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娄家出来时,日头刚偏西。周晋冀没直接回肉联厂家属院,揣着那件羊毛衫在附近的街巷转了一圈——他特意避开了热闹的年货市场,就怕撞见厂里的员工又被拉去吃饭。这大过年的,酒局一场接一场;可明天要见李胜利,这位既是上级又是老战友的长辈,容不得他带着酒气去拜访。
直到天擦黑,周晋冀才慢悠悠往家属院走。整个小区安安静静的,果然没人来敲门——大家都知道他明天有正事,倒是懂事。
简单做了点东西,洗漱后早早躺下,脑子里过了一遍要跟李胜利说的话:厂房扩建的进展、年后的生产计划,还有最关键的——开辟津门市场的想法。
第二天一早,周晋冀拎着早就准备好的礼物出门:两斤卤猪头肉、一瓶茅台,还有一篮子刚从农庄取来的新鲜草莓——这是大棚里试种的新品种,特意留着送人的。
李胜利家住在安置办的家属楼,三楼的窗户刚推开,就看见李胜利探着脑袋往下望。
“你小子倒是准时!”李胜利笑着迎下楼,接过他手里的礼物,“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家里都快被你送的肉堆满了。”
刚进家门,李夫人就端着热茶迎上来,拉着周晋冀的手往沙发上坐:“快暖和暖和,你送的那些青菜,我昨天刚给邻居分了点,个个都羡慕我有你这么个‘外甥’。”
这话不是客套。年前周晋冀让人送的二十斤青菜十斤肉、以及五斤卤肉,在这冬天里比什么都金贵,李夫人逢人就夸他懂事。她转身进厨房忙活,嘴里还喊:“今天给你做红烧肉,用你送的肉,保证香!”
客厅里就剩两人,李胜利从抽屉里翻出烟盒,递给他一支:“说说吧,肉联厂年后有什么打算?申请扩建的四十亩地,准备如何使用?”
“开春就能动工。”周晋冀点着烟,眉头微微蹙起,“不过我有点顾虑,年前的火爆是因为大家集中花肉票,年后销量肯定会下滑。所以我想开辟津门的销路,四九城到津门四个小时车程,卤味拉过去卖;再拉点海鲜干货回来,刚好互补。”
没等他说完,李胜利就点头:“这个想法可行。津门是码头城市,流动人口多,对卤味这种方便食品需求大。而且那边的海鲜干货在四九城也抢手,是笔好买卖。”
他话锋一转,语气严肃了几分,“另外跟你说个事,明年第三肉联厂的级别要提升,这都是你们自己干出来的成绩。”
周晋冀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以后申请资源也方便多了。”
“别高兴太早。”李胜利敲了敲桌子,“级别上去了,要求也高了。我可提醒你,不能骄傲自满,质量、安全、员工福利,一样都不能落,否则别怪我这个老头子收拾你!”
“哎,您放心,我心里有数。”周晋冀连忙应下。他知道,李胜利这话里全是真心,要是外人,才不会费这口舌。
“你俩别在这儿说工作了!”李夫人端着菜从厨房出来,把盘子往桌上一放,“这是家里,不是你那办公室,少摆领导架子。晋冀,别理他,快尝尝我做的红烧肉。”她夹了一大块放进周晋冀碗里,“多吃点,看你这阵子忙的,都瘦了。”
李胜利无奈地笑了笑,给周晋冀倒上酒:“行,在家不说工作。来,为你这小子的好想法,干一杯!”
酒过三巡,李胜利才又提起津门的事:“你去津门的运输手续,我帮你协调。“
周晋冀心里一暖,端起酒杯敬他:“谢谢您,李主任。有您帮衬,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跟我还客气这个?”李胜利摆摆手,“当年在朝鲜战场,你送了那么多给养给我,现在我帮你协调点手续算什么。只要你把肉联厂办好,解决更多退伍兵的就业;比什么都强。”
午饭吃得热热闹闹,李夫人又给周晋冀打包了不少酱菜和馒头,让他带回家里当口粮。下午一点多,周晋冀起身告辞——他知道自己跟李胜利的关系,比不得跟养父张震山那般亲近;适可而止的拜访才最合适。
李胜利送他到楼下,拍着他的肩膀说:“津门那边要是遇到难处,随时给我打电话。记住,踏实做事,别出乱子。”
周晋冀用力点头,看着李胜利上楼的背影,心里满是感激。有这位老战友兼上级的支持,年后开辟津门市场的计划;又多了几分把握。
喜欢四合院:从组建肉联厂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四合院:从组建肉联厂开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