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陷阱”的余威尚在,“普罗米修斯”的窥探如同受惊的毒蛇,暂时缩回了阴影之中,但那种无形的压力依旧弥漫在安全屋的空气中。林墨能感觉到,对方并未放弃,只是在调整策略,寻找新的突破口。这种时候,过于激进地展示更高阶的认知操控或时空技术,反而可能刺激对方采取更极端的行动。
“得给他们一点……错觉。”林墨摩挲着下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让他们觉得,我也有极限,我的‘整活’并非无所不能,偶尔也会回归‘基础’。”
他的目光扫过安全屋内简洁的陈设,最终落在了角落里的那台健身用动感单车上。一个看似“退步”,实则蕴含深意的点子浮上心头。
能量。
无论是操控光线、弯曲时空,还是构建认知屏障,归根结底都需要能量的参与。他自身的精神力是一种更高级的能量形式,但将其转化为实际效应,效率和使用门槛都是问题。而对于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文明而言,能源更是永恒的课题。如何更高效地获取、转化、储存和利用能量,是科技树成长的根基。
如果,他能展示一种将最原始、最普遍的人体生物能,进行近乎极限高效转化的技术呢?
自行车发电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公园里踩灯泡的游乐项目随处可见。但其转化效率通常低得感人,发出的那点电连给手机充电都费劲。如果能将蹬自行车产生的机械能,以极高的效率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甚至直接驱动一个通常需要市电或大型电池才能工作的设备……
比如,一支激光笔?还不是普通的指示用激光笔,而是功率足够进行雕刻、刻字的工业级微型激光器!
这听起来依旧像是整活,甚至有点“复古”,仿佛回到了他早期“用土豆发电驱动高达”的构想阶段。但其中蕴含的技术核心——高效动能转化,却是实实在在的硬核黑科技。这能极大地推动便携式能源、单兵装备供能、乃至特殊环境下的能量收集技术的发展。
他尝试调动“能量操控”序列,仔细感知自身肌肉运动时产生的生物能,以及动感单车飞轮旋转时机械能的流转与耗散。他想象着一种理想中的能量转化路径,几乎没有任何摩擦损耗、电阻损耗、热损耗,机械能如同被无形导管精准引导,丝滑地转化为纯净的电能。
这需要对材料学、电磁学、能量传递路径的极致理解。他结合脑海中已有的部分关于超导、高效电磁感应以及能量场定向传输的知识碎片,在意识中构建模型。
他走到动感单车旁,双手握住脚踏,集中精神,不是去直接“转化”能量,而是去“感知”和“优化”那本就存在的、低效的能量转换过程。在他的“能量视觉”中,脚踏的每一次踩下,飞轮的每一次旋转,都伴随着大量能量以热能、声能等形式白白耗散。
他尝试用自身微弱的能量场去“抚平”那些不必要的耗散路径,引导能量更集中地流向假设中的发电单元。这极其困难,如同在嘈杂的闹市中试图听清一根针落地的声音。他累得满头大汗,效果却微乎其微。
但就在他精神力消耗大半,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他福至心灵,不再试图强行“控制”,而是转而“共鸣”。他让自己的能量场频率,与机械运动产生的、最本源的动能波动产生极其细微的同步。
刹那间,他仿佛“听”到了那机械运转中蕴含的、澎湃的“力量之歌”!虽然依旧无法有效捕获和转化,但他对这种能量形式的本质,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就在他对“人体动能高效转化”的渴望与理解达到一个临界点时——
【叮!检测到宿主对能量转化效率本质的深度思考,并结合自身能量场共鸣体验,强烈渴望突破现有生物能转化极限。触发条件符合,新整活任务发布!】
【任务名称:能量极限!脚踏单车,激光刻字!】
【任务要求:在直播中,使用一台经过系统临时改造的【超导动能转化动感单车】。宿主需在直播中奋力蹬车,将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直接驱动一支系统提供的【高效固态激光雕刻笔】。直播画面需清晰展示:1. 单车连接着一个(伪装过的)小巧能量显示器,实时显示(被系统略微夸大的)输出功率。2. 激光笔发射出的、稳定且明亮的激光束,照射在一块准备好的小木牌上。3. 随着宿主蹬车,激光束在小木牌上缓慢而清晰地灼刻出预设的图案或文字(如“林墨整活”字样及一个简单图标)。整个过程需持续至少三分钟,确保刻字效果清晰可见。】**
