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军中反腐!将领虚报军饷被举报,柴荣彻查绝不姑息
丰收庆典的余温尚未散尽,汴梁城的晨光刚染亮宫墙,御史台的弹劾文书便如一块巨石,砸破了朝堂的平静。御史大夫薛居正手持一份密封的举报信,神色凝重地站在大殿中央,声音铿锵有力:“启禀陛下,昨日‘清风箱’收到匿名举报,直指殿前司步军都指挥使王彦升虚报军饷,克扣士兵粮饷多达三个月!”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王彦升是禁军宿将,早年跟随郭威征战,如今手握步军实权,没想到竟会被举报贪腐。柴荣坐在龙椅上,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昨日丰收带来的喜悦荡然无存:“将举报信呈上来!”
薛居正快步上前,将举报信递呈御案。柴荣展开细看,信中详细列出了王彦升虚报的军饷数额、克扣粮饷的时间,甚至标注了部分受害士兵的姓名和籍贯,证据详实,绝非空穴来风。“王彦升好大的胆子!”柴荣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声道,“朕推行军功积分制,就是要让将士们劳有所得,他竟敢在军中贪赃枉法,克扣士兵血汗钱!”
站在武将队列中的王彦升脸色煞白,连忙出列跪倒在地:“陛下明察!此乃有人恶意中伤,臣冤枉啊!”
“冤枉?”柴荣冷笑一声,将举报信掷到他面前,“信中所列细节句句清晰,你若清白,为何有人能说得如此详实?传旨,将王彦升暂且收押,交由大理寺与御史台联合彻查,务必查明真相!”
两名禁军上前,将王彦升架了下去,他一路高呼冤枉,却无人敢为其求情。满朝文武皆知,柴荣最恨贪腐,尤其是军中蛀虫,此次王彦升恐怕难以脱身。
彻查令一下,大理寺卿和薛居正立刻抽调精干人手,展开调查。他们先是传讯了举报信中提及的士兵,这些士兵起初因畏惧王彦升的权势,不敢直言,直到得知陛下亲自督办此案,才终于鼓起勇气道出实情。
“将军每月都以‘军需损耗’为由,克扣我们三成粮饷,说要用来修缮军备,可半年多了,我们的铠甲还是破旧不堪!”一名老兵含泪说道,“去年冬天,兄弟们穿着单衣守城,好多人都冻坏了,可军饷却迟迟不见补发。”
调查人员随后查阅了殿前司的军饷账目,发现王彦升上报的士兵人数比实际多出两百余人,每月虚报的军饷高达上千缗。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还将克扣的粮饷私下变卖,所得钱财用来购置田产和古玩,在汴梁城外置办了三处宅院。
案情进展迅速,三日后,大理寺和御史台便将调查报告呈给了柴荣。看着上面一条条确凿的证据,柴荣的怒火愈盛:“王彦升身为禁军将领,不思报国,反而中饱私囊,寒了将士们的心!这样的人,留着何用?”
一旁的枢密使李谷上前劝谏道:“陛下,王彦升虽有罪,但他跟随太祖征战多年,立下不少战功,是否可以从轻发落?”
“战功不能抵罪!”柴荣断然拒绝,“军法如山,若因他有功便姑息迁就,日后军中贪腐之风必涨,我大周强军如何打造?传旨,将王彦升押赴校场,当众斩首,抄没其全部家产,所得钱财用于补发士兵粮饷!”
圣旨一下,朝野震动。校场之上,禁军将士列队肃立,看着曾经的将领被押上刑场,无不心惊。王彦升此时早已没了往日的威风,瘫软在地,痛哭流涕地忏悔,却再也换不回生路。随着一声令下,斩刀落下,王彦升伏法,现场一片寂静。
柴荣亲自来到校场,看着将士们严肃的脸庞,沉声道:“将士们,王彦升贪赃枉法,克扣你们的粮饷,今日朕已将他正法,给大家一个交代!今后,军中若再有此类之事,无论是谁,哪怕功劳再大,朕也绝不姑息!”
将士们闻言,齐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震天动地,满是对柴荣的拥护与敬畏。
随后,柴荣下令将抄没的家产换成粮饷,逐一发放到受害士兵手中。拿到补发的粮饷,士兵们激动不已,纷纷表示愿意为大周效死力。
然而,就在军中反腐风暴正盛之时,大理寺卿突然急匆匆地赶来,递上一份新的供词:“陛下,王彦升临死前供出,他克扣的粮饷中,有一部分送给了朝中某位大臣!”
柴荣接过供词,眼神骤然变得锐利。王彦升背后竟然还有靠山?这位大臣是谁?他与王彦升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利益勾结?一场军中反腐案,似乎牵扯出了更深层的朝堂势力,汴梁城的风云,再起波澜。
喜欢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