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山东世家集团和江南世家集团配合,大运河工程在大业四年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关陇世家集团本就随大隋起家,在山东世家集团和江南世家集团得到发展、势力蔓延入中枢的同时,关陇世家的势力触手也延伸入江南。
地方上,形成了本土世家、外来世家、大隋朝廷三方共治的局面。
二世皇帝改州为郡之后,地方官员数量大大减少,官员竞争越发激烈。相应的,一个官职代表的治下范围和权力也进一步扩大。
但为了争权夺利,各方势力恨不得将官位上坐着的每一个人底裤都扒干净,换上自家支持的官员上位。
而精简地方州县划分之后,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效率也有所提升,短期内极大加强了中央皇权。
各方派系官员斗得越激烈,对于皇位上坐着的人就越有利。
大隋境内越发昌盛,隐有盛世之象。
同时,为了应对北方边境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事,大运河北段工程开挖。旨在打通京师洛阳和幽州涿郡的联系,方便大军快速机动至北方边境。
而各地的绿林响马,面对大军压境,纷纷销声匿迹。除瓦岗据守一方,繁荣兴盛。一州之地,足够自给自足,即使大隋封锁博州的物资进出渠道,亦是无伤大雅。
瓦岗军中单雄信本就有绿林背景,总能找到封锁不住的通道外出。何况,瓦岗军没有向外界购买大批粮食、布匹等生活物资的需求。
至于私盐和兵器,本就不能走正规渠道。
各地反隋势力仅有太行山内的伍云召势力锲而不舍,不时下山劫掠,打击贪官污吏、为恶世家豪强,对大隋也不过是疥癣之疾。
大业四年冬,东西突厥为争夺边境互市,纷争再起。兵戈数月不休,最终决定在前任大可汗之王庭故地召开勇士大会,在武尊毕玄和历代可汗见证下,各部落以武论输赢。
各部落纷纷派出勇士,前往王庭故地,争夺物资分配名额。
大业五年,春。
趁着东西突厥内部纷乱的空档,二世皇帝悍然发兵,兵锋直指西域诸国。
历时三个月,先灭吐谷浑,令其王室逃亡西域。
隋军衔尾追击,以西域诸国包庇吐谷浑余孽为由,大肆耀武扬威。
西域诸国技不如人,纷纷臣服大隋。
大隋在吐谷浑旧地,设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统治范围深入西域,兵锋随时可指向西域诸国,威慑西突厥,丝绸之路再次畅通。
三大世家集团内部纷纷组建商队,西出大漠,直达更西边的波斯萨珊王朝、罗马帝国,南与印度半岛所在的戒日王朝通商,吃得盆满钵满。
此后,三大世家集团越发团结在二世皇帝麾下,壮大大隋的同时也壮大家族势力。
大隋还未班师回朝,东西突厥的比武大会就已草草结束。
东突厥突利可汗和西突厥吉利可汗深刻感受到大隋的威胁,当机立断结成同盟,遏制大隋发展,并调集六十万大军陈兵大隋边境,战争一触即发。
二世皇帝杨广正是志得意满之时,毫不示弱调集二十万精锐北上,会同边境原有的五十万大军会战突厥。
战线东至幽州,西抵西域,长城沿线,烽烟滚滚。
靠山王杨林领精锐五万,亲抵幽州,会同边境十万守军主持东线战场,直面东突厥十万大军和虎视眈眈的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
皇帝杨广御驾亲征,率五万精锐并三十万边军边军于雁门关中部战场,应对三十万东突厥主力。
