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京城,寒意渐浓。坤宁宫的暖阁内,沈静姝正与心腹大臣商议政事,窗外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娘娘,不好了!”一名心腹太监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躬身道,“太后宫的李公公带着一队禁军,正在宫门外等候,说有太后的懿旨,要请娘娘前往慈宁宫问话。”
沈静姝心中一动,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太后这个时候突然找她,必定没什么好事。想必是江南局势稳定,谢九渊的势力日渐壮大,太后心中不安,想要借机发难,给她一个下马威。
“知道了。”沈静姝语气平静地说道,“你先出去,告诉李公公,我即刻便到。”
太监退下后,沈静姝对在座的大臣们说道:“各位大人,太后突然召见,想必是冲着江南之事而来。你们先回去,密切关注朝中动向,若有任何异常,立刻禀报于我。”
“是,娘娘。”大臣们躬身领命,纷纷退下。
挽月走到沈静姝身边,担忧地说道:“娘娘,太后此次召见,恐怕是鸿门宴。您要多加小心啊。”
沈静姝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冽:“我知道。但太后毕竟是陛下的生母,我身为皇后,不能不去。你立刻派人前往静云轩,告知侍卫头领,让他加强防卫,密切关注京城的动静。一旦我这边有任何危险,立刻按照计划行事。”
“是,娘娘。”挽月连忙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沈静姝整理了一下衣袍,深吸一口气,走出了暖阁。她知道,此次前往慈宁宫,必定是一场唇枪舌剑的较量。但她并不害怕,因为她有静云轩这个退路,有谢九渊这个坚强的后盾。
来到慈宁宫,李公公早已在宫门外等候。见到沈静姝,他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皇后娘娘,太后娘娘已经等候您多时了,请随老奴进去吧。”
沈静姝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跟着李公公走进了慈宁宫。
慈宁宫的大殿内,太后端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眼神冰冷。两旁站着几名外戚大臣,个个面带不善。
沈静姝走上前,躬身行礼:“臣妾参见太后娘娘。不知太后娘娘今日召见臣妾,有何要事?”
“哼!”太后冷哼一声,语气严厉地说道,“沈静姝,你可知罪?”
沈静姝心中一凛,面上却依旧平静:“臣妾不知身犯何罪,还请太后娘娘明示。”
“不知罪?”太后猛地一拍案几,怒声说道,“你纵容谢九渊在江南胡作非为,擅自抓捕藩王,扰乱江南局势,害得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你身为皇后,不仅不加以劝阻,反而暗中为他出谋划策,你说你该不该定罪?”
沈静姝心中冷笑。太后这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谢九渊在江南清理漕运弊政,严惩贪官污吏,百姓安居乐业,深受爱戴。太后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因为谢九渊触动了她与藩王的利益,想要借机打压她与谢九渊。
“太后娘娘,臣妾不敢苟同。”沈静姝语气坚定地说道,“谢督主在江南查办贪墨案,清理漕运弊政,乃是奉了陛下的旨意。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如今江南局势稳定,漕运畅通,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太后娘娘说他胡作非为,扰乱江南局势,不知有何证据?”
“证据?”太后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江南百姓的怨声载道,就是最好的证据!还有,平南王乃是朝廷册封的藩王,谢九渊仅凭一己之见,就将其抓捕,这分明是藐视朝廷律法,擅自行事!你敢说,这背后没有你的指使?”
“太后娘娘,平南王贪墨漕银,勾结外戚,意图谋反,罪证确凿,这都是李嵩招供的,有账册、信件等铁证为凭。”沈静姝不卑不亢地说道,“谢督主将其抓捕,乃是依法办事,何来藐视朝廷律法之说?臣妾身为皇后,一心为国,从未指使谢督主做任何违法乱纪之事。太后娘娘若是不信,可以去问陛下,问江南的百姓!”
“你!”太后被沈静姝说得哑口无言,脸色更加阴沉,“好一张伶牙俐齿!沈静姝,你不要以为有谢九渊为你撑腰,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哀家告诉你,谢九渊在江南势力过大,已经引起了陛下的猜忌。你若是识相,就立刻让谢九渊收敛锋芒,回京请罪,否则,哀家定不会饶了你!”
