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没多久,那牙人走了出来,严盼儿却实留在了屋里。
老太婆心中大喜——这是成了?
见那牙人点了点头,老太婆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了地。
那牙人道:“你运气好,那王老爷明日就要走了,那夫人又对你那丫头起了怜惜之心,这才勉强将她收下。”
说罢他拿出了个契书出来,又拿了四个银锭放在桌上。
再出门一趟将隔壁的书生请了来当证人,那书生又在牙人名字的旁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那契书上头已经按好了手印,只差老太婆了在立契人那里按下手印了。
那严家老太婆虽然不识得几个字,但却也能认下严盼儿、自己、自己儿子的名字以及一到十的简单数字,确认只有严盼儿的名字出现在那被卖人的地方后,又核对了确实写的是四两后,她松了一口气。
又拿起那一旁的银锭,仔细地掂量了掂量,这才放心地按下了手印。
至此,此契已成,人银两清,这严盼儿便再也不是严家的人了。
严家老太婆将银子仔细地揣进怀里,匆匆地往家赶去,她还要思考剩下的三两银子该从哪里得。
想到这里她又恨上了那早已不知道逃到哪里去的儿媳——都怪那贱人跑了,若是没跑,说不这几年养好了身子还能再添个丫头,这时候再卖一个说不定这钱就也够了。
那老太婆如何暂且不论,待事情定下后,严盼儿却是被那“王老爷”和那“小妾”亲切地拉到了一旁。
而那“小妾”也摘掉了满身珠翠,一开口却是一道公鸭嗓:“爹,我做了这么大的牺牲,你可要给我点好东西。”
惊得一直以来面上毫无波澜的严盼儿睁大了双眼。
那“王老爷”笑眯眯地对严盼儿道:“抱歉,让姑娘受惊了。”
又对着那屋中的屏风一拜:“夫人,幸不辱命。”
片刻后,一大一小从那屏风后绕了出来,正是程氏和孟琦。
“是你!”
严盼儿不复方才的死气沉沉,惊喜地低呼出声,如何不知道自己是被孟琦等人救了下来。
程氏刮了下孟琦的鼻子:“这下放心了吧?快去跟你的小姐妹玩去吧。”
孟琦快步来到严盼儿身边,这才头一次正式的向她介绍自己:“我叫孟琦,今年七岁,你叫我阿琦就好。”
又细细地给她讲了她们此次的计划。
原来那天得知了那等消息以后,几个孩子深觉自己的能力不足,又不愿意害了严盼儿,如是终于将求助的目光转向了自己的长辈。
而几人的长辈这几日对于他们弄出来的动静也有所耳闻,而之所以没有插手,不过是想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能耐。
眼下自家孩子终于求到了自己的头上,几个长辈便行动了起来。
先是老爷子,只见他不知写了一封信给谁,那严家老太婆原本联系过的牙人便在府城中被拖住了。
再是程氏,程氏在府城中也有自己的产业,那“王老爷”的父亲,就曾经是程家的大管事,后来生的孩子——即这个“王老爷”,又被他认为了义子,因此他便算得上是程氏的义兄,这几年都在府城中帮着程氏打理着产业。
而那小妾,则是他肤白如瓷、身量纤细、面若好女的十四岁儿子。
至于那牙人当然也是串通好的,那牙人之前曾机缘巧合之下被孟琦的外祖母救了一命,此事只不过是帮这么一个小小的忙,那牙人很快就答应了。
就连那作为见证人的书生,亦是周老夫人早就特意找好的人,不为别的,只因为那契书上写的并不是“王老爷”的名字,而是孟琦的。
只见上面写道:“今有孙女严盼儿十二岁,汝县寒山镇人氏,因家贫无力养活,愿给孟家孟琦当侍女,从求活命,议身价四两银。”
“人银两清,互不找账,契书为凭。”
再往下便是那严家老太婆和牙人等的签字和手印了。
孟琦将那卖身契从王管家的手中接过,又将那张契书交给了严盼儿。
那么轻薄的一张纸,却承载了严盼儿今后的人生。
严盼儿没有接过。
她后退了一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这契书我不收。”
“从今以后,我严盼儿就是小姐你的奴婢了,小姐的大恩大德我没齿难忘,只愿今生能给小姐当牛做马,如此才能换得心中一点安宁。”
孟琦被吓了一跳,忙往一旁躲去——她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人跪她。
然而严盼儿却膝行两步,猛地磕了一个头,那一头磕在地上发出了沉闷的响声,听得在场众人脑袋似乎都痛了起来。
孟琦手足无措,严盼儿却是死活都不肯起来,也不愿拿那契书,见状孟琦只能将那契书收了起来,干巴巴道:“既然你已经是我的丫鬟了,那就得听我的。”
严盼儿这才抬起头,狠狠地点了点头。
孟琦看着她,咽了口唾沫,努力用上了自己最威严的语气:“这第一个命令,就是以后不准跪我,也不准磕头。”
见严盼儿面露犹疑,孟琦威胁道:“我不需要一个不听我命令的丫鬟,你如果不听我的,那还是将契书拿回去吧。”
严盼儿一听,赶忙站起了身,用专注的目光盯着孟琦,仿佛在等待她的下一个命令。
孟琦打了个磕巴:“嗯……先这样吧!”
却在此时听到一旁一直都没有说话的程氏突然插了句话:“是不是该给这姑娘取个名字呢?”
取名吗?
孟琦将目光投向了严盼儿,只见她的目光里充满了期待。
“你有自己喜欢的名字吗?”
严盼儿摇了摇头,严家不曾让她念过书,她也想不出来什么好名字。
她只知道自己不想再当严盼儿。
“盼儿”二字,是她这辈子最厌恶的枷锁。
半晌后,孟琦开口道:“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1
“不如你就叫舒云吧。”
严盼儿,不,舒云一喜,她听不懂孟琦念的那段诗,可她听懂了“自由”二字。
“舒卷如云得自由……”
她喃喃地重复着孟琦的话,露了个真心实意的笑出来。
“我喜欢这个名字。”
舒云这样笑着说。
喜欢夜市一霸:孟家小摊的烤肠卖爆啦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夜市一霸:孟家小摊的烤肠卖爆啦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