宇文成都首次挂帅出征,以魏文通为副帅,领十万精锐,支援西线十万边军,应对西突厥二十万大军和墙头草西域诸国组成的混杂局势。
大战从盛夏打到深秋,历时数月,以东西突厥透支战争潜力,后方部落不堪重负、纷争再起而落下帷幕。
此战,以对峙居多,双方都极为谨慎,不愿贸然发起大决战。
最终,突厥六十万大军折损过十五万,尤以西突厥所部损失惨重,死伤过半。大隋七十万人伤亡近十万。
时隔多年,再次打服了焦躁的东西突厥,再次承认了大隋皇帝“圣人可汗”的称号。
各方势力首脑心中有数,如此悬殊的战果,不只有大隋兵锋正盛、国力强劲,东西突厥不和,互相下绊子、保留实力也是战败的原因之一。
而大隋刚经历攻灭吐谷浑的灭国之战,士气虽旺盛,但大军疲惫、物资消耗甚巨、转运艰难,也是不争的事实。
哪怕隋文皇帝留下的家底厚实非常,足以在多年战乱后在唐初依旧发挥作用。但内有大运河工程常年不休,外有灭国之战,大隋采取谨慎、保守的战略,亦是应有之义。
至于这些粮食怎么来得?那三大世家集团可就有说法了。
随文帝派大军清查全国隐匿人口,在深山老林找到巨量粮食,也是寻常。这些粮食没人认领,在安抚好清查出的人口之后,自然充公。
说一千道一万,无论有何种原因,胜就是胜,败就是败。
经此一战,周边诸国震恐,纷纷遣使庆贺大隋称霸当世。
大隋各军在这一战中,涌现出诸多将星。
东线战场,杨林为主帅,北平王罗艺为副。
北平王世子罗成阵前连斩突厥勇士十二人,白马银枪、威风凛凛,颇有乃父年轻时的风范,因其性情孤傲,面容冷峻,全军皆称其“冷面寒枪俏罗成”。
虹霓关总兵新文礼、携其妹新月娥双双建功,战功卓越,威慑敌胆。
中路战场由二世皇帝杨广亲自指挥,李渊为副,大将来护儿领兵。
山马关总兵裴仁基勇骁勇善战,深得皇帝赏识。
太原李氏长子李建成,年仅十八,披甲持剑,上阵杀敌,不弱李家门风。
次子李世民以十六之龄护卫皇帝左右,慧眼识破突厥刺客行踪,深得皇帝青睐。
皇族杨家族老、宇文阀上代阀主宇文伤、独孤阀老夫人尤楚红、李阀阀主李渊、阴癸派宗主阴后祝玉妍五人联手,击退前来行刺的突厥武尊毕玄和魔帅赵德言。
杨家族老为皇帝挡下赵德言一击,身受重伤。宇文伤和李渊保存实力,伤在毕玄手下。尤楚红独木难支,亦是重伤。唯独阴后祝玉妍于关键时刻“临阵突破”,显露大宗师实力,击伤毕玄。
(仁寿四年秦叔宝从杨广手上救下李渊一家之时,设定李元霸5岁。李世民十岁,提前五年出生。)
西线战场,宇文成都纵横无敌,先后完成斩将、夺旗、踏阵、摧寨之功,魏文通统领大军扩大战果 ,虎牢关总兵尚师徒从旁辅佐,大破西突厥。
西域诸国亡其三,余者在大隋兵锋之下战战兢兢。
大业六年,大隋政通人和,各地呈现欣欣向荣之象。
第二次万国大会,一片祥和,风平浪静。自大业二年初次万国大会,宇文成都力挫群雄,夺得横勇无敌天宝大将军封号,已过去四年岁月。
大隋将星相继亮相,老中青三代人才济济,诸国无不畏惧。
十月,大运河洛阳至涿郡段工程完工,二世皇帝下旨赐名——永济渠。
大业七年,大隋边境再无战事,国内安稳异常,休养生息。
三方世家势力集团的争斗渐趋平缓,朝局稳定,大势尽归洛阳城。
丝绸之路和边境互市,不断将诸国资源汇入大隋,以万国之力养一国之威。
暗中,大隋各地的军需物资经运河源源不断地向涿郡集结。
喜欢斗战万界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斗战万界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