沈静姝心中一紧。太后这话,分明是在挑拨她与皇帝的关系,想要借皇帝之手,打压谢九渊。她知道,皇帝向来多疑,虽然谢九渊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皇帝对他的势力也确实有所忌惮。
“太后娘娘,谢督主在江南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朝廷,为了陛下。”沈静姝语气诚恳地说道,“他之所以留在江南,也是奉了陛下的旨意,清理漕运弊政,安抚民心。臣妾相信,陛下英明神武,定会明察秋毫,不会被谣言所蒙蔽。谢督主也定会恪尽职守,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哼!明察秋毫?”太后冷笑一声,“沈静姝,你太天真了。帝王之心,深不可测。谢九渊手握重兵,威望日隆,陛下怎么可能不忌惮他?你若是再执迷不悟,迟早会引火烧身,到时候,不仅你自身难保,就连你沈家,也会跟着遭殃!”
沈静姝知道,太后这是在威胁她。但她并没有被吓倒。她知道,她与谢九渊的命运早已紧紧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不能因为太后的威胁,就让谢九渊回京请罪,自投罗网。
“太后娘娘,臣妾心意已决。”沈静姝语气坚定地说道,“谢督主在江南一心为国,劳苦功高,臣妾不会让他蒙受不白之冤。若是陛下真的对他有所猜忌,臣妾愿意陪同他一同回京,向陛下解释清楚。但在此之前,臣妾绝不会让他轻易放弃江南的事业。”
“好!好一个心意已决!”太后怒极反笑,“沈静姝,你既然这么不识抬举,就休怪哀家无情!来人啊,将皇后拿下,打入冷宫,听候发落!”
“是!”殿外的禁军立刻冲了进来,想要上前抓捕沈静姝。
沈静姝眼中闪过一丝冷冽,厉声喝道:“住手!我乃当朝皇后,奉陛下之命打理六宫之事,太后娘娘仅凭一己之见,就想将我打入冷宫,未免太过放肆!”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严厉:“而且,我身后有陛下的信任,有江南百姓的支持,有谢督主的拥护。太后娘娘若是敢动我一根汗毛,谢督主必定会率领江南大军,回京问罪!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还请太后娘娘三思!”
禁军们被沈静姝的气势所震慑,纷纷停下了脚步,看向太后。
太后脸色铁青,心中又气又恨。她没想到,沈静姝竟然如此强硬,还敢用谢九渊来威胁她。她知道,谢九渊在江南手握重兵,若是真的率领大军回京问罪,后果不堪设想。
但她也不甘心就这样放过沈静姝。她咬了咬牙,说道:“沈静姝,你不要以为用谢九渊就能吓唬住哀家!哀家是陛下的生母,陛下绝不会因为你而与哀家反目。你若是再敢放肆,哀家定要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快步走进大殿,躬身道:“太后娘娘,陛下驾到!”
太后与沈静姝心中都是一惊。皇帝这个时候突然前来,想必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很快,楚桓身着龙袍,在李德全的陪同下,走进了大殿。
“儿臣参见母后。”楚桓躬身行礼。
“臣妾参见陛下。”沈静姝也连忙躬身行礼。
“起来吧。”楚桓示意他们起身,目光扫过大殿内的众人,最后落在太后身上,语气平淡地问道,“母后今日召见皇后,不知有何要事?”
太后心中一慌,连忙说道:“回陛下,哀家今日召见皇后,是想问问她江南的情况。谢九渊在江南查办贪墨案,虽然有功,但行事太过张扬,已经引起了一些非议。哀家担心他会恃宠而骄,做出一些不利于朝廷的事情,所以想提醒皇后,让她多加约束谢九渊。”
楚桓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沈静姝:“皇后,母后所说之事,你怎么看?”
