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首页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獒唐寒门宰相警界穿越:丑后奴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大唐第一闲人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大魏宫廷内蒙山军大唐:李世民死后,观音婢怀孕了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txt下载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5章 十之八九,劫富济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永乐二年正月,应天城的残雪尚未完全消融,护城河的冰面还凝结着一层薄霜,乾清宫内却已燃起熊熊炭火,暖意融融。朱棣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于御座之上,神色肃穆,目光锐利如鹰,扫过殿内躬身侍立的内阁大臣与六部尚书。御案上,一份份关于各地动乱的奏报堆叠如山,可他脸上却不见丝毫慌乱,只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传朕旨意!”朱棣的声音洪亮而威严,如同惊雷般在大殿内回荡,“即日起,全国各大钱庄,一律停止宝钞兑换金银、铜钱的业务,违者,以扰乱金融秩序论处,抄没全部家产!”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是一惊。宝钞、金银、铜钱混用的货币体系虽已混乱,可骤然停止兑换,无疑是一剂猛药,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户部尚书夏原吉连忙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此举是否太过仓促?各大钱庄遍布全国,骤然停止兑换,恐会引发百姓恐慌,还请陛下三思!”

“三思?”朱棣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如今动乱已起,货币体系崩溃在即,若不快刀斩乱麻,难道要等大明的金融彻底垮掉吗?朕意已决,无需多言!”

他顿了顿,继续下令:“即刻从内帑与国库中调集粮食三千万石、白银五百万两,由内阁、六部属官亲自带队,分赴浙江、福建、广东、江苏等动乱省份。抵达地方后,即刻开设皇庄,接纳流离失所的百姓,安排他们务农蚕桑、烧瓷织布,凡是进入皇庄劳作的百姓,每日管饱三餐,每月发放工钱五百钱,年终再根据劳作成果给予奖励!”

“另外,传旨工部与兵部,即刻启动远洋大船扩建工程,征召各地流民参与徭役。”朱棣的目光扫过兵部尚书金忠,“徭役工钱由内帑全额承担,干满一月,发放一千五百钱,管吃管住,绝不拖欠!”

一千五百钱的月俸,远超当时普通百姓的收入水平,殿内众人无不震惊。夏原吉心中算了一笔账,仅这两项开支,内帑与国库就要支出巨额银两,他忍不住再次劝谏:“陛下,内帑与国库虽有积蓄,可如此大规模的开支,怕是难以支撑长久,还请陛下节制!”

“节制?”朱棣看向夏原吉,眼神中带着一丝嘲讽,“百姓是大明的根基,如今根基动摇,朕若舍不得花钱稳固,难道要等根基彻底崩塌,再追悔莫及吗?钱没了可以再赚,百姓没了,大明就没了!”

他语气斩钉截铁,不容任何人反驳:“旨意已下,各部即刻执行,若有拖延推诿者,军法处置!”

“臣等遵旨!”内阁大臣与六部尚书见状,不敢再劝阻,纷纷躬身领旨。

一道道政令如同雪片般从乾清宫发出,迅速传遍全国。各大钱庄接到旨意后,虽满心不愿,却不敢违抗,只能紧闭兑换窗口,张贴出停止兑换的告示。百姓们起初确实有些恐慌,纷纷涌向钱庄想要取出存款,可看到官府张贴的皇庄招募告示与徭役征召令,得知朝廷会为他们提供生计,心中的恐慌渐渐平息下来。

内阁与六部属官带着粮食和银两,火速赶往各地。浙江杭州,户部侍郎周衡亲自坐镇,开设了十座大型皇庄,接纳流民数万。皇庄内,田地平整,水利设施完善,官府为流民分发了种子、耕牛和农具,还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老农指导耕种;纺织作坊里,织机轰鸣,流民们在工匠的教导下学习纺织技艺,虽然辛苦,却能吃饱穿暖,还能拿到工钱,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远洋大船扩建工程也在各地启动。应天城外的造船厂,数千名流民聚集于此,搬运木材、锻造铁器、铺设船板,忙得热火朝天。官府按时发放工钱,提供充足的饮食,流民们虽然劳累,却毫无怨言。“以前在家乡,种地一年也赚不到几个钱,如今在这里干一个月,就能拿到一千五百钱,足够一家人生活了!”一名来自福建的流民一边搬运木材,一边对身边的人说道,脸上满是满足。

与此同时,另一道政令再次引发了轩然大波——朱棣下令禁止金银交易,所有民间金银必须在一个月内上交国库与内帑,违者,轻者杖责五十,重者流放三千里。

“什么?禁止金银交易?还要上交所有金银?”

