,送到了苏老夫人手中。
数日后,海老板来信,难掩兴奋地提及,苏老夫人对“慈航静慧”香极为喜爱,称其气息清静,有助眠之效,连日来都在使用。苏明远是个孝子,见母亲如此欢喜,对玲珑阁便高看了一眼,虽未亲自接见海老板,但其府上的福管家却透出话来,表示苏家愿意与玲珑阁建立长期的香药供应关系,尤其是供给老夫人日常所用之物。
这无疑是在江南阴霾的天空中,透出的一缕阳光!虽然还未触及核心的寻玉任务,但能借此与苏家搭上关系,已是成功的第一步。沈清弦回信,让海老板务必把握住这个机会,以服务好苏老夫人为核心,逐步建立信任,至于其他,不必急于求成。
京城这边,宋怀瑾也很快带来了关于方御史和刘给事中的详细信息。方御史性格耿直,与朝中多位权贵关系不睦,尤其与承恩公府,因早年一桩旧案,素有嫌隙。而刘给事中则更偏向于就事论事,背景相对简单,与各方势力瓜葛不深。
沈清弦权衡再三,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方御史身上。既有旧怨,性格又刚直不阿,正是最合适的“利刃”。
她开始精心炮制一份“匿名”举报材料。她不直接书写,而是让阿福寻了一个擅长模仿市井笔迹的落魄书生,由她口述,将那几条关于王家船队夹带私盐、逃避税课的关键信息,以愤慨的“知情人”口吻写出,并附上了船只编号和涉及码头等具体线索。材料中,绝口不提王家,只将矛头指向那几个具体船队和涉案吏员,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能调动这些船队、庇护这些吏员的,绝非寻常人物。
材料准备好后,她让阿福寻了个机灵的小乞儿,在夜深人静时,将这份材料塞入了方御史府邸的门缝之中。
做完这一切,沈清弦如同一个耐心的渔夫,撒下了饵料,静静等待着水下的动静。
她不知道方御史会作何反应,是否会如她所愿上疏弹劾。但这步棋,无论成败,至少能将水搅浑,让王允之不得不分心应对,从而为玲珑阁在江南,争取到宝贵的喘息之机和反击空间。
借力打力,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沈清弦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幽远。这场博弈,已不仅仅是商业之争,更是智慧与手腕的较量。她期待着,那来自朝堂的风暴,能早些降临。
喜欢锦堂春深锦绣山河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锦堂春深锦绣山河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