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安夏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看着朝堂上争论不休的众人,心中明白,此刻绝不能慌乱。她在心中迅速思索着对策,目光扫过每一位官员的脸庞,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找到一丝转机。短暂的沉默后,时安夏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她准备再次开口,为自己的政策据理力争,哪怕前方困难重重,她也绝不退缩。
“陛下,”时安夏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在朝堂上回荡,“如今大楚内忧外患,百姓赋税沉重,生活困苦不堪。边境战事频繁,百姓既要承受战争之苦,又要承担高额赋税,实已到了民不聊生的境地。鼓励农桑,减轻赋税,乃是当下之急务,唯有如此,方能稳定民心,增强国力,抵御外敌。”
王尚书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时安夏,你不过是个妇人,懂什么治国之道?祖制不可轻易更改,随意变动赋税制度,只会扰乱朝堂,动摇国本。”
被裴璟和时若雪拉拢的官员们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反对声此起彼伏。时安夏心中焦急,却又无可奈何,她知道,这些人早已被利益蒙蔽了双眼,一心只想打压自己。
就在时安夏感到孤立无援之时,萧烬在萧府内,不顾重伤在身,正紧张地谋划着如何帮助时安夏。他强忍着后背的伤痛,坐在书桌前,提笔写了几封信,分别派人送给那些与他交好的中立官员。信中,萧烬详细地揭露了守旧势力和裴璟、时若雪等人的不良居心,以及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国家和百姓的种种行径。
这些中立官员收到信后,心中大为震惊。他们原本只是秉持着观望的态度,不想轻易卷入这场朝堂纷争。但萧烬的信让他们看清了局势,意识到若任由守旧势力和裴璟等人胡作非为,朝堂必将陷入混乱,国家也将走向衰败。
于是,在接下来的朝堂辩论中,几位中立官员站了出来。其中一位身形清瘦、面容儒雅的官员上前一步,向皇帝行礼后说道:“陛下,臣以为时安夏所言有理。如今局势严峻,若不采取有力措施,改善百姓生活,恐生民变。赋税制度虽有祖制,但也应与时俱进,方能顺应民心,稳固国本。”
其他几位中立官员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的加入,让朝堂上的局势顿时发生了转变。守旧势力和被拉拢官员的反对声浪因中立官员的加入而减弱,时安夏的政策得以继续推进。
时安夏心中大喜,她感激地看了一眼那几位中立官员,知道定是萧烬在背后暗中助力。她再次向皇帝进言:“陛下,如今已有诸位大人支持,还望陛下恩准试行此策。臣愿立下军令状,若政策推行不力,臣甘愿受罚。”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朝堂上的众人,心中暗自思忖。他深知时安夏的政策确有可取之处,且如今中立官员也站出来支持,若再不表态,恐寒了众人之心。于是,皇帝微微点头,说道:“既如此,朕准你试行此策。但你需谨慎行事,不可有丝毫懈怠。”
时安夏心中一喜,连忙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朝堂下,守旧势力和被裴璟、时若雪拉拢的官员们脸色阴沉,他们没想到局势会突然发生这样的转变。王尚书咬了咬牙,心中暗恨,却又无可奈何。
退朝后,时安夏回到萧府,径直来到萧烬的房间。萧烬正靠在床头,脸色略显苍白,但看到时安夏回来,眼中还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萧郎,今日多亏了你暗中相助,否则我在朝堂上真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安夏走到床边,轻声说道。
萧烬微微一笑,说道:“娘子不必客气,你我夫妻一体,本就该相互扶持。看到你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我又怎能坐视不管。”
时安夏看着萧烬,心中满是感激与感动。但与此同时,她心中对萧烬一直隐瞒的某些事情仍心存疑虑。她张了张嘴,想要询问,却又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萧烬似乎察觉到了时安夏的异样,他微微皱眉,问道:“娘子,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时安夏连忙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只是今日朝堂之事,让我有些疲惫。”
萧烬看着时安夏,心中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再多问。他说道:“娘子,此次虽然在朝堂上暂时取得了胜利,但守旧势力和裴璟他们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还需多加小心。”
时安夏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他们定会想尽办法来破坏我们的计划。不过,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相信一定能够应对。”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应对之策,便各自休息。时安夏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眠。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萧烬的身影,心中的疑虑也越来越深。萧烬究竟隐瞒了什么事情?这是否会影响他们接下来的合作与感情发展?她不知道答案,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一切都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喜欢重生将门女与纨绔夫君的乱世逆袭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将门女与纨绔夫君的乱世逆袭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