【任务奖励:【人体动能高效转化与存储技术(优化版)】(核心:基于室温超导微线圈阵列与应变能收集材料的复合结构,结合自适应电磁感应优化算法,实现将人体运动机械能(如行走、奔跑、肢体活动)以超过85%的超高效率转化为可利用电能,并可实时存储于高性能微型电容中。包含动能收集材料合成工艺、高效电磁转换模块设计、智能功率管理单元。应用前景:自供能单兵装备、无电池可穿戴设备、偏远地区微型电力供应、物联网终端永久供能、提升人体外骨骼续航等。)】
【整活道具:【动能稳定转化场(临时)】(将作用于动感单车核心,确保其在高功率输出下的能量转化效率与稳定性)。【激光笔功率优化器】(将确保激光笔在波动输入电压下仍能保持稳定功率输出,实现雕刻效果)。【视觉增强滤镜(弱)】(将作用于直播画面,使激光束显得更明亮,刻痕更清晰)。【宿主体力补充剂(微量)】(将临时提升宿主耐力,确保能完成持续蹬车任务)。】
【整活提示:将生命的律动,化为创造的光痕。关键在于展示“人力驱动高能耗设备”的惊人效率与稳定性。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每一分汗水都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能量输出。这不仅是技术,更是对能量本质的一种致敬。】
林墨看着任务描述,嘴角扬起。高效人体动能转化!这技术太实用了!小到让士兵的装备不再为电池发愁,大到为各种移动设备、传感器网络提供近乎永续的能源,其战略意义和民生价值都极其巨大!而且,展示形式如此“亲民”和“基础”,正好符合他现阶段“低调”示弱的策略。
他立刻开始准备。那台动感单车看起来和普通型号无异,只是飞轮和传动结构内部被系统进行了不可察的改造。【高效固态激光雕刻笔】则像一支稍粗一些的金属激光笔,连接着一根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电线,接在单车(伪装过的)输出接口上。他还准备了一块光滑的小木牌。
直播标题带着点怀旧和挑战意味:《人肉发电机!看我脚踩激光刻字!》
直播开始,画面里是林墨和那台动感单车,以及架设好的小木牌和激光笔。
“兄弟们,今天回归初心,玩点硬核的!”林墨拍了拍单车座垫,语气带着(伪装的)豪迈,“看到这支激光笔没?工业级的,刻木头、塑料轻轻松松!但今天,我们不插电!”
他指着单车:“就靠它!靠我这两条腿!把它蹬出电来,驱动这支激光笔,在那块木牌上刻字!”
弹幕瞬间刷过一片问号和感叹号:
“???主播疯了?”
“这怎么可能!普通自行车发电那点功率,点个LEd灯都费劲!”
“激光刻字需要的功率不小吧?”
“墨神又开始挑战物理学了!”
“坐等翻车!”
林墨(假装)没看到唱衰的弹幕,坐上单车,调整好激光笔的位置,让光点对准小木牌中央。
“注意看能量显示器!”他指了指单车旁边一个闪烁着数字的小屏幕(系统伪装),上面显示着“0 w”。“现在,开始注入灵魂——动力!”
他深吸一口气,双脚开始用力蹬踏脚踏板。
起初,单车飞轮呼呼作响,能量显示器上的数字开始跳动,从0逐渐上升到几十瓦,激光笔的光点微微亮起,但似乎并不稳定。
“还不够!看来得拿出吃奶的劲儿了!”林墨(假装)咬牙切齿,开始疯狂加速蹬车!
随着他蹬踏速度越来越快,飞轮发出沉闷的呼啸声。就在这时,【动能稳定转化场】和【激光笔功率优化器】悄然生效!
只见能量显示器上的数字猛地飙升,稳定在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值——“350 w”(系统略微夸大,但远超常规)!同时,那支激光笔前端射出的红色激光束,骤然变得无比明亮、稳定、凝聚,仿佛一道红色的利剑!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那道稳定激光束的照射下,小木牌上接触光点的位置,开始冒起一缕极其细微的青烟,并伴随着“滋滋”的轻微灼烧声!一个清晰的灼烧点出现了!
“动了!动了!”林墨(一边奋力蹬车一边)大声喊道,汗水(部分真实,部分演技)开始从他额头滑落,“看!开始刻了!”
在他的持续蹬车供能下,明亮的激光束如同无形的刻刀,在小木牌上稳定地移动起来!它缓慢而坚定地灼刻出了第一个笔画!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林”、“墨”、“整”、“活”四个字,以及一个简单的笑脸图标,逐渐在小木牌上清晰地显现出来!刻痕深邃,边缘清晰,绝非普通热量能够实现!
整个直播间都沸腾了!
“卧槽!!!真刻出来了!!”
“这功率逆天了吧!人力蹬出350瓦?”
“这激光笔也太稳定了!电压波动居然不影响?”
“主播这腿是内燃机做的吗?”
“这能量转化效率……黑科技!绝对是黑科技!”