沈静姝心中松了一口气。看来皇帝并没有完全听信太后的一面之词。她连忙说道:“回陛下,谢督主在江南一心为国,查办贪墨案,清理漕运弊政,百姓安居乐业,功劳卓着。虽然行事有些果断,但都是为了朝廷,为了陛下。臣妾相信,谢督主定会恪尽职守,不会做出任何不利于朝廷的事情。日后,臣妾也会多加提醒他,让他行事更加谨慎。”
楚桓听着沈静姝的话,心中暗暗点头。他知道,沈静姝所说的都是事实。谢九渊在江南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江南局势的稳定,离不开他的努力。虽然他对谢九渊的势力有所忌惮,但也知道,此时不能轻易打压谢九渊,否则会寒了功臣的心。
“母后,皇后说得有道理。”楚桓语气缓和地说道,“谢九渊在江南有功,朕心中有数。他行事果断,也是为了尽快查清此案,清理漕运弊政。只要他一心为国,朕自然会信任他。日后,朕会亲自提醒他,让他行事更加谨慎,不必劳烦母后费心。”
太后心中一沉,知道皇帝这是在维护沈静姝与谢九渊。她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看到皇帝眼中的坚定,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既然陛下这么说,那哀家就放心了。”太后语气平淡地说道。
“好了,母后,朕还有政事要处理,就不打扰您休息了。”楚桓说道,“皇后,随朕一同回宫吧。”
“是,陛下。”沈静姝躬身应道。
跟着楚桓走出慈宁宫,沈静姝心中悬着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刚才在慈宁宫的那一幕,真是惊心动魄。若不是皇帝及时赶到,她恐怕真的会被太后打入冷宫。
“皇后,今日之事,你做得很好。”楚桓突然开口说道,“太后年纪大了,有些固执,你不必太过在意她的话。谢九渊在江南的功劳,朕心中有数,不会轻易听信他人的谗言。”
沈静姝心中一暖,连忙躬身道:“谢陛下信任。臣妾定会铭记陛下的教诲,日后更加谨慎行事,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嗯。”楚桓点了点头,“江南局势稳定,是朝廷的幸事。谢九渊留在江南,继续清理漕运弊政,安抚民心,朕很放心。你在宫中,也要多加留意太后与外戚的动向,若有任何异常,立刻禀报于朕。”
“是,陛下。”
回到坤宁宫,沈静姝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刚才在慈宁宫的较量,真是险象环生。她知道,太后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日后必定还会寻找机会,对她与谢九渊发难。
“娘娘,您没事吧?”挽月连忙上前,递上一杯热茶。
沈静姝接过热茶,喝了一口,才感觉稍微镇定了一些。“我没事。”她说道,“刚才真是多亏了陛下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是啊,陛下还是信任娘娘的。”挽月说道。
沈静姝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陛下的信任,是建立在我们对他有用的基础上。一旦我们失去了利用价值,或者威胁到了他的皇权,他的信任就会变成猜忌。我们不能太过依赖陛下,必须要有自己的力量,才能在这深宫之中立足。”
她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说道:“挽月,立刻派人前往静云轩,让侍卫头领加强防卫,密切关注太后与国舅府的动向。同时,让他通知江南的九渊,告知他今日宫中发生的事情,让他务必小心。太后与外戚贼心不死,必定会寻找机会反扑,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是,娘娘。”挽月连忙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沈静姝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忧虑。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更加艰难。太后与外戚的威胁,皇帝的多疑,藩王的虎视眈眈,这一切都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她与谢九渊紧紧缠绕。
但她并没有放弃。她有静云轩这个安全的避风港,有谢九渊这个坚定的后盾,有自己的智慧与谋略。她相信,只要她与谢九渊同心协力,彼此信任,就一定能够克服所有的困难,最终实现他们的理想与抱负。
夜色渐深,沈静姝坐在案前,拿起笔,写下一封密信,派人送往江南。信中,她详细告知了谢九渊今日宫中发生的事情,提醒他务必小心太后与外戚的阴谋诡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思念与牵挂。
她知道,无论未来多么艰难,她都会与谢九渊并肩作战,共同面对所有的挑战。静云轩不仅是她的避难之所,更是她与谢九渊的精神支柱。只要静云轩安然无恙,只要她与谢九渊彼此信任,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而远在江南的谢九渊,收到沈静姝的密信后,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担忧。他没想到,太后竟然如此嚣张,竟敢在宫中对静姝发难。他立刻回信,告知沈静姝,让她不必担心,他在江南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一旦宫中局势有变,他会立刻率领大军回京,保护她的安全。
同时,谢九渊也加快了清理江南漕运弊政的步伐,暗中扩充自己的势力,联络江南的忠臣良将,为日后回京与太后、外戚决战做准备。
宫墙内外,风雨欲来。沈静姝与谢九渊,这对身处权力漩涡中心的恋人,正以静云轩为纽带,彼此扶持,共同应对着来自各方的挑战。他们的感情,在风雨的洗礼中,愈发坚韧;他们的信念,在困境的磨砺中,愈发坚定。静云轩的灯火,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也见证着他们之间那段跨越千里、生死与共的深情。
喜欢穿成工具贵妃,转身投入九千岁怀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成工具贵妃,转身投入九千岁怀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