消息传到江南,勋贵、官员、富绅们彻底懵了,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苏州沈府,沈仲元刚刚从破产的阴影中缓过一口气,得知消息后,当场气得差点晕过去。他瘫坐在椅子上,指着应天的方向,破口大骂:“朱老四这是疯了吗?简直是无法无天!金银乃是硬通货,怎能说禁止就禁止?还要上交所有金银,他这是明抢啊!”

南京城内,韩国公李善长的府邸内,气氛同样凝重。李善长坐在主位上,脸色铁青,手中的茶杯被他攥得咯咯作响。“陛下此举,太过霸道了!”他咬牙切齿地说道,“先帝当年虽然严苛,也未曾如此剥夺臣下的财富!朱老四这是要把我们逼上绝路啊!”

宋国公冯胜等勋贵也纷纷聚集在李善长家中,一个个面带怒容,议论纷纷。“金银乃是我们的私有财产,陛下凭什么强行收缴?”“这分明是针对我们这些勋贵富绅!他就是想把我们的财富全部榨干!”“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必须联合起来,向陛下进言,反对这道政令!”

然而,愤怒归愤怒,他们心中却充满了畏惧。朱棣登基以来,雷霆手段震慑朝野,清理吏治,打压士绅,如今更是手握兵权,说一不二。之前齐王、鲁王、赵王等藩王,因为稍有不满,便被朱棣贬为平民,圈禁凤阳;还有四名侯爵因为抵制新政,突然暴毙,其中就包括开国功臣费聚、陆仲亨,牵连者不下七千人。朱棣的狠辣,他们早已见识过,谁敢真正违抗他的旨意?

“联合进言?”李善长苦笑着摇了摇头,“你们忘了费聚、陆仲亨的下场了吗?谁敢反对陛下,就是死路一条!”

众人闻言,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瞬间沉默下来。是啊,朱棣真的敢杀人,而且杀起人来毫不手软。他们虽然手握财富,却没有兵权,在朱棣的铁腕面前,如同待宰的羔羊,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

就在勋贵富绅们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之际,朱棣的另一道政令再次袭来。永乐二年二月,朱棣下令,对一年收入超过二十万两的商人,增收商税,税率高达四成。一月之后,改为针对收入超过五万两的商户,征收两成半的税,十万两四成,二十万两六成。

“四成商税?这还让不让人活了?”江南的大商人们得知消息后,彻底绝望了。之前因为海贸泡沫破裂,他们已经损失惨重,如今又要缴纳四成的商税,几乎等同于断绝了他们的生路。

杭州府的盐商王元宝,一年收入高达百万两,得知要缴纳四成商税,当场痛哭流涕:“四成商税,那就是四十万两啊!我一年的利润也不过六十万两,这分明是要让我倾家荡产啊!”

可朱棣并未就此收手。紧接着,他又针对外邦商人颁布了政令:允许外邦商人在大明生活、经商,但必须缴纳六成的商税;若不愿缴纳商税,可将家中的土地、矿产上交朝廷,由朝廷统一开采,收益朝廷七成,商人三成。

“六成商税?要么上交土地矿产?”前来大明经商的暹罗商人阿瑜陀耶看着官府张贴的告示,一脸难以置信,“大明皇帝也太贪婪了!”

虽然不满,可大明市场庞大,商机无限,外邦商人们不愿放弃这块肥肉,只能忍气吞声,要么缴纳高额商税,要么将部分土地、矿产上交朝廷,换取经商的资格。

除此之外,朱棣还做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定:将一部分百姓迁移至海外,参与徭役,开采矿产、砍伐树木。起初,百姓们因为乡土观念浓厚,不愿背井离乡,纷纷抵制。官府派人反复劝说,承诺迁移至海外的百姓,每人可分得十亩良田,每月发放工钱两千钱,开采矿产、砍伐树木所得,交足朝廷规定的份额后,剩余的全部归个人所有。

在丰厚的利益诱惑下,越来越多的百姓动了心。尤其是那些在动乱中失去土地和家园的流民,他们走投无路,得知迁移海外能获得土地和高额报酬,纷纷报名。

福建泉州的流民陈阿福,原本是个佃户,动乱中失去了所有,走投无路之下,报名参与了海外徭役。当他跟随船队抵达南洋的一处岛屿后,发现这里土地肥沃,矿产丰富,官府果然为他们分配了良田,发放了农具和种子。他一边耕种土地,一边参与矿产开采,每月能拿到两千钱的工钱,年底还有分红,日子过得比在老家时好得多。“早知道海外这么好,我早就来了!”陈阿福看着自己耕种的良田和手中的工钱,脸上满是笑容,再也不提回乡的事情了。

一系列铁腕政策的推行,让朱棣暂时稳住了崩坏的财政。皇庄的开设与徭役的征召,解决了流民的生计问题,动乱渐渐平息;金银的收缴与商税的提高,充实了国库与内帑;海外开发则为大明开辟了新的财源,缓解了国内的资源压力。

可朱棣的这些手段,却让勋贵、官员、富绅们苦不堪言。他们的财富被大量剥夺,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心中的不满与怨恨与日俱增。很快,不少官员便纷纷上书,弹劾朱棣。

“陛下,大兴土木,扩建远洋大船,征召大量徭役,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民怨沸腾!”

“陛下,提高商税,禁止金银交易,收缴民间金银,严重损害了商户与百姓的利益,导致市场萧条,国库空虚!”

“陛下,迁移百姓至海外,违背了乡土观念,引发百姓不满,不利于朝廷教化!”

一封封弹劾的奏折,如同雪片般涌入乾清宫。朱棣看着这些奏折,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心中却冷笑不已。他清楚地知道,这些官员弹劾他,并非真的关心百姓疾苦,而是因为他的政策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一群只知道为自己谋利的蛀虫!”朱棣低声骂道,将手中的奏折狠狠摔在御案上。他看着这些奏折的署名,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如同看着待宰的羔羊。“老子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挣那些穷鬼的钱,你们这些勋贵官员、富绅商户,占据了大明大部分的财富,却不思报效国家,反而囤积居奇,为富不仁,如今让你们吐出一点利益,就如此不满,真是该死!”

二月底,朱棣再次颁布了一道震动朝野的政令:即日起,朝廷官员的俸禄,不再以金银、铜钱发放,改用宝钞、胡椒、粮食发放。

这道政令,如同引爆了一颗炸弹,在朝廷内掀起了惊涛骇浪。

“什么?俸禄改用宝钞、胡椒、粮食发放?”

“这怎么行?宝钞早已贬值,胡椒虽贵,却不能当钱用,粮食更是难以长期储存!”

“坏了!朱老四这是冲我们的钱袋子来了!他就是想彻底剥夺我们的财富!”

官员们炸开了锅,一个个面带恐慌,议论纷纷。他们寒窗苦读数十载,好不容易金榜题名,步入仕途,为的就是功名利禄,可如今,朱棣竟然要取消金银、铜钱俸禄,改用这些不值钱的东西代替,这让他们如何接受?

“陛下这是要把我们逼死啊!”一名中年官员悲愤地说道,“没有金银铜钱,我们如何养家糊口?如何购买生活用品?”

韩国公李善长得知消息后,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应天皇宫的方向,咬牙切齿地说道:“朱老四,你太过分了!先帝那么霸道,也没有你这么欺负人!我们这些开国功臣,为大明出生入死,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心寒!”

宋国公冯胜等勋贵官员也纷纷表示不满,可他们心中清楚,反抗是徒劳的。朱棣早已将兵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京营、边军都由他的心腹掌控,而且他真的敢杀人,之前那些抵制新政的人,下场就是最好的例子。

果然,政令颁布不久,东厂和锦衣卫便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挨家挨户上门,要求官员们上交家中的金银铜钱,凡是违抗者,一律按律处置。

“李大人,奉陛下旨意,请您将家中的金银铜钱全部上交国库!”东厂提督王景弘亲自带人来到李善长家中,语气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李善长看着王景弘身后凶神恶煞的东厂番子,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却只能无奈地说道:“老夫遵旨。”他挥了挥手,让管家将家中的金银铜钱全部取出,交给了东厂番子。看着一箱箱金银被搬走,李善长的心在滴血,却敢怒不敢言。