林墨奋力蹬车了三分钟多,直到整个图案和文字完全清晰地刻录在小木牌上,他才(假装)虚脱般地减慢速度,停了下来,瘫在单车上大口喘气。
“看……看到了吧……”他(气喘吁吁地)拿起那块刻着字和笑脸的木牌,展示给镜头,“每一笔,每一画,都是哥们儿用汗水……啊不,用动能换来的!纯绿色,无污染,人体供能!”
弹幕已经被“牛逼”、“黑科技”、“跪了”等词汇彻底淹没,打赏礼物如同火山喷发。
直播在极致的“硬核”震撼与略带滑稽的“人肉发电机”形象中结束。“总局”的人员再次出现,这次他们的眼神中除了惯常的灼热,还多了一丝哭笑不得的敬佩。这位爷,真是总能以最出人意料的方式,掏出最硬核的东西。
那台动感单车和激光笔被迅速带走分析。实验室的结果再次让专家们瞠目结舌。单车的发电核心采用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室温超导材料与高效电磁感应结构,其能量转化效率高得离谱,几乎将机械能损耗降到了理论极限!而那只激光笔的功率调控模块,能够在输入电压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保持输出功率的惊人稳定,其技术原理同样颠覆了现有的电力电子学认知!
【人体动能高效转化与存储技术(优化版)】的价值被瞬间提升到战略层面。想象一下,士兵在行军途中就能为单兵通讯设备、夜视仪、侦查设备持续充电;野外作业人员不再为设备电量发愁;植入式医疗设备可能实现终身免更换电池;甚至为未来的单兵外骨骼系统解决最关键的能源瓶颈!
国运的提升,在这种夯实了能源基础、极具普适性和应用前景的技术推动下,显得更加扎实而充满后劲。科技树的能源分支,仿佛被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开始向着更高效、更便捷、更集成的方向蓬勃生长。
境外,“普罗米修斯”机构。
负责人看着直播录像中林墨奋力蹬车、汗流浃背的样子,以及那块被激光清晰刻字的木牌,眉头紧锁。
“人体动能高效转化?”他喃喃自语,“他为什么突然展示这种……看似‘低技术含量’的东西?”
“有两种可能,”分析员汇报,“一,这是他技术体系中的一部分,可能为更耗能的设备做准备。二,这是一种伪装,意在示弱,让我们误判他的技术发展重心和当前极限。”
负责人沉吟片刻:“继续观察。但不要被迷惑。就算这是‘低技术’,其背后的能量转化效率,也远超我们现有水平。通知‘镜像’项目组,将‘高效能源’加入重点分析列表。”
他盯着屏幕上林墨那“虚脱”的表情,总觉得那副懒散和疲惫之下,隐藏着更深的东西。
安全屋内,林墨洗完澡,神清气爽地查看着系统反馈。体力补充剂的效果很好,他并没感到多疲惫。
【技术扩散评估:“人体动能高效转化与存储技术(优化版)”已引发国内能源、材料、军事装备及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广泛关注与应用探索。多个军方及民用项目已启动基于该技术的产品研发。】
【国运关联技术模块:“信息基石”序列激活度提升至75%。“能量操控”序列激活度大幅提升至48%!“物质重构”序列激活度提升至18%。“时空亲和”序列激活度提升至6%。“环境拟态”序列激活度提升至15%。“意念操控”序列激活度提升至8%。】
【宿主贡献点持续增长。对能量流动的感知与控制能力显着增强,可微弱地引导自身生物能更高效地转化为体力(微弱提升耐力)。对日常物品中蕴含的微弱机械能、热能有了更清晰的感知。】
他感受着身体内仿佛更加“流畅”的能量运转,以及对外界能量更敏锐的洞察力,满意地点了点头。
示弱的目的达到了,高效能源技术也成功“上交”。接下来……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深邃的,由信息、能量、物质和时空交织而成的宇宙图景。
“能源问题算是开了个好头。”林墨低声自语,“那么,有了充足的、高效的能源之后,该如何进行超远距离、超高速的信息传递呢?”
光?电磁波?它们都受限于光速,在动辄以光年计的宇宙尺度下,依然慢如蜗牛。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再次飘向了那个终极的梦想——虫洞。那连接时空两点的神秘隧道。
或许,下一步,该尝试触碰一下,那跨越空间的、“即时”的信息传递技术了?
比如,基于量子纠缠?或者,某种利用时空本身褶皱的……“超维通信”?
一个更加缥缈,却更接近“星门”梦想的构思,在他心中悄然萌芽。
他知道,“普罗米修斯”和这个世界的科学界,距离理解甚至探测到这种层次的技术,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但这正是他存在的意义,不是吗?
为这个渴望星空的文明,提前点亮那盏,通往深空的灯。
喜欢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