宋国公冯胜等十六位公侯,也都被迫上交了家中的金银铜钱。他们一个个咬牙切齿,心中对朱棣充满了怨恨,却只能忍气吞声。

那些之前弹劾朱棣的官员,更是遭到了重点“关照”。东厂和锦衣卫不仅上门收缴他们的金银铜钱,还趁机搜查他们的府邸,寻找他们贪赃枉法的证据。不少官员因为家中藏有巨额金银,或是被查出贪腐行为,被当场拿下,打入大牢。

一时间,应天城内人心惶惶,官员们人人自危。他们终于明白,朱棣的目标不仅仅是富商和勋贵,更是他们这些占据着大量财富和权力的官员。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敢对朱棣的政令表示不满。徐达、李文忠、汤和三位王爷,得知朱棣的一系列政令后,纷纷表示支持。

“陛下的一切决策,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臣坚决支持陛下!”中山王徐达在朝堂上率先表态,语气坚定。

祁阳王李文忠、东瓯王汤和也纷纷附和:“陛下英明神武,高瞻远瞩,臣等坚定不移地站在陛下这边,支持陛下的一切改革!”

这三位王爷都是开国功臣,威望极高,他们的表态,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不少原本中立的官员,见徐达等人都支持朱棣,也纷纷改变态度,表示支持陛下的政令。

而那些依旧心存不满,想要暗中抵制的官员,看到每天源源不断地进入应天城的京营军队,看到东厂和锦衣卫四处抓人,心中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也渐渐被恐惧取代。他们清楚地知道,朱棣已经牢牢掌控了局势,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只能乖乖顺从。

“陛下英明!”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公开表示支持朱棣的政令,朝堂之上,再也听不到反对的声音。

朱棣坐在御座上,看着朝堂上一片“陛下英明”的景象,脸上露出了一丝冰冷的笑容。他知道,这些官员并非真心支持他,而是畏惧他的权势。但他不在乎,他只在乎结果。他要通过这些铁腕手段,将大明的财富重新分配,将权力牢牢集中在自己手中,为永乐朝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历代王朝中,很多帝王面对财政危机和社会动荡时,都会选择牺牲百姓的利益,让穷人去死,先喂饱官员和勋贵,再给百姓一点残羹剩饭,甚至直接对百姓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可朱棣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他的答案是,把钱分给百姓,把利益让给底层民众。而那些占据着大量财富和权力的勋贵、官员、富绅,若是不愿分出手中的利益,那就死。

齐王、鲁王、赵王被贬为平民,圈禁凤阳;费聚、陆仲亨等四名侯爵抵制新政,突然暴毙,牵连者不下七千人;无数官员因为贪腐、抵制新政被罢官、流放、下狱……朱棣的狠辣,让整个大明都为之震颤。

有人私下里说,洪武年间的四大案,血流成河,没想到永乐年间,朱棣也要掀起四大案,而且手段比洪武爷还要狠辣。

可朱棣不在乎这些评价。他是大明的皇帝,他要的是大明的稳定和强盛,要的是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不择手段,可以背负千古骂名。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历史天幕:永乐大帝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作者萧忆情作品都市超级邪医煮酒点江山在下女术师初之心盛霆烨免费阅读无弹窗赵原柳莎结局极品黄金瞳天师之上美漫之道门修士叶辰萧初然小说免费阅读最新章节轮回剑典踏准风口成巨富偏执霸总的罪妻凌依然易瑾离侠左,剑右直视古神一整年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我家农场有条龙欢宠田园,农女太子妃劫修传爱你成瘾:偏执霸总的罪妻
经典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盛唐再临许你盛世安宁大明首辅:杨士奇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开元情诗与剑榜罗斯君王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抗战之重整河山混在大唐当首富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重生—深闺九王妃高冷王爷对上冷情军医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维多利亚的秘密回到古代建特区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直播三国:这个主播太不稳健!穿越古代:倾城萱王妃(完结)
最近更新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谋天录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李世民重生水浒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糊涂县令贾清廉天问:大秦末路汉阙孤臣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联的江山,全是梗!!!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我统一了战国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